陈良尧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良尧 复旦大学教授

博文

复旦大学如何缩短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 精选

已有 10031 次阅读 2009-6-1 08:16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校在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于随访中谈了一些自己不成熟的体会,仅供一孔之见的参考。(http://www.fudan.edu.cn/kxfz/article.php?cid=6&aid=503

 

复旦大学如何缩短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

 

  复旦大学如何缩短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有很多种模式和途径,具体采用哪种模式和途径要研究和依据自身的特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历史较短,建国后主要模仿了“前苏联模式”,按领域和专业办大学,有其特点,但也存在严重缺陷,改革开放后汲取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和经验,朝综合性多学科的方向发展,但问题亦随之而来。复旦大学传统上的基础学科比较有优势,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原来较薄弱的工程技术类专业如何发展?该不该发展?这类原有基础相当较为薄弱的学科领域,复旦大学要不要进入?目前我国的高教体系以公立大学为主,国家掌控了绝大多数资源,如果复旦大学现在不进入一些与国家长程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将难以获得国家重大科技资源的支持,以后将更难于在这些领域立足。目前复旦工程技术类的学科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起点可能不高,但通过复旦多学科竞争发展的特点,水涨船高,这些学科会逐步壮大起来,不能放弃,不能犹豫。学校有一种顾虑是如对这些不具优势的学科投入太多资源,可能会削弱传统优势学科。但现状是,我们的传统优势学科与国内同类大学的同行相比,大多在原地踏步,甚至有下滑的趋势。原因并非我们不努力,而是那些大学在原先并不具优势的文理等学科进行了有重点的投入,产出效益比较明显,学科水平上升较快。别的兄弟院校在不断进步,我们要在不影响基础学科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向工程技术类前沿领域投入资源,一方面可以直接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获得国家巨额科技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工程技术学科发展中所研究和产生的科学问题会反过来促进基础学科的进步。我们对技术类学科发展也有所尝试,但却走入了一个误区,比如计算机专业脱离信息学科群独立出去,这与多学科协调的发展潮流是相违背的。
  
  上海正在形成新的金融和航运中心,都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国家重要的航空和航天基地也在上海,不仅要造飞机,还要造卫星和飞船,向宇宙和深空发展,都是属于未来五十至一百年都不会衰退的长程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领域,目前复旦在这些学科的起点还较低,但如抓住机会,积极扶助,相信依靠复旦的学术环境和基础将会促进这些学科水平的迅速提高,可获得国家重要科技资源,培养优秀的航空和航天科技人才,对我国航空和航天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如果二十多年前,复旦没有从数理化等传统学科中分流和建立起一批工程技术学科,复旦今天的状况将更困难,对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贡献和影响力将越来越小。
  
  在学科布局上,学校既要努力进入新的前沿领域,同时又要为多学科发展搭建平台,而不是割裂联系,各自为战。学科的发展除了战略上的布局外,其它方面的跟进也很重要,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就要同学科发展相适应,在老校区还存在着严重的“一楼多系、一系多楼”的状况,老师、师生的交流受到影响,这种软性内部损耗对学科发展很不利。此外,基础设施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像张江校区高投入的作用和效果就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对核心学科的发展作用十分有限。复旦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其多元的校园文化要立足于多元的学科发展,但目前多校区造成了不同学科和专业的支离破碎分布,无法发挥综合功能,甚至同学科、同系、同课题组的老师和同学也不容易见面交流和聚到一起,表面上多了一些地皮和大楼,但学科内部和不同学科之间的文化和科学交流少了,这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次困难还将影响复旦许多年。学校领导层应该将精力投入到大的方面,比如学科结构、学科布局、资源分配流程的合理性方面等等,不应在小处消耗心思。从某些表观数据和指标看,我们同国际一流大学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深层次的方面,比如在最关键的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方面,以及学科布局和优质科技成果产出等方面,要缩短与国际一流大学差距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由于现代大学制度产生于国际工业化国家,我们可以挑选国际上几种类型的有代表性的大学,包括公立的、私立的,做深度解剖式的研究分析,提出可供复旦借鉴的经验,最终形成自己的发展思路和模式,不能照搬。现代大学终极意义上的功能是教育民众,改良社会,使民众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行为模式。有朝一日,通过我们自己的现代教育体系,如果能够产生第一流的科学家,能够产生最好的科学原理,能够产生最好的工程技术,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显著进步,这样我们才能说我们已经达成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但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大学体系还做不到。应该承认,在缺乏外部因素的情况下,我们的传统文化还不能自发地产生原创性现代科学技术,难以独立发现和形成大量的科学规律、定律和定理,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缺陷,思维和观察问题的方式有缺陷,比如不尊重事实,缺乏归纳和演绎的能力,擅于计谋和变通的行为和理念,缺乏创造和发现,等等。这都要我们在吸纳传统、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进行大胆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96-235359.html

上一篇:过去的岁月(1)
下一篇:“最小化代价”的高昂代价
收藏 IP: .*| 热度|

6 傅蕴德 王永晖 曹聪 刘凡丰 魏玉保 ahmen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