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漓江掠影

已有 5161 次阅读 2009-5-18 15:50 |个人分类:摄影图片集锦(09A)|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漓江

漓江掠影

 

黄安年文,许令仪供图  黄安年的博客/2009518日发布

 

这里转发的是好友许令仪提供的幻梦漓江幻灯片,音乐配制许令仪,笔者从中下载图片共18,资源共享。漓江介绍是笔者从网上下载的。

 

 

****************************8

漓江(Li River

  

 

新版人民币20元背面的漓江山水

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新版人民币20元的背面,就是漓江山水中最美的一段。

  漓江,是中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是桂林风光的灵魂,是桂林风光的精髓。早已闻名遐迩,著称于世。漓江位于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猫儿山,那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纳黄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

 

称漓江。

  漓江发源于兴安县猫儿山,从桂林到阳朔83公里水程,漓江像蜿蜒的玉带,缠绕在苍翠的奇峰中,造化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景色最为优美的岩溶景区。乘舟泛游漓江,可观奇峰倒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渔翁闲吊、古朴的田园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么诗情画意。目前经批准开放的漓江游览有三段:市区水上游览、漓江精华游、阳朔漓江水上游,下面将通过“漓江精华游”行程为阁下介绍漓江这一副气势磅礴画卷中最为精彩的点睛之处.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漓江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清、奇、巧、变四个字,这也是桂林山水的特点。

  清,指的是漓江水,一年四季晶莹透亮,清澈见底。古人都将他们对桂林山水的喜爱用自己的诗句表达,宋人张自明的“癸水(指漓江水)江头石似浮”,已将它的清亮描写出来了。

  奇,是指漓江的山,奇异峻美,宋代诗人范成也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陈毅诗赞桂林漓江:“处处呈奇观”,“足够一生看”。

  巧,是说漓江风景之奇巧。漓江沿途,奇奇怪怪的石山,形象万千,比拟无穷,摹人拟物,更是桂林山水的特点。“仙人推磨”、“九牛过江”、“猴子抱西瓜”……无不惟妙惟肖。而石崖上的石纹石色,光怪陆离,绚丽多姿,构成许许多多的画面,巧夺天工。

  变,指漓江景致的变化多端。在桂林旅游乘船游江,只见两岸的山,一时孤峰直立,一时奇峰一片,时而山海峰林,时而平畴旷野。只见漓江的水,忽曲忽直,时缓时急,有时波平浪静,有时浪翻涛滚,银花飞溅。漓江之景,还随着季节、昼夜、早晚、晴雨的不同而变化。真是四季有景,时时皆景,景景不同。尤其是清晨和细雨之时,晨雾烟雨,笼罩群山,若隐若现,藏头露尾,变幻莫测。快来桂林旅游亲自看看这美丽的桂林山水吧。

  

 

半边渡

  从冠岩下行不远,右岸有一名渡叫半边渡。半边渡并不繁华热闹,只是当地人砍柴所经之地。所以有名,在于此渡并不渡人过河,而是渡人过山。陡峭山峰临江而立,绕行太远,翻山太累,于是有了半边渡,乘渡船走水路绕过此峰,便可继续前行。

   画山

  船出二郎峡,可见著名的画山。画山迎江一面,白壁墨迹,若群马奔驰,气象生动。清代大学者、两广总督阮元曾写诗说:

  天成半壁丹青画,幡然高向青天挂。

  上古何人善画山,似于荆关斗名派。

  此派浑同后世皴,造物翻师唐宋人。

  认作名山反如假,审为古绘竟成真。

  纵横量去成千尺,五丁直削平无迹。

  古绢依稀染淡黄,巍头重叠分青碧。

  清漓一曲绕山流,来往何人不举头。

  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

  石渠室绘几千卷,天上云烟曾过眼。

  何幸湘南见北山,眼福如今还不浅。

  山旁刻石擘窠书,鉴赏标题始自吾。

  后人来看道光款,传出清漓石壁图。

  古往今来,来桂林旅游的人胜多,莫不被这天然壁画迷住。民谚说:“数出七匹中榜眼,数出九匹状元郎。能数出七匹马的人还真是不多,所以许多游镯都喜欢挑战这道题目。数马的技巧:先找马头,疆寻马身。如果同行者中有长者或位尊者,建议你数马时不要争第一。

  

 

   黄布倒影

  桂林景点之漓江的著名景点。过画山不久,便到黄布滩。此处河床平缓,江面宽阔,水平如镜,两岸七座山峰横立,如仙女照镜,为漓江全程最好的观赏倒影处,所谓“船在青山顶上行”,就是指这种桂林山水下,船在水上,人伫船中,观影不语的意境。

  

    九马画山

九马画山是桂林景点中漓江著名的景观之一,是大自然的笔墨奇观,来桂林旅游游漓江必行此处。位于兴坪镇西北4公里,山高400余米,宽200米,临江而立,石壁如削,壁上五彩斑谰,远望如一幅巨大的画屏,细细地端详,画屏中似有一群骏马,或立或卧,或昂首嘶鸣,或扬蹄奋飞,或回首云天,或悠然觅食……宋代诗人邹浩把它比作天公醉时的杰作:“应时天公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清代诗人徐弓赞道:“自古山如画,如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问”。清代两广总督阮元对画山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六年间五次来游画山,他在《清漓石壁图歌》中写道:“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如今在画山渡口不远的崖壁上,仍可看到“清漓石壁图”五字石刻大榜书。有民谣流传:“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出九匹状元郎。”据说1960年周总理与陈毅游漓江时,面对画山揣摩了许久,周总理看出九马,陈毅元帅看出八马。游客每每到此,总要细细揣摩,发挥想像力数一数。画山,堪称漓江”巨壁美”之冠。

  

漓江风光

漓江[1]是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之一,长160公里。漓江两岸的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石峰上多长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可爱是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百里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漓江自桂林至阳朔83公里水程,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

  漓江自桂林至阳朔83公里水程,她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点奇蜂之间,沿江风光旖旎,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深潭、喷泉、飞瀑参差,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这百里漓江,依据景色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个景区:第一景区:桂林市区至黄牛峡;第二景区:黄牛峡至水落村;第三景区:水落村至阳朔;正如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所言:“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三个景区的这一段水路被誉为百里画廊。游览漓江,有一个绝妙之处,就是不愁天气变化,因为不同天气漓江景色有不同特点:晴天,看青峰倒影;阴天,看漫山云雾;雨天,看漓江烟雨。甚至是阴雨天,但见江上烟波浩渺,群山若隐若现,浮云穿行于奇峰之间,雨幕似轻纱笼罩江山之上,活像一幅幅千姿百态的泼墨水彩画。正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泛秋图”。

  桂林市附近,河谷开阔、平缓,伏波山、叠彩山、象山、穿山、塔山等皆平地拔起,四壁如削,奇峰罗列,气势万千。

 

漓江畔的象鼻山

岩溶槽谷平原中,秀山丽水相辉,景色清幽。桂林至阳朔之间,是岩溶峰林峰丛地貌,河流依山而转,形成峡谷,景致也最迷人,尤以草坪、杨堤、兴坪为胜,有浪石起奇景、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半边渡等美景。倒影是漓江一大奇观。江水赋予凝重的山以动态、灵性、生命,同时把人带进神话的世界。漓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还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江中多洲,岸边多滩,乱石遏流,浪回波伏,茂树环合,翠竹竞秀。漓江景观并因时、因地(角度)、因气候不同而变化。晴朗天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千峦百蟑,尽人眼帘。烟雨之日,岚雾缭绕,若隐若现,若断若续,一派空漾。明月之夜,群峰如洗,江波如练,若置身空灵境界,清远无限。雄奇瑰丽的百里江日长卷,使人赏心悦目,冶住陶情,净化心灵,弃俗绝尘。可以说:“漓江神秀天下无”。

  古今中外,不知多少骚人墨客为漓江的绮丽风 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优美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这条如诗似画的漓江。

  1982年,漓江作为神秀天下的山水名胜,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漓江畔的骆驼峰

200758日,桂林市漓江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但是随着旅游业的过度开发,漓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2007年末的国家旅游风景名胜区审核中,漓江等10大景区受到国家旅游局点名批评通报,此次事件,为桂林开发旅游,特别是漓江的开发敲响了警钟!青狮潭水库水位逐渐下降,漓江沿岸也陆续裸露了大片土地,有些上面还长有茂密的树丛。我们应该对此现象有深刻的反省,保护漓江,使它变得与原来一样美丽。

http://baike.baidu.com/view/1963.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232711.html

上一篇:《冯承柏文集》提要 (照片版)
下一篇:从科学网博文分类统计说开去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7: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