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讯台/科学新闻评论 Science and Media in Chin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hujun 一位科学记者的观察

博文

重建“空中生命线”

已有 3931 次阅读 2009-5-13 11:52 |个人分类:个人作品|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二台山变电站施工现场。 @科学公社ScienceComm

重建“空中生命线”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5月12日

    【《财经网》映秀专稿/记者 兰方 李虎军】抢在“5•12”大地震一周年之前,汶川灾区的一条“空中生命线”被打通。
  2009年5月11日上午,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的220千伏二台山变电站投入运行,由此连通阿坝州南部电网惟一的输送通道,堪称“空中生命线”。
  二台山附近的各个水电站,也在不分昼夜地进行恢复重建。其中,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旗下的映秀湾电站,已经恢复了两台机组,第三台机组预计在今年6月30日前实现发电。
  这些水电站提供的电量,将通过二台山变电站,输送到阿坝州乃至成都地区的地震灾区。


水电站改变了映秀
  映秀镇坐落在岷江河与渔子溪相汇之处,境内水利资源丰富,素有“水电之乡”之称。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华能太平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大小电站先后选址于此,水力发电成为了当地经济支柱之一。
  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它下辖映秀湾、渔子溪、耿达三座径流式水电站,生产厂区分布于岷江及其支流渔子溪河数十公里的范围之内。仅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一家,装机容量就达到45.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20亿度。
  早在20世纪60年代,全国各地的水电站建设者们来到了映秀这个山野小镇。而位于映秀镇中心镇区的映秀湾电站,在1971年9月就实现了第一台机组的发电。
  水电站的建设改变了映秀镇的生态,不少农民失去了土地,但他们也看到了新的生活天地。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在镇上的厂部,建立了俱乐部、电影院、灯光篮球场、舞厅和宾馆。而水电厂的繁荣,也拉动着映秀镇的发展。


位于断裂带的厂部
  然而, 2008年5月12日那一天,随着大地的剧烈颤动,在短短几秒钟之内,就震碎了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以及映秀镇多年的繁华。
  地震之时,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在映秀生产厂区上班的300多名职工中,有130名员工遇难,28名员工受伤。
  其中,紧靠映秀小学的厂部,房屋垮塌。在映秀镇新的规划图上,厂部原址刚好处在地震断裂带上。40多年前,当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开始修建时,设计者和建设者们大概还没有规避地震断裂带的意识。
  直到2009年4月上旬,曾埋了12位员工的耿达电站废墟中,仍然有两具尸体被挖出。
  将近一年了,尸体还没有干。有医生解释说,死者属于窒息而亡,代谢缓慢,在吸水的石灰岩洞里不容易风干。


全新的左手,全新的电站
  人们还没有从伤痛中缓过神来,重建的指令已经下发。
  2008年6月13日,重建队伍开始汇聚在映秀镇。而此时,通向汶川的公路仍未修通,连绵的余震伴随着不断发生的泥石流。
  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的职工生活基地,位于距离映秀30多公里的都江堰市。每一天,都会有一批职工要坐上厂里的班车,和生产厂区的同事换班。过去一年中,都江堰至映秀的路况很差,经常堵车,有时会堵上一天,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半年后,映秀湾电站第一台机组恢复生产,成为岷江流域第一个恢复生产的电站。
  在废墟里被埋178多个小时的马元江,也带着他全新的左手——可以旋转360度的义肢,加入了重建的行列。他的职务仍然是发电部副主任。
  2009年3月7日,映秀湾电站第二台机组也投入生产。
  按照计划,2009年6月30日前,映秀湾电站的第三台机组将恢复发电。至2010年底,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旗下的三座电站都将恢复发电。


二台山的抉择
  水电站的机组陆续恢复发电,而这些电量能否输送到阿坝州乃至成都地区的地震灾区,关键在于二台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2009年4月的一天,尘土飞扬的二台山变电站施工现场,现场技术负责人王新国站在工期监控表前,指着图表末端“5月12日”这个意义非凡的最后竣工日期,颇为感叹地说,“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我参加工作十年了,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紧张的工期。”
  他脚下的二台山,紧邻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的厂部,在“5•12”大地震中整体下沉9米。这个原来被称为二台山开关站的变电站不可避免地倒塌,导致映秀湾、太平驿等多个水电站的电量无法输出。
  然而,地质结构已经被地震完全改变的二台山是否适合原址重建,也让专家和决策者们再三考量。
  最终,二台山被四川省电力公司选为变电站的重建地。实际上,一旦放弃二台山,也很难找到更合适的地址。
  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新的变电站内,主要设施都采取了抗九度烈度的抗震设防措施。


“电映万家灯火 水秀美好生活”
  留给二台山变电站建设者们的时间非常短。
  王新国说,他们从2008年9月30日开始清理废墟和准备图纸,12月30日工程正式施工。而且,考虑到天气、材料运输等耽误的时间,实际的施工时间只有三个多月。
  而同等规模的工程,一般土建要耗时七个月,电器安装还需四个月。
  “所有员工都在超负荷运转,晚上加班到11点半。即使是下雨天,也要赶工。”而王新国本人从2008年10月来到工地后,就没有离开过映秀。
  工程队伍还提出了“两小时”工作制,要求抢建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相关责任人员必须在两个小时内解决。此外,设备安装方面要实现“零”库存,做到设备不挪动、不重复起吊,保证即到即安。
  最终,二台山变电站得以在“5•12”大地震一周年之前完工。
  “电映万家灯火,水秀美好生活”。这是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一个动听的口号。有了电,也就意味着地震灾区有了空中生命线。■

@科学公社ScienceCom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8-231605.html

上一篇:世卫专家评估甲型H1N1病毒大流行风险
下一篇:女生张春梅的新房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