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三茂

博文

“法国梧桐”与梧桐 精选

已有 13497 次阅读 2008-4-27 09:04 |个人分类:你知道吗?|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看了尉吉勇的博客(http://www.sciencenet.cn/blog/vigorous.htm),也想来谈谈所谓的“法国梧桐”。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树——“法国梧桐”,其实根本不是产至法国,这是以讹传讹误传了。我国园艺学家陈植确定它名叫“悬铃木”。人们习惯所说的“法国梧桐”只是悬铃木科,悬铃木属的一种。原来,悬铃木一属有8种,常见的有三个中。悬铃木果序柄的果实,有的1个果球,有的2个果球,有的3个以上果球,因此名称就不同,分别叫做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这是三个不同的种,我国三个种均有栽培。为什么悬铃木叫“法国梧桐”呢?原来,这种树木,叶子似梧桐,误以为是梧桐。
关于“法国梧桐”的来源有2种说法:
 
据说1 ,闻名于世的悬玲木原产地是在云南。在上世纪初,云南是法国的殖民地,当年的南屏老街道两旁种植着悬铃木,夏可乘凉,冬可避风,岂不壮观哉。法国佬看上了宏伟,高大的悬铃木,于是趁着夜黑风高的时候偷运了几株到法国,栽种在法国巴黎的香格里拉街,于是便纷纷移植到欧洲各地。于是乎,众人问,这挺拔的树种叫什么来着,那群欧洲佬只知其标不知其本,便称之为“法国梧桐”,这一名称更广泛地传到中国。
 
据说2,17世纪,在英国的牛津,人们用一球悬铃木(果序常结一个球)和三球悬铃木(果实常结三个球)作亲本,杂交成二球悬铃木(果序上常结二个球),取名“英国梧桐”。因为是杂交,没有原产地。在欧洲广泛栽培后,法国人把它带到上海,栽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带作为行道树),人们就叫它“法国梧桐”。
 
悬铃木是一种优美的行道树种,树干粗壮,树冠碧绿而浓密,一派遮天蔽日的气势。这种树木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而且它的再生萌发力强,特别耐修剪,你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进行修剪。悬铃木是一种落叶乔木,落叶正好符合东暖夏凉的要求,它的叶片比较大,夏天可以形成很好的郁闭遮阳,冬季又不影响采光,而且不存在被积雪压垮的情况,所以广泛栽植作行道绿化树种,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暖春四月,走在城市的街道上,人们不由得会发现两旁挺拔的行道树已经换了新叶,犹如一把把崭新的绿伞,成为一道道靓丽的城市风景。行道树在创造城市优美环境的同时,它还把城市的各类绿地串连在一起,构成城市的绿色生态系统,成为城市的绿色血脉。但是现在在一些大的城市,将悬铃木作为城市绿化淘汰树种,大量、大面积的种植樟树,而樟树是一种常绿树种,没有季相的变化,冬季有影响采光和容易被积雪压垮。
 
但是悬铃木也有致命的缺点尤其是它的果实——悬铃散开的小毛毛在春天的狂风下,漫天飞舞的都是,那是钻眼钻鼻钻喉咙,无孔不入,可以引起呼吸道方面的疾病,诱发哮喘。
 
梧桐是梧桐科的落叶乔木,它和同名为“桐”的油桐(大戟科)、泡桐(玄参科)、法国梧桐(悬铃木科)没有亲缘关系。梧桐树高大魁梧,树干无节,向上直升,高擎着翡翠般的碧绿巨伞,气势昂扬。树皮平滑翠绿,树叶浓密,从于到枝,一片葱郁,显得清雅洁净极了,难怪人们又叫它“青桐”啦。“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这两句诗,把梧桐的碧叶青干,桐荫婆娑的景趣写得淋漓尽致。
 
梧桐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植物,点缀于庭园、宅前,也种植作行道树。叶掌状,裂缺如花。夏季开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黄绿色,圆锥花序,盛开时显得鲜艳而明亮。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李白也有“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的诗句。实际上,这只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望。 古书上说:梧桐能“知闰”、“知秋”。说它每条枝上,平年生12叶,一边有6叶,而在闰年则生13叶。这是偶然巧合演绎出来的,实际没有这种自然规律。至于“知秋”却是一种物候和规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既富科学,又有诗意。 诗人们观察到落叶的飘零景象,借景抒情,发出无穷的惋惜和感慨,来咏叹自己的身世。“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梧桐叶落秋已深,冷月清光无限愁”。其实,落叶并非树木衰老的表现,而是树木适应环境,进入耐寒抗干的休眠时,准备着新春的萌发。
 
梧桐产于中国和日本。它喜光,喜深厚湿润土壤,生长快。果实分为5个分果,分果成熟前裂开呈小艇状,种子生在边缘。我国产两种梧桐,一是梧桐。一是云南梧桐。云南梧桐树皮粗糙,呈灰黑色,叶缘一般三裂。 梧桐树木质紧密,纹理细腻,可制作乐器和家具。树皮纤维可造纸,制绳索。种子可食用,也可榨油。叶入药或作农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168-23130.html

上一篇:这周是世界好友周,向每位博友问好!
下一篇:紫罗兰、非洲紫罗兰、紫鸭跖草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