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k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kf

博文

赞科夫的“教学论”是教学论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1983】

已有 3765 次阅读 2009-5-12 11:33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赞科夫的“教学论”是教学论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1983】

                           刘学浩

  赞科夫(19011977)的教学论集中反映在他的小学实验教学论新体系里。它首先是针对苏联小学教学中的弊端提出来的,同时适应了50年代中期以来的科技革命和国际社会的要求。在上千名小学教师参加的先后长达近二十年的实验教学中,它逐渐形成和完善,获得了各方面人士一致肯定的重大成果。金光苏联国内某些人企图抹杀它的创新意义,要把它纳入传统习惯的旧框框里,但是在实际上,这一理论的指导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小学教学的范围。赞科夫的教学论思想已经逐步被苏联近10年来的一些教育学著作所吸收。

  50年代的苏联小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是:1.“教材编得太容易”,“教给学生的知识面非常狭隘”,“内容非常贫乏,陈旧,甚至是原始性的,不能适应现代儿童的认识需要,更远远落后于科技发展的需要。”2.“由于多次单调的复习旧课,把教学进度不合理地拖得很慢”,“一味地强调那种多次的、单调无味的重复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很疲劳。3.“理论知识贫乏,肤浅,服从于技巧的训练”。4.“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认识可能性”,学生“没有或很少表现出对学习的内部诱因”,他们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主要的负担放在记忆上而忽视了思考”,死记硬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5.“教学活动的单一化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表现和发展”,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人为地阻碍了他们的发展’,等等。当时,苏联的学校教学正面临着国际范围激烈竞争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教育加快步伐,迅速提高治智力开发效率的尖锐挑战。

  赞科夫当时适应了客观形势发展的这一要求,指出:“使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方法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水平是绝对必要的。但是,青年人在毕业以后总会或多或少地碰到他们所不熟悉的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只是具备相应的智慧、意志和情感品质的人,才能在他们所不熟悉的环境中迅速地辨清方向,顺利地采取对策。”“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保证学生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普通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于是,他创立了一个新的小学教育的教学论体系,这个新体系的目的在于达到学生的最优化的普通发展。赞科夫明确地提出令人“建立实验教学论体系所依据的基本思想,是要以这一体系所能产生的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普通发展”。这既是他的教学论的指导思想,核心思想,也是他倡导的五项教学原则,并且已充分体现在他研究学生发展的三条线索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法中。

  赞科夫的五项原则,是同凯洛夫教育学以传授知识、技能、技巧为指导思想而总结出来的那一套教学原则显然不同的新体系,它具有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崭新特点:

  赞科夫提出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及“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反映着国际社会对教学内容现代化竞争的要求。人类积累的知识量正在以几何级数增长,客观要求人们在有限的生命期间里,尽可能掌握比前辈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知识量。近20年来,苏联教育努力适应这一要求,在教学内容现代化的竞争中,目前已居领先地位。他们中小学的科学——包括数学等课程的内容深度和时数,超过了世界上各个国家。苏联的中学毕业生现在已学过5年代数,10年几何,2年微积分,5年地理,5年生物,5年物理和4年化学。赞科夫的实验教学当时从小学一年级起就用代数方法学习数学,这就大大缩减了算术教材。他不仅加深了小学的语文和数学课的理论知识的比重,而且在小学一、二年级还开设了自然地理、历史、劳动课等课程。这样做并不单单是为了多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用广泛的知识带动学生的发展。因为智能的发展在学校教学中离不开知识;而学生学习知识则是为了更有效地开发自己的智能。赞科夫所说的“高难度”是指学生应当去努力科夫在“最近发展区”李力所胜任的障碍,首先是“发挥学生的精神力量,为它们提供广阔的活动余地,并给他们以引导。”还要注意改革和更新教学内容。他所说的“理论知识”则是让学生掌握规律性的知识,作为“掌握自觉而牢固的技巧的基础。”

  赞科夫提出的“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反映则国际上教育事业高速发展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在教学思想上的要求,如何使教学不浪费时间,挖掘教学时间上的潜力以便加深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设法改进教材教法,使学生用最经济的时间获得广而深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最优化的发展水平,这正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关心、都在努力里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十多年来,苏联已经在教学手段现代化方面采用了“专用教室授课制”等项有效措施,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目前,苏联普通学校除一——三年级保留一般教室外,其它年级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语文等课程都在固定的专用教室上课。各种专用教室都配备成套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与材料,不仅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还为个别辅导,因材施教,高速度进行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种种措施正在高速度地普及教育,如:延长义务教育及学制的年限,采取多样化方式普及高中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等等。在国际社会教育现代化竞争中,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形式,再也不能踏步不前或慢慢腾腾地进行了。赞科夫这条原则的特征,不仅表现在时间和数量上,更主要的是“要求不断比向前运动,不断地用各个方面的内容来丰富学生的智慧”,要求教师用知识的广度使学生获得新颖感,加强理解与联想的思维力、想象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

  赞科夫提出的“使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的原则”,要求学生掌握学习活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它在教学论思想上反映了当代世界要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开发学生智能的进展趋势,“知识爆炸”的新形势和知识废旧率的迅速上升,使传统教育学霸中学生的大脑作为储存知识的“仓库”和在校所学得的知识、技能可供一生使用的“一次教育”的理论已经过时了,目前,欧美、日本等普及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的国家,正在建立终生教育的新体系。所谓“二次教育”、“回归教育”、“终生教育”的理论都在强调开发学生的智能。许多国家早就开始重视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了,例如,如不的“理科”课,就把重点放在“科学的考察和处理的能力的培养”上,要使学生从小就成为小发明家。美国有的教育家主张:学龄应从四岁开始。中小学教育应为十二年,完全是非职业性的;毕业时应该获得读、写、说、听、测量、观察和计算等项继续学习的本领,还要学会速度、速写,等等。可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是各国教学上的共同趋势。赞科夫的这条原则,要求从小训练学生学会思考与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学会自我检查与验证,学会各科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用我们的说法,也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要教会学生养成主动自学的能力与习惯。

  赞科夫提出的“使全班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普遍全面发展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也反映了国际上教育实际普及程度的竞争对教学论思想发展上的迫切要求。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引起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不断变化。广大青少年要适应这种社会生活,就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而教育的普及程度,不仅要看入学率,还要看保持率如何。据统计,目前苏联能够读完中学毕业的学生约占98%,而美国则仅为75%。赞科夫这一原则要求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相应数量的创造性学习,使较强的学生和最差的学生都能使足气力地学习,对差生不能仅仅补课,更要从发展智能上下功夫。

  上述的赞科夫五项教学原则,已经在实验过程中得到检验,而且有理论依据。实验获得成功的事实,证明它是正确的。她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五项原则同时又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有人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或突出其中的任何一条原则,把它绝对化,或者企图把它融化到传统教学论思想体系中的冰水中,这在事实上既不符合赞科夫的本意,也无视它那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竞争的锋芒。

  赞科夫教学论的思想实质在于:教学必须根据各种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诱因。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主动学习的自觉性,“要使教学在学生的发展商尽可能去噢的更高的效果。”因为“只有在学生的普遍发展中取得了成绩的基础上,才能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和技巧。”掌握知识﹑技巧与带动学生的普遍发展,这两者都是赞科夫进行实验教学的任务。但是,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更着眼于发展——按我们的说法也就司机智能的开发,并且力图达到“最优化普遍发展”,把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既明确强调掌握知识和发展智能需要互相促进,又着重教学带动发展,把发展作为改革教学的突破口的思想,标志着教学论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在当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这是以赞科夫为代表的苏联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集体贡献,是对凯洛夫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思想的深刻批判﹑合理继承与重大发展。

  赞科夫在1963年《论肖像教育》中明确宣布:“从对学生的普遍发展取得最大限度效果的角度出发改革肖像教育,当然并不意味着否定以前所积累的全部教学方法和方式。当然不是这样!新的东西总是通过这样活那样的形式吸取旧的东西,而同时予以激进的改造。……人们以前所熟悉的那些规则,方法和方式,现在获得了新的生命,它们现在所占的地位,跟在传统体系里的地位有了原则性的区别。”这话也表明了赞科夫的教学论对以凯洛夫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是在批判和继承的同时,给予改造和发展。事实证明,赞科夫是苏联教育史上一位敢于创新的革新家。他的实验教学论在实践上为苏联小学学制从四年缩短到三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在理论上明显地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是教学论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赞科夫指出:“我们所理解的普遍发展,是指儿童个性的发展,它的所有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普遍发展,也和全面发展一样,是跟单方面的,片面地发展相对立的。”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普遍发展进行分析时,着重探讨了分析性观察,抽象思维和实际操作这三种心理活动的形式。尽管观察和思维更多的接近于心理分析的智力活动方面,可以划入认识过程之中,但是他们都包含着意志和情感的因素,而且,在制作物质产品的实际操作中,也是既有认识过程也有意志动作的。由于他认为人对客观现实的关系主要是“与客观现实面对面的接触,认识现象的本质,直接作用于客体从而改变客体,创造新事物等等”,所以,他才着重选定了观察,思维和实际操作作为探讨普遍发展智能的三种形式。

当然,赞科夫对“普遍发展”的阐释常常局限在心理学的范畴,并没能进一步达到教育学所希望的明确的程度。这是他在教学论的理论概括上的重大不足。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也说:“所谓普遍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此外,“思维和言语的发展在学生的精神成长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与发展》中他又承认:“‘普遍发展’这个概念,就其无所不包的意义来说,还应当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由于他所研究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当时局限在“教学与儿童心理一般发展的关系”上,这就限制了他对普遍发展的全面探讨。

事实上,赞科夫教学论的核心,就是提高教学过程的效果以带动学生的普遍发展,其实质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智能。智能是指智力和能力。智力主要是个体的大脑高级神经系统功能在与外界信息相互作用的认识活动中的不同层次的表现水平与形式。智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这五项要素。能力则主要是智力在实践活动中同知识,技能,情感,意志有机融合的身心能动作用的不同层次的表现水平与形式。能力主要包括自学-探索能力,表达-表演能力,体力-操作能力,社交-管理能力,革新-创造能力,情感-审美能力和意志-调节能力这七项要素。“普遍发展”也就是上述智能诸要素的普遍发展和综合开发。至于赞科夫用以同普遍发展相对应的特殊发展-即他所指的艺术,科学等学科领域中得到的具体发展,如音乐的听力,和谐感的发展,则不过是属于各个学科领域中特殊技能,具体技巧的发展而已。

把智能的“普遍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就要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方面来。这是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也是赞科夫对现代教学论发展的新贡献,使我国“学导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51-231392.html

上一篇:《哈尔滨魅力》介绍刘学浩【附采访照片】及其企业管理的创新方式
下一篇:关于“学导式”老年学习学的理论与实践[2000]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