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荷花与污泥——一个困扰人的逻辑

已有 20296 次阅读 2009-5-2 04:50 |个人分类:有感而发|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贴几张几年前拍的荷花,地点是北京顺义一个朋友的朋友家前面的池塘。荷花的照片,很难有新意。早在宋朝,就有杨万里的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样的诗词,把荷花的意境都写尽。所以,再来发荷花照片,味同嚼蜡。

    我写这一段,完全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问题。那位朋友的房产,是在一片新开发出来、由连栋小楼构成的高品质生活小区。这个区域每栋三层的小楼值一百多万。好几年前我去参观时,主人说楼价已经上涨了差不多一倍。没有点经济实力的人,是不会住到这儿来的。这样的小区中见到成片的荷花,显得很自然、很和谐。花了钱,总归要物有所值。除了房子里要宽大明亮,周围的环境也要足够地好。人吃完晚饭,到有荷花的池塘边散步消食,赏心悦目,钱就值回来了。但我不知道赏花的人会不会从生物学的角度想,那荷花下面其实是一池子的烂污泥,陪着它们过一辈子,够糟心,因此又倒了胃口?
  
    荷花(莲花)是佛教八瑞相之一。什么地方看到释迦牟尼、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等菩萨像,都跟荷花有联系。俗世间就更不用说了。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有一段《爱莲说》,最有代表性:“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洁身自好的人,多喜欢荷花,都觉得自己是荷花,很干净,很自傲,虽然长在泥塘里,但居然没有被污染,很有抗污染能力。但究竟什么是污泥呢?有点讲不清。比如我过去博文写过的赵老师,他虽然是个右派,偏偏就特喜欢荷花,因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他眼里,那些非右派都是淤泥,其中不幸包括我,而他这个右派是荷花,能够抗拒不被非右派污染。按现在的说法,这是一种YY,一种文人的阿Q精神。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荷花的故事:达摩祖师的弟子中有人赞叹荷花高洁超凡,出淤泥而不染。而达摩道:在荷花的眼中,淤泥是母亲。受这个故事的影响,我在博客中曾写过关于荷花的几句:泥污贫且深,育我性情纯。母爱根知晓,蓬莲赠予人。我曾经翻过不少关于达摩、佛教的书,也在网上搜过无数次,但都没能找到上面关于达摩那个说法的出处。尽管如此,从内容上看,我觉得这个说法更有禅意,更有佛家思想,也更有道理。出淤泥而不染,是俗世的清高,多少有点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有点虚伪;而认污泥为母亲,有佛家的丈心。此外,达摩这个说法也更有科学根据,因为清水净沙的塘子里是育不出荷花的。这是自然界的必然,和人类社会现象是不同的。一群污泥一样杀人放火的“坏蛋”中能长出一个荷花一样的好蛋来吗?一群蠢瓜一样的“好蛋”中,能长出一个好蛋来吗?都未必。个别的偶然现象也许有,但不会是淤泥、荷花间的那种必然的因果关系。早年印度荷花就很多,和佛教中用它作为一种象征有关。但同时也能推断,那时那边的烂泥塘子也不少。要喜欢荷花,也得认可烂泥塘子的存在,即使是花了百万元的房子边上。
  
    喜好荷花的人多到不能枚举。比如张大千画了一辈子的荷花,从写意到泼墨,还能把荷花的作品赠给毛泽东,说明荷花还是有它被人喜欢的道理。不过我觉得文人在自喻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时,多少有点自以为是,往往只是表象对比,而没有顾及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大概是因为不懂自然科学。从逻辑上看,很多这样的说法都说不大通。比如在腐败盛行的年代,一个清廉的人会说自己是荷花,没有被腐败污染。清廉固然好,值得表扬,它和腐败形成荷花与淤泥般的对比,但清廉并非腐败孕育出来的,它们之间没有母子关系。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有反差,但并没有因果关系。可是淤泥和荷花有因果关系。达摩看到了,世人没有看到。后者不愿把美好、干净的荷花归功与丑陋淤泥的孕育,那是一种逃避,一种虚伪,一种不公平,一种忘恩负义。一塘子的淤泥,既然能养出人见人爱的荷花,我们为什么要嫌弃它而不是歌颂它呢?我们为什么不把歌颂了上千年的荷花的美归功于淤泥,反而把后者作为一个反面、丑陋的对比来反衬它所孕育出来的荷花之美呢?仅仅是因为它看上去比较恶心吗?那我们又怎么去解释儿不嫌母丑的道理呢?

















(两张张大千的荷花图来自网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229383.html

上一篇:期刊质量——细微处见真章
下一篇:我的北大录取通知书
收藏 IP: .*| 热度|

27 刘用生 刘立 赵国求 李侠 武夷山 苏青 李小文 鲍得海 刘玉平 郭向云 梁进 刘进平 陈绥阳 曹广福 王安邦 王德华 杨远帆 吴飞鹏 钟炳 杨秀海 陈国文 马丽丹 杨正瓴 刘畅 陈湘明 small03 zhaowanfu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