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k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kf

博文

巴班斯基普遍发展智能各项要素的教学论思想的贡献与不足【1983】

已有 4262 次阅读 2009-5-12 11:01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教学最优化与智能开发 【1983】

           ——巴班斯基普遍发展智能各项要素的教学论思想的贡献与不足

                             刘学浩

一、       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重视学生的智能开发

教学最优化思想,主张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既保证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又不加重师生的负担。巴氏教学最优化同样重视学生的智能开发。

现代教学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并不仅仅满足于解决如何传授知识与技能问题,更要探寻开发学生智能的最优化途径。这是现代教学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同学校教学教育过程结果的矛盾,它表现为一条最基本的教学规律——教学过程制约于广泛的社会进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即需要培养处能积极投入生产、科学、文化及其它社会活动中去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智能获得有效开发,各种智能要素获得了普遍发展的人。

巴氏认为教学必须完整地综合地考虑三个任务:

第一,教养任务:传授基本概念、规律、理论和科学事实;培养各科的专业技能;培养一般的学习技能、技巧。

第二,教育任务:培养世界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劳动教育、职业指导及美、体育等。

第三,发展任务:发展智力,培养意志、感情、认识兴趣和能力等。其实他这样区分三个任务,显然把开发智能局限为发展任务同教养,教育任务平列在一起。

事实上,各种教学从智能开发的角度看,都是一认识思维即以智力开发为基础和以训练技能、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学生个性特征的统一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始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可以激化认识的发展。智力与能力在教学和各项实践活动中相辅相承、紧密渗透。它们的各项要素构成了统一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每个学生的智能要素事实上不可能平均地、完全等同地得到发展,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人与人的各不相同、千差万别的个体智能结构。学校教学应当养成学生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本领,同时还要追求更高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人类自身;要使学生自己能最大限度地、最优化地发展自己的智能,主动地开发智能。因此,可以认为:各种教学都 应当以智能开发为核心,它本身当然包括了巴氏所平列的三项任务。开发智能正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培养、全面发展的过程。教育过程以智能开发为核心,就改变了过去只抓智育的旧传统。而是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这五育有机地统一实施过程。教学就不只是 仅仅属于智育的范畴。下面是巴氏有关教学原则、内容、方法、形式等观点:                        1)教学原则:①教学旨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它指导教学的全过程。要求教师既要形成学生的只是和技能,又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体育、美育,要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个性品质;②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原则;③尽力激发和诱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原则;④复现的探究的学习认识活动的统一性 及其最优的相互联系的原则;⑤全班、分组和个别的教学形式的统一性和最优结合的原则;⑥知识、技能、技巧的巩固性和实效性、教学与教育效果的统一性原则;⑦保证随机检查和自我检查的原则等等。上述这些教学原则当然都十分又助于开发学生的智能。

2)教育内容:①教学内容的完整性:A.必须反映出社会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既要重视知识、技能、技巧,又注意品德教育和体格锻炼,注意智力的发展和意志

情感的培养等等;B.必须充分反映出现代生产社会生活和科学文化的各个方面;C.必须符合各年段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D.分量必须符合规定给各科的教学时数;E.要考虑到各科教学的国际水平和科学价值与实践价值;F.并符合学校教学物质设备的可能性等等。选择和决定教学内容的上述的六条标准,当然也有利于学生智能的积极发展。

3)教学方法:①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的方法(如:认识性游戏、讨论、有趣的习题、创造情绪情境等方法)和激发学习的义务感,引起学习动机的方法(如:提出要求、鼓励、责备说服和创造意志紧张的情境等方法);② 组织和进行教学认识活动的方法。A、口述法(谈话等);B、直观法(演示等);C、实践法(练习、实践、劳动操作等);D、用探索法(通过独立思考问题让学生掌握教材)或复现法(积极识记教师讲授的材料)来掌握新教材。③ 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认识活动用口述、直观和实践检查法。正确处理上述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辩证矛盾和辩证统一,加以相互渗透、合理结合。这样,既考虑到教材内容各部分的特点,又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力与才干,当然也有利于普遍发展学生的智能。

4)教学形式:全班教学、分组和个别教学这三种形式应最优地结合,同时保持一段时间内有一种形式起主导作用。此外,下列六种教学活动形式:讲解兼复现式;程序教学;算法化教学;问题教学;复现兼探究式;复现探究式的变式(即按高速度、高难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和保证理解学习过程的呢个赞科夫提出的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把它们最优的结合起来,当然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能。

5)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效果既表现在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生,也表现在学生的品格和智能的进展上。可以通过观察、谈话、联系、“教育会诊”等等方式,检查学生智能发展的情况。

总之,巴氏教学最优化思想,包含着学生使学生智能得到最优化开发的重要任务。但是他把教养、教育与发展这三项任务平列在一起,不分主次,没有突出智能开发这个关键环节,没有把它作为教学最优化的突破口和最终归宿,因而在细想体系上又许多繁琐哲学,甚至罗列表面现象。这是值得指出的重大缺欠。

二、       巴班斯基有关开发智能的主要论点

巴氏教学最优化,对于开发智能五项要素和能力七项要素也又具体论述①。下面简略地

分别考察一下他对开发智力和能力各项要素的主要论点:

注意力。在小学一 、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注意力不能持久。低年级学生随意注意力比较薄弱,必须专门发展对学习对象的注意力和认识的积极性,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最本质的内容上;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合理交替,在小学低年级甚至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此外,要组织好课间体育活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年段②,学生随意注意力提高了,兴趣也广泛发展而且迅速变换,教学方法与形式也哎哟多样化。课堂上经常变换教学方式、方法,不断举出新鲜的生动实例,可以吸引学生对复杂的教材发生兴趣,并能保持他们的注意力。

差生注意力的弱点家在与不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教师要创造条件,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集中到所学课题最关键的观点和概念上,集中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上。可以适当给他们安排一些能提高注意力和读写速度的练习、作业。教师再给以相应的帮助。讲新课是也要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经常想他们提问题,吸引他们进行积极思考与判断。

观察力。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和周围现实的情况,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和知觉去听、看、触摸……运用广义的

 

   注:①巴氏没有这样明确划分智力与能力的区别及其各个组成要素。笔者提出了智力与能力的这个定义及其组成要素,并把巴班斯基的又关论点分别接智能的这些组成要素加以分类和评价。

       ②初中年段:在苏联一般是指不完全中学这一年龄阶段。这里用的是相当于我国的叫法。

 

 

直观性原则去掌握知识。到初中年段,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了,不少观察项目可以在家里进行。例如:学习物理课,可让学生按教学计划要求,针对每个专题进行家庭观察,把观察结果作简短汇报。这种观察要又明确的目标。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助于发展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等各种可贵能力的个性品质。

记忆力。在小学阶段,要避免逐句背诵和机械记忆课文的现象,要发展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力,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各个年段要采用读种多样的教法,引导学生记忆和掌握各种科学事实。运用各种记忆方式和各种性质的思维活动。差生对直观教材的记忆力,一般比对口头讲解教材的记忆力更强一些。因此,可先用形象直观的方式把差生的形象记忆逐步提高到抽象逻辑的记忆。事实上,记忆力的缺陷与思维力的缺陷是分不开的。

思维力。教学要通过基本概念、规律、理论和各科基础知识开发学生的思维力。现在的小学生比过去同年龄学生具有较大的学习潜力,能进行复杂的概括和抽象的活动。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力比较突出,可以广泛运用各种直观手段,提高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水平。要培养学生从所学教材中分出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把所学教材加以比较,作出概括的思维力。从一、二年纪起,就要引导学生善于比较,学会寻找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突出教材中最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初中年段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突出重点的思维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语言逻辑思维开始优于直观形象思维。这个年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当把逻辑推理和直观形象结合起来。到高中年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应当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可以更深刻地分析、确定因果关系,提高思维的批判程度和理解力。

想像力基本上是一种形象思维力。学生注意掌握并复习巩固各种基本概念、规律、理论及科学事实,用各种性质的思维活动方式主动理解教材;能对所学现象进行比较;概括所学事实;能独立找出因果关系;会利用问题的情景深入思考等等。为了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力,教师要注意引入问题性因素,加强教学的发展性影响。例如:要创设问题性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进行积极思维,从而使认识活动积极化。必要时,教师还应当设置争论的情景,吸引每个同学积极参加争论,大胆发表看法,勇敢捍卫自己的信念,相方设法说服别人,批判错误观点等等。这样,可以形成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引导学生形成区分教材重点和抓住问题实质的思维力。这是同比较、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密切联系的。例如:徐闻县主要概念、现象和事实时,必须把它们和意义上相近的概念、现象和事实进行比较,阐明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样,有利于了解问题的实质。同时,比较、概括、分析、综合等这些思维活动也是紧密联系的。为此,教师要又意识地、广泛地引导学生进行有联系的比较、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力,不断提高学生对经验和理论的概括水平。经验的概括,可以通过比较去形成;而理论的概括,则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可最终抽象处事物的本质。

自学─探索能力。教学要激发学生自学和探索的愿望,使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专门技能与技巧。教师可以有更广泛的可能性去采用促进学生自学的“学导式” ①以及局部探讨的教学法。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年段学生的学习潜力进一步增长了,通过挺广播、看电视、电影、课外阅读等,课外知识大量增加,兴趣范围和接触面都扩展开来。开阔了所学科目的眼界,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自然界中寻找实例来验证课堂所学的东西。高中年段学生可以独立使用教科书或其它资料、文献,进行自学和社会调查,从本地区和有关单位收集材料,掌握各项学习技能与技巧(如:速读、速写等各种技能、技巧)并且学会在掌握心教材

 

注:“学导式”教学方法。巴氏没有直接使用它,但在这里谈到的基本思想,已经不能用过去的“启发式”来准确的加以概括,而与我国的“学导式”教学法思想较为接近,因此在这里姑且用“学导式”加以表述。

时巩固学过的知识。

教学最优化,在开发学生的自学─探索能力方面,也应当是最优化的。因此,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应当积极争取实现这些任务,并要考虑自己的基础和可能,拟定处“自己的任务”并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对待教学内容,学生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东西上,抓住重点,去努力掌握最本质的东西。对待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学生要学会合理的自我组织、自我砥砺自我检查。对待教学形式,学生也要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力求克服自己的短处。对待教学速度,学生则要合理使用学习时间,力求加快自己的学习速度。在反响教学效果方面,学生要学会进行自我分析,把学习效果同自己的可能性作一番比较,评价时间消费的合理性。从而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学会自己检查掌握教材的程度与解题是否正确(如:用逆算法加以验算),形成自我检查的技能。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注意克服不良的学习陶都。要求学生养成按部就班地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如:明确每一次作业的目的与要求,拟出自己完成作业的安排方案,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他强调加强学生羁绊学习技能的训练,养成独立学习、阅读和作练习的技能。如:要提高阅读的技能,阅读面要广,会看手稿片段、历史文献、历史地图;会找出所学教材的重点、要点,能抓住课文的主要思想(差生最大弱点是抓不住教材重点和本质之处)。同时,要学会快速写作的技巧,如:拟定作文或答案提纲的技巧,写出已学内容的简短提要等等。测试初中年段学生的自学能力,优等生读、写、算的平均速度是差生的1.5~2倍。显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充实知识能力,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自学能力和方法运用“学导式”教学法是很有作用的。

表达─表演能力。训练学生合乎逻辑地表达和阐述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比较各种概念,对课文加标题、编制段落提纲或拟定补充的检查性问题,完成创造性习题。如:写自由命题作文、故事、诗歌,完成创造性描写作业等等方式,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体力─操作能力。教学最优化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体力与操作能力,增进学生的体制,进行综合技术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指导。学校要有良好的卫生条件,促进学生的体育,注意防止上课时疲劳,重视身体的发育,保持健康和旺盛的工作能力和坚持力。教师严格限定家庭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各个年段的体力不同,小学生工作能力很弱,很容易疲劳。因此课业总量每周不应超过24小时。初中年段学生每周学习负担可加重一些。由于儿童和少年都在急剧地发育,心血管和集体其它系统在迅速地变化。所以,在不利条件下,身体系统的机能可能发生不谐调,引起学习能力下降。因此,编制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年段(在苏联指48年级)课时时,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卫生准则,要善于交替安排学习课程。如:把比较容易学的科目排在下午和每周最后几天;为了减轻学生紧张程度,上课是要创造必要条件,让学生有张有弛;不要在学季末或期末集中进行考试等等。为了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有些实验可安排学生在家里主动进行,要吸收优等生参加实验员小组和专用教师的工作。在演示实验时,可以吸收差生做助手,引起他们的兴趣,并注意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此外,要吸引学生参加改进教学仪器和直观教具的操作与制作活动。

高中年段学生已有较高的独立学习、工作能力。根据他们的体力状况,每周课业负担可达3335课时,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有可能占用四个小时。同时,要着重发展和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此,物理、化学、和其它学科实习做作业课,成了新的课业形式,要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实验。实验时,也须使用各种独立作业形式。要组织安排好学生生产队和教学生产联合工厂的体力操作活动。还要注意学生职业定向,善于用具体实例知名劳动操作的作用与意义,教会学生在创造性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社交─管理能力。在教学中形成并发展学生合理地组织学习活动的技巧,培养学生的社会积极性,文明行为和对公益劳动的热情态度;发展学生同周围人们建立新的相互关系的社交─管理能力。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要表现处高度的教育修养。对待小学生,教师也要经常同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意见,要善于在他们的言谈话语中找到点滴的合理部分。教师的分寸感,和学生正确的交往方法,可以避免同学生冲突。在教学过程中教育管理与学生的自我管理要有合理的关系。教师的艺术就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积极性。

要组织优等生参加学科课外小组,去帮助学习上又困难的同学;学生都要参加在校外发挥才能的活动。让高中年段的学生组织课外小组,不仅能发展他们的社交──管理嫩绿,也有助于发展他们特殊才能与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学生自己组织和参加各种各样的组学习、公益劳动等活动,也喂他们进行交往创造着最好的条件。

对待差生,也不应从社会工作中排除他们,也不能剥夺他们担负社会义务的权利。要吸引他们参加小组的社会公益活动。当然,不要使他们的负担过重或花费过多的时间。这样,在完成各种工作、任务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组织性、集体注意和自觉性──没有这些,差生就很难顺利学习。为培养差生对学习的兴趣,吸引他们到各种学科小组进行适当的课外活动与课外阅读,是适宜的。这样做,显然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智能。

革新─创造能力。初中年段学生精力充沛,独立活动要求在不断增长,应在课堂上和课外作业中增加独立完成创造性作业的比重,让优等生积极参加创作、创造活动。如:写诗、写短篇故事;参加各种竞赛、比赛;改进教学仪器与直观教具;让学生参加校内外发挥才能的活动。让学生进行科技创造和发明设计,让学生制作并改进教学需要的各种新的系统性、分类性的直观教具、实验仪器和演示装置等等。这些活动和作业能激发学生开动脑筋、进行革新、创造的兴趣,让他们了解一些合理化建议和发明创造因素获得广泛表现机会。这样,当然有助于发展他们的革新─创造能力。对于差生,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要吸引他们参加技术创造和少年自然科学研究活动。

情感─审美能力。教学必须承担美育的任务,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教师节采取的决定容易冲动,特别是与同年龄人的交往不善于控制感情。教师在班里建立良好的心理气氛是十分必要的。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就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影响他们的情感。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造成一些情绪洋溢的惊奇、愉快、引人入胜的(有时也可以是似是而非的)情景,可以利用一些好的实例、插图和演示,去影响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历史课上,要使学生学会赞赏,感受到喜悦或愤恨的情感。各种教学都要尽可能促进审美教育。例如,想学生介绍文艺作品,是学生识别自然界、劳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没和美学观点等等。

意志─调节能力。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世界观。学生的学习与劳动,必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毅力和动能态度;要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愿望,提高学生顽强的独立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掌握自我检查的技能,进行自我调节。防止优等生过高估计自己,防止产生虚荣心,也要防止由于经常工作量不足而懒惰。他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突出又教育意义的、对形成世界观起作用思维主要观点。课堂教学每个阶段,都应当是鼓励和监督的最佳结合。怎样要这样要仔细分析和研究不同学生出现不良现象的不同原因,达到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自觉的纪律,不断提高学生的意志─调节能力。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独立检查和自我监督的习惯,养成他们对自己的负责态度。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克服学习困难的经验,一般都缺乏意志力,所以,要把学生兴趣的培养与逐渐发展孩子们的责任感结合起来,与培养意志力和顽强精神结合起来。实际上,学生的意志力和顽强精神正是在不断克服逐步增长的学生困难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的。对于初中年段的学生,他们的自信心及成人感的渴望、自我监督能力的发展,要求教师采用不同于从前的方法去正确对待他们。高中年段学生对世界观的概念可以理解得更加明确、系统化,所以要把这些概念和观点逐渐变成学生自己的坚定信念,进而学会分析现实生活的矛盾并据此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够对错误思想倾向与社会现象敢于斗争。

对差生,更努力发展他们的意志─调节能力。差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意志力物象脱节,自我监督的能力很差,而且进行自我监督的要求也很不迫切。要使他们意识到学生好是对社会应尽的爱国义务,也是对他们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不少差生成绩落后,是由于缺乏教养,不守纪律,缺乏意志力,缺乏热爱劳动、馒头苦干、坚忍不拔的精神。需要千方百计地教育他们,甚至向他们提出特殊要求。同时,特别需要教会他们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闲暇与休息时间及课外活动时间。

虽然巴氏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不过,他并没有象我们这样把智能作为一个高度结合的有机统一体,也没有象我们这样把教学最优化作为各项智能要素获得普遍发展的最优化过程。

三、开发智能,怎样达到最优化

第一,教学必须明确地提出开展学生智能的目的、任务并把它落实到教学大纲和课时计划中。

为使教学任务安排得更合理,就必须采用最优化的两个最重要措施。其一,应考虑社会的迫切要求,综合规划学生教养,共产主义教育和普遍发展的任务。其二,必须考虑最近发展区的实际能力,使这些任务及其内容进一步具体化。

事实上,开发智能这个当代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已经引起了各国教育界普遍重视。的确需要综合地计划教学过程中开发智能的各项任务。因为任何一项活动成功与否,都取决于是否妥善规划活动的目的、总任务与具体分任务。开发智能的具体要求,还应反映到各科教学大纲中。苏联1977年制订的《八年制学校和十年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就有这方面的规定。在1980年改革后的大纲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又扩大了范围,提出新要求。对每个学年终了时应形成的能力,都作了具体规定。然而,他们这些规定仍然偏重在对学习技能的要求上,并没有也不可能从我们提出的智力的五项要素和能力的七项要素出发去加以明确规定。

开发智能达到教学最优化,就要求用明确地课时计划加以保证。在课时计划中要列出具体的教学任务。例如:要保证使学生掌握(复习、巩固)的基本概念、规律、理论及科学事实等等;需要培养(或继续培养、巩固)本门学科的特殊技能(要列出具体项目),培养(或继续培养、巩固)各项基本的学习技能、技巧;弥补该班学生在知识专门技能和一般学技能与技巧方面的典型缺陷;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等五项智力要素的水平;提高学生的认识兴趣和能力七项要素的水平,其中包括培养世界方面的主要观点,克服班级教育工作中的典型缺点以及消除学生在开发智能──在发展智力、情感、意志和兴趣方面的缺点。教师应当判断出:这节课上应把哪些任务置于主导地位。要考虑具体班级的特点、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如何个别对待学生,因材施教;并且选定作差生和优生工作的专门任务。对本门课学得最好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发展他们在智能──智力、能力(情感、意志)上的某些侧面。

改进教学过程,应尽可能提出更有效地各种上课方案,即:课时计划。不同的课程,当然方案也各不相同。教师应把上课方案写出来,把综合规划发展智能的任务──包括学和教育任务写出来,即使写处二、三节课也好。这是教师学会使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一种基本功。为了避免使教师负担过重,事实上不必都用书面详细写出每节课的任务。教师要每堂课都心中有数,善于通过堂上同一项活动发挥处开发智能的综合作用,要会奏和音,而不是弹一根弦。

第二,开发学生的智能,要系统了解和研究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对待学生的年龄特点,摸清学生智能的“最近发展区”。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水平、学习态度和活动特点、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习纪律、已形成的社会见解等等。只有了解这些特点,才能确定每堂课的总任务,也才能确定促进学生智能开发的具体任务。教学过程另一个中心矛盾,就是教师向学生提出的任务同学生实现这些任务实际可能性之间的矛盾。只要提出的任务与要求处于学生智能的“最近发展区”,这个矛盾就能推动整个系统向既定的目标前进,成为动力源泉,而不要片面强调学生的年龄特征,以至于消极地阻挠他们的智能开发。不要限制和压抑学生智能的活动,而要不断发展这种潜力,逐步训练他们,把它提到更高的水平。教师的才能就在于:依靠学生已经掌握的现实的学生潜力,又不使这种潜力绝对化。

为了准确地了解、掌握学生智能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缺陷,可采用下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观察法、问卷法、诊断性作业、定期“教育会诊”等等。要诊断学生智能发展的“实际可能性”:学生可能接受教学的程度;学习态度、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智力发展程度;影响学习活动的身体发展因素等等。教育会诊时,除班主任、各科任课教师外,各有关领导和社团负责人,还有校医、家长等人参加。半组人或任课教师要详细说明对某一学生智能状况的看法及根据,再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定智能发展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找出预防与克服措施,并写出书面鉴定,供各方面作参考。

第三,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开发智能的重要性,既重视优等生的智能开发,也要克服差生对学习的消极态度,克服家庭与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达到教师与家长、社团的统一行动。

教师善于发现和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把这些转化为兴趣,再逐步把不稳定的兴趣变为随意的、稳定的兴趣,变为对知识和开发智能的需要。为了充分满足优等生加深研究各个学科的要求,引起多样化的认识兴趣,可以向人们广泛介绍现代科学基础问题,为发展他们已经显露的某种活动能力创造条件。对中等生,要帮助他们克服“中游”心理,鞭策他们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自己的有利条件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要使全体学生认识开发智能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形成自己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为了克服差生不良学习态度,进而开发他们的智能,在教师、班级集体、家长他们与学业不良学生的关系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气氛十分重要。西红柿成绩不好的原因,往往由于智能发展又缺陷,对学习不感兴趣,信心不足,意志薄弱,分析综合的思维力不强,或者健康状况不佳,或品行不良等等。同时,也应从家庭、环境、教师或班级集体等方面找原因。家庭应不断改善对学生的教育的影响,为子女创造正常的学习条件,注意扩大子女的知识视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督促子女遵守作息制度,增进学生的健康;要改变学生同周围伙伴交往性质中的消极因素,学校应和居民区一起组织一些活动小组,提供活动场所,对学生的交往给予正确的引导,消除社会的不良影响,摆脱不良的接触,建立新的联系;要消除差生同教师、班级集体的紧张关系和对立情绪,教师要采取一系列表扬和批评的措施,注意方式方法,进行批评时尽量采用个别交谈的方式,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要改变差生在集体中的不平等的地位,要让他们参加能获得乐趣和成功的课外活动小组,并委以力能胜任的社会工作,为他们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努力为开发智能创造最优条件。

甲、教学物质条件。即必须拥有教学房舍和设备。例如,要有实验设备与演示、图解教具,又必要的仪器设备和教学参考书的各科分年级的专用教室;要有教学技术手段;有体育馆、学校车间、温室,有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活动室和场地,有学生生产队劳动基地或校际联合工厂等等。分发教学参考材料;还要大力改进教学辅助材料的供应,向教师供应教学法书籍,向学生供应因材施教的教学材料,包括帮助差生作课外作业的辅导卡片。各校都要实行“全日制”,以获得指导与帮助。乙、学习的卫生条件。即遵守教学房舍的容积标准;遵守保健指标;保证适宜的温度、阳光、空气,保证学生在校、在家的饮食条件,供应学生热餐;课间组织积极的休息;作息要合理的结合;保证开展体育运动的应有条件。城市学校各班学生的人数不超过25人,以便在课堂上真正进行有区别的个别教学。丙、精神─心理条件,即要求具备师生交往的最佳条件。各位教师必须以“严格要求的和善态度”与“和善的严格要求”对待学生,必须掌握教育分寸,善于忍耐和克制自己的情绪;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班级里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在许多方面取决于学生在集体中的交往方式和社交─管理能力的发展,班上要有道德高尚的公共舆论和同志式的互助气氛。

第五,选择最优化的学导式教学法

开发智能,教师要选用正在兴起的最优化的学导式教学法。评价它的标准和根据是:依据教学和发展智能统一实现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使智能获得普遍发展的教学原则,去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与开发智能的需求,发挥学生的积极自觉与独立性,把各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按学导式教学法的需要加以最优结合,以充分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自学─探索能力为核心,让学生主动自学,学在前面,教师加以诱导、引导,学生力不胜任时给予指导、辅导,因势利导地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普遍发展。

在学生较好的班级,可组织学生按教科书独立学生专题。而在另一个班内,课采用谈话方式或教师在进一步巩固所学教材时的讲解方法。教与学的统一,放映了社会主义学校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律。事实上,学导式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加以最优结合,能充分地把学生本身的积极性同教师恰到好处的必要指导辩证地结合起来,克服启发式那种“启发与注入并重”及传统教学的弊端,从教学效果和时间消耗的角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教育能力与学生组织、加强学习活动效率的能力,真正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当代教育要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不仅要不断用最新的学术成果充实教学内容,还必须使学生的能动思考和独立自学、探索能力日益占据首要地位。要使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制定工作计划,规定学生活动的目的、任务,安排每项任务思维顺序和完成的期限等)。如果学生不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组织的话,则教学最优化是不可思议的。优等生与差生的最大差别,也经常表现在制定和实施学习计划的自学─探索能力上。要加强学生基本学习技能(如:快速阅读、书写、运算、画图和自我检查,积极思维等等)的训练和个别教学与分组教学活动,机动地调整教学进程。学导式要求教师既照顾到全班学生的智能水平,又要不断发展并力求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努力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地; 不仅使学生确信:自己能学得更好,而且还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地独立获得成功。这样,学生就不断地获得推动学生与智能开发的强大动力。

第六,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有机统一,是发挥每个学生个人潜力和开发学生智能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重视课外活动在发展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对于智能开发的作用。要把课外活动搞得尽可能多样化,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最吸引人的、最有趣的领域内,去顽强地掌握知识与技能,都能在最大范围的活动中尝试各自的能力。因此,不允许差生参加课外或校外活动,限制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以影响课业学习作为理由的作法,是不利于学生智能开发的错误作法。当然,也要防止有些家长那种毫无根据地希望教会孩子不爱好、不感兴趣又缺乏必要资料的东西。这种作法,不根据学生的心里及对某一活动的爱好,就去挑选活动内容,会压抑学生智能的发展,为了开发学生的智能,教师需要给家长以内行的建议,如:怎样安排子女的文化休息时间,怎样安排家庭阅读,怎样看电影电视,怎样与同龄人交往才能最有利地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等等。教师还要与校外教育工作者经常联系,找到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开发他们智能的有效方法。如:教师要与校外组织──少年宫、儿童技术站,少年游览站、各企业的假日俱乐部、儿童运动学校、少年博物家活动站,音乐与舞蹈学校、企业少年合唱队等单位保持联系,这些都有助于最优化地解决培养各种能力、开发学生智能的任务。

总之,只要正确认识并认真做到上述各条,学生的智能开发就会逐步达到最优化,教师的教学─教育工作水平就会日益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就会为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与造就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作出新贡献。

四、从开发智能评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

巴氏教学最优化思想,主要是针对如何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如何提高学业成绩而言的。他虽然也重视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的培养问题,但是,并没有专门从智能开发这个角度去阐述他的最优化思想。

从智能开发评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可以发现下列问题

第一,巴氏没有把开发学生的智能作为达到最优化的主要奋斗目标和教学中纲举目张的关键任务。

巴氏同当代其他苏联教育家一样,把教学的三种职能─教养职能,教育职能和发展职能平列在一起。尽管这种认识比凯洛夫教育时代只提教养与教育职能是明显地前进了一步,但是并没能抓住它们三者之间的主次,没有找处其中的关键环节的主要矛盾。因而,仍然不能对以传统系统知识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教学作出根本性的突破。因此,尽管他口头上也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作为主要目的,也要求学生获得普遍发展,事实上他仍然很难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把智能开发作为教学的根本智能和教学最优化的奋斗目标,就能逐步达到普遍发展学生的智能──使智力的五项要素和能力的七项要素都获得有机的统一发展的目的。这就把巴氏所说的教养职能与教育职能自然包容在内,而且让这两项职能也为开动发智能这一根本任务去服务;就突破了传统教学那种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整套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旧体系,而进入到千方百计地破除旧思想的束缚,充分开发学生智能的新天地。最优化的理论,应当以学生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为依据。为把学生的智能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服务。

第二,巴氏主张教学最优化必须研究学生的特点,十分具体地消除学生掌握知识的缺陷,解决教育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进而在合理地耗费师生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要有比较完整的研究学生的大纲,其中要包括:学生主要的兴趣和爱好,学习态度、学习毅力、学习纪律,从所学教材中分出主要内容积极规划学习活动的自学─探索能力,阅读和书写的应有速度与技能,进行自我检查的技巧及意志─调节能力,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疲劳度和劳动积极性及体力──操作能力,社会积极性和同年人、家庭的影响及社交──管理能力等等。当前,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还应当制定出各年级学生智能开发的大纲,制定出每个学期,各个学科在课外应达到的具体要求。巴氏没有把智能开发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上,也就没有提出制定学生智能开发的大纲及其有关的具体要求。

以开发智能为核心达到教学最优化,应当进一步制定“两纲”──各分为“五线”的质与量大纲。“五线”──是指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和品格这五条线。“两纲”即各年段(年级)教学总纲(包括总的目的、任务、要求和智能这五条线的质与量总的规定)和各科的教学大纲(把总纲规定的要求,结合学科内容与特点,按五条线──知识技能智能品格的要求,从全学科到各册教材,各单元各课,均规定出质与量达到最优化的要求)。这样,把开发智能的要求具体落到各个年段、每门学科、每个课时的教学与课外活动中。这样,教学最优化,才能在智能开发的具体实践上大大前进一步。当然,最优化不等于达到理想的地步。只要根据上述两纲、五线的培养目标与教学任务,由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条件,按学导式教学法制定出最好的教学方案,用不超过规定限度的实践和精力,就可以达到对这种具体条件说来是最大可能的效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智能最合理的普遍发展。

第三,巴氏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整套教学规律,教学原则。例如,教学原则多达十条一十三条以上,用来指导教学最优化。这种包罗万象的大而全的理论体系,造成了繁琐、庞杂的现象罗列,结果走到极端,有些可以不言而喻的东西也陈列出列,造成多而杂,重点不突出,使不得要领,不能简明扼要地迅速抓住主要矛盾。这是由于他没有突出智能开发这个关键问题,而继续突出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教学内容多半局限于知识体系本身,满足于让学生分出教学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保证掌握这些东西上面而造成的结果。也是同他主要是针对苏联在六十年代中期和七十年代的教育改革中大抓知识教育的质量,造成教材的内容过多过深,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为寻求解决办法才提出这个最优化理论以减轻学生的负担的直接背景分不开的。所以,在实践上,他并没有达到以开发学生智能为主要任务从而带动其他任务的应有的高度,而且在理论体系上还存在不少繁琐哲学的东西。

第四,在教学方面,他虽然主张各种教学方法的最优结合和各种教学形式最优结合的原则,但是,由于他基本上偏重于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所以,他强调的实际上还是“讲解兼复现式”这种教学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预防差生知识中出现空白点等等优点。实质上多半是以教师的讲授作为教学的主体和中心,而不是以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这就不可能像我国的学导式教学法那样充分而有效地使学生的智能获得最优化地开发,不可能象学导式那样逐步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地步。

本文着重从智能开发的角度,根据笔者对智能结构的认识和对学导式教学法的概括,肯定了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的贡献,指出了他这一理论存在的不足,本着“洋为中用”的精神,初步联系我国的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如有不当请指正。

(本文第一稿19837月长春市全国比较教育第四届年会交流,第二稿在1984年上海专题讨论会交流并发言,部分内容见《外国教育资料》845期。)

8210 沈阳和黑龙江省成人教育学会首届年会8212哈尔滨交流、报告《社会学动态》833

831 浅谈学导式教学(《成人教育》831《新华文摘》及《复印资料―教育学》836北京钢铁学院《学究》等)

832 语言能力育语言教学的智能开发(哈尔滨生成语法国际讨论会交流,报告836

833 试论高师院校语言教学的智能开发(省高师教育研究会交流,参见《教育科研论文集》)1983834 从智能开发评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交流837长春

835 学导式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重大突破(全国人才学理论的讨论会交流,837哈尔滨《职业教育研究842,《教育文稿》842,《中―

 






穿越地震带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51-231375.html

上一篇: 学导式在东营市胜利4中的成功实践
下一篇:“学导式”教学法军区训练中大有可为【1985】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