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nweiwang 追根溯源,需要一颗执着好奇的少年心

博文

同位素差异手性诱导的不对称Soai反应

已有 9054 次阅读 2009-4-25 11:4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Soai反应是因被日本化学家Kenso Soai首次发现而得名。它利用pyrimidine-5-carbaldehyde(A)和 diisopropylzinc(B)发生反应得到pyrimidyl alcohol(C),由于少量不对称C的引入会导致ee值几乎100%的单一手性C的生成,因此,该反应又被称为不对称自催化反应。在该反应中,Soai实验室后来又发现反应伊始,一些ee值不等(最低10-5)不对称分子,如上述C、氨基酸、环氧化物、DPNE,甚至旋光性不同的手性NaClO4、螺旋硅石和石英等的加入都会诱导产物C的不对称合成,ee值高达99%以上。

      在刚刚出版的最新一期Science上(342:492),Soai课题组又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结果,即以实验室合成的结构相同而分别含12C和13C的两种取代基形成的C中心手性分子为手性源,也能催化Soai不对称合成反应的进行,ee值高达73-97%不等。

       按说,这种由同一元素不同同位素形成的手性中心,其旋光度应该很小,现有的实验仪器,如旋光仪,很难检测到其差别。但其居然能够作为手性源诱导不对称反应,不能不令人称奇。作者进一步认为,由于地球上天然存在着12C的1.11%量的13C,因此,一些我们认为并不具有手性特征的分子由于这一原因,它实际上是有手性的。而这种手性如果参与类似Soai反应这种自催化不对称反应,就会导致不对称的放大效应,并最终导致手性世界,尤其是生物手性的出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45-228103.html

上一篇:火星远古温泉可能孕育生命
下一篇:(转载)两个原核生物造一个新生命
收藏 IP: 61.167.60.*| 热度|

1 jiangx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