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瓶颈与通道:阅读、减压和人生导师 精选

已有 7813 次阅读 2009-4-1 16:59 |个人分类:心外有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阅读最减压?

 

英国银河巧克力读书俱乐部委托萨塞克斯大学的心智实验室国际咨询公司进行了一项关于阅读缓减压力的研究,以支持俱乐部举办的不可抗拒的阅读活动。

  受调查对象先通过测试提高压力水平和心率,随后参与各种活动缓解压力。

  研究结果表明,阅读放松效果最佳,6分钟内就能够降低压力水平68%。听音乐能够降低61%的压力,喝茶或咖啡降低54%,散步降低42%。

  英国《每日邮报》29日引述认知神经学家戴维·刘易斯的话报道:书上的文字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从而带人们进入另一种状态。

  心理学家认为,阅读时人们的思绪会集中在文字上,进入文学世界,紧张的身体和大脑可以因此得到放松。[1]

 

无趣来解读

 

作为一个热爱阅读者,我乐于听到这个结论;而作为一个市场研究人员和做过心理学研究的工作者,这个研究在我看来不很严肃。研究方法本身从短短一篇新闻稿看来没有问题,研究动机则有点商业化和娱乐化。

 

不爱阅读者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读书能够缓解压力,也许大多数人喜欢的方式是看电视或者打麻将。不过从缓解压力角度看,三者机制其实相差无几。

 

压力很多时候来自于焦虑[2]。什么是焦虑?比如你是一个很少上台表演、发言的人,轮到你上场了,你手心开始出汗,或者,上场前你需要拼命喝水,这时候你的状态就正处于焦虑。由于焦虑经常伴随血液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加等生理指标异常,因此有时候焦虑会引起失眠,甚至会引起胃痛。如果去医院检查会发现胃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但就是觉得胃很难受,这时候可能就是焦虑性胃病。

 

引起焦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大脑接受的信息过多,这一点在大城市尤其明显。生活节奏快和生存压力大并不是城市居民压力大的唯一原因,甚至可能不是主要原因,信息过多才是。我在农村生活过,要说生存压力,实际上中国大多数农村还是要比城市大,否则大家就不会挤破头要进大城市了;而很多农村的节奏不见得比城市“慢”太多。在农村住的时候,亲戚们都是早上5点起床生火做饭,7点不到就扛着锄头出去做农活了,有时候吃饭都是主妇送去,蹲在田间扒拉完了事,下午45点回家,还得做些例如劈柴、修理农具、清理猪圈之类的杂活,一般忙完了会在晚上7-8点钟左右。这个工作强度和节奏并不比白领们差多少。

 

当然,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区别,而区别正好在于接受的信息量。研究发现,城市过密,居住空间拥挤和信息量过大都会引起焦虑。就我个人感受来说,我对目前的工作各方面都很满意(当然任何人对自己的收入都不会太满意),唯一不满意的地方是每天不得不挤一小时地铁,这一小时让人精疲力竭,虽然并没有为此付出多大的脑力或体力。这是一个空间拥挤引起焦虑的典型例子。另一个例子是很多温文尔雅的人开车上路后脾气变得暴躁,一个解释就是在拥挤的路面,司机要被迫加工大量信息,比如保持合理车距、随时刹车、防止自己身后司机恶意加塞等等,这样容易让人焦虑从而lose his temper。这种风度丧失本质上和更年期综合症一样,由内分泌失调引起;不经过刻意行为塑造很难与之对抗。

 

人在注意力集中时是不会感觉到焦虑的。如果你经常听音乐会,你会发现很多音乐家上台一开始也是紧张的,但优秀的音乐家会很快调整过来,进入到音乐中,而那些蹩脚的选秀歌手自始自终都在焦虑。如果你没有听过音乐会,你肯定考试过。一个成足在胸的考生,在考卷没发下来之前也会惴惴不安,一当考卷发下来,前三道题顺利解决了,马上就能进入考试状态,取得好成绩。如果考题特别难,或者考官有心和考生开玩笑,前三道题就出得很难的话,那么考生的焦虑情绪就会一直持续到考试结束,乃至几天以后。因此老师都强调,如果在某道题上卡壳了,就跳过这一道题做下一道,一是避免浪费时间,二是避免产生或者放大焦虑。

 

在实际工作中,人的注意力往往很难集中。比如你刚写了两百字的报告,就有电话打进来;接完电话刚写了三十字,系统就提示你收到重要邮件;刚回完邮件,准备接着写报告,你的下属过来要求你对他的工作进行指导……这种状态不但不容易把那些需要集中精力做的事情做好,还会滋生焦虑,所以很多白领抱怨一天下来没做什么事情又累得不得了,其中的原因就有工作不断被打断,大脑的注意力经常处于分配-再分配这样的状态下。

 

阅读和看电视之所以都能缓解压力,原因就是这两件事都能让你专注而非不断地分配调整你的注意力。在专注中,你的内分泌不知不觉地调整到了正常水平,于是人感觉到了放松。可能阅读是最需要集中注意的,所以效果最好。

 

立正!

 

英语里注意和立正都是“Attention”,看来立正这种状态有利于保持一个人的警觉,保持高度注意力。

 

注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人来说外部信息几乎是无限的,一个人每天接触到的信息也几乎是无限的。人脑的神经元联结模式虽然是一个接近无限的极大数,但流入人脑的血液却是极其有限的。这种情况要求人必须要屏蔽掉大量的垃圾信息和无关信息,把血液中的氧气用到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假设在安静的夜里你听到远处传来微弱的呼救声,你必须要“摒住呼吸”、“竖起耳朵”、“收起杂念”才能确认是真的有呼救而非自己的幻觉。这说明,当外界信号非常弱的时候,相对应的脑区需要得到更多的能量才能加工信号,而代价是其他脑区的相关活动就要受到抑制。

 

而另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鸡尾酒效应。在热闹的鸡尾酒会上,你坐在角落和朋友聊得热火朝天,远处突然传来了微弱的声音,你听到有人提到了你的名字,你问你的朋友有没有听到,所有人都表示没有听到,你还是相信自己的感觉,“循声”赶去,发现阔别多年的老友正好在谈论你!这个效应说明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信息总是容易引起自己的注意,而那些事不关己的信息即使听到了也“装”着没有听到。

 

男人与女人

 

要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并不困难。由于人会同时接触大量的外界信息,但脑子只有一个,因此只能优先处理其中事关生存的最重要信息。洪荒远古,人还没有发明金属兵器时,面对强大的野兽,那些“花心”的很容易因注意力不集中被咬死,活下来的大多数是“单核”的人。也许这可以解释男女思维方式为什么不同。

 

绝大多数男人都只能单线程工作,比如,男人们看报纸时,就很难听进去妻子唠叨。而妻子们看起来都是双核的,她们边唠叨家长里短,边还把饭菜做得很香;更有甚者,她们同时还能把肥皂剧里的肉麻对话复述下来!男人和女人为此相互不理解,女人抱怨男人为什么不能在看报纸的同时和自己聊聊天,这在她们看来太正常不过;男人则抱怨女人为什么总要在自己看报纸时来和自己闲聊!

 

也许这是因为远古时女人的工作主要是在家里照看小孩、准备食物,这些个工作基本没有危险性,能够允许她们分心;她们还需要一边照顾小孩,一边要留神四周,在野兽来袭时好立即紧闭房门,或者在异族入侵时赶紧逃走。工作模式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信息加工模式的差异,否则有着共同祖先的男人女人,做人的差异怎么会这么大呢?

 

无论对男人女人,必须肯定的是,人们现在正“意识到”的信息,不是所有他们 “接受到”的信息。这一点不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体会,也得到大量实验的证实。一个有趣的联系是做梦。心理学家认为,睡眠时并不是大脑所有区域都歇着,有一部分脑区仍在不知疲倦的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把白天接受到的重要信息转化为长时记忆(记忆分为很多种,一般认为,长时记忆伴随着神经元结构的改变,并有大分子新物质产生),和处理一些白天接收到但没被加工的信息。而梦都是支离破碎和光怪陆离的:因为大脑正在努力整合白天这些零零散散的信息嘛。关于睡眠有助记忆的证据是,实验证明,在学习一段材料后得到良好睡眠的被试,第二天对材料的记忆效果要远好于学习后睡眠受到干扰的被试。我不知道目前第二点有没有严格的实验证明,但被证伪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其他证据也同时表明,我们看到的信息永远比注意到的多,而注意到的信息永远比记住的多。

 

瓶颈与通道

 

然而要描述这些个现象的运作机制却非常困难。似乎这也是心理学的一个“瓶颈”所在,要对“为什么要这样”给出一个合理解释并不困难,而每当要描述“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就十分困难了。这其中有两个问题重要而且有意思:大脑是怎么把需要注意的信息挑选出来的?剩下的信息到哪里去了?

    

关于人对信息的选择性注意有很多理论,这些理论各有优劣,目前很难说哪个是对的。其中一大类是瓶颈理论。

    

瓶颈理论中的一种把人的信息加工分为感觉登记、衰减控制、觉察和短时记忆四个过程,如图:

   


     

  

外界传来的信息被眼耳口鼻舌五官照单全收,算是登个记挂个号;然后进入衰减控制器。瓶颈理论的主要看点就在这里,这一学派的学者认为,人的信息加工像细细的瓶颈一样,容量有限,每次只能容许一部分信息通过。通过的信息进入觉察器,也就是被我们所“注意到”或者说“意识到”了,然后人再判断是否有必要对之作出反应并最终实施。没有进入觉察器的信息则要么衰减了,要么被“过滤”了,人不但不会觉察到它们的“存在”,更不会记住它们,只有极少数“漏网之鱼”会在人睡觉后,“铁马冰河入梦来”。这几个过程看起来有点复杂,实际上只在不到1秒内发生。

 

回过头来看焦虑这种情绪状态,我们可以认为它实际上是对人的提醒和保护。假若人长期处于信息轰炸之中,他的大脑一定疲于奔命。我们知道暴饮暴食肯定会伤害肠胃,信息轰炸对神经系统的伤害不亚于暴饮暴食对肠胃的伤害。因此,闹肚子是提醒人不要再吃了,焦虑则提醒人赶紧休息,或者屏蔽掉大量干扰信息,只关注一件事,减少神经系统的负担。

 

瓶颈理论算是不错的理论,因为它既能对选择性注意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又很符合日常生活的直观体验,最重要的是,它能被一些实验所验证。关于选择性注意还有能量理论等解释,这里不展开叙述;这些理论都是描述人的瞬时工作状态,我更关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状态。

 

选择与放弃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则多线程故事。家庭、爱情、事业、学习、友情、兴趣等交织在一起,人必须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权重分配自己精力。比如,在恋爱时,由于涉及到终身大事,多花点时间卿卿我我是合情合理的;结婚了,那么应该考虑多分配一些精力在工作和学习上;而妻子怀孕、升级做父亲了,那么照顾好家庭和孩子又是父亲的责任了。如果家庭、学习、工作和爱好同时压到一个人身上,不焦虑反而不正常了。

 

这个时候人应该自己制造一个“瓶颈”,只允许那些最重要的事情通过,而把那些暂时不太重要的事情过滤掉。

 

所以,专注并不只是意味着选择,还意味着放弃。当然,选择的同时大都意味着放弃,选择了A,也就同时放弃了B。现实中很多人无法取得与自己能力相符的成就,不是因为他没有试图做出选择,是没有做出过舍弃。

 

就我个人来说,广泛阅读和广泛写作就像十年老烟客的烟瘾一样,一天不读个几十页写个两千字就浑身皮痒,要“过滤”掉这些东西殊为不易。然而如果背着这些东西上路就会让自己的担子越来越重,最终垮掉。戒断三周,从一开始的心痒难搔逐渐到现在能收能放,也算有小成。戒断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首先人没有以前那么疲惫和紧张;其次,每天晚上同样花三个小时做题,戒断前大概能做二十来道,戒断后能做三十到四十道题,很难把这个只归结为不断练习增加了熟练度,因改变几乎是立即发生的。

 

所以,当一个人遇到成长瓶颈时,真正帮他打开通向成功通道的正好是自我设置瓶颈:过滤掉大量无关信息,只让最重要的通过。

 

我以前说:当科学家的政治智慧燃到巅峰时,他的学术智慧也就降到冰点。尽管政治和科学不是水火不容,但由于政治和学术说到底需要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一个人在两者之间不断切换无疑是困难的。我不怀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但为什么我们都会是这个超人呢?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用是可以用,始终还是不得已。

 

每个人都要有人生导师

 

看起来现在大家都在反感别人来给自己做人生导师,这种反感其实是不必要的。

 

尽管我十年前就“知道”人要专注,但真正要为专注舍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人生导师起的作用往往不是告诉你所不知道的东西,而是在你明知故犯的情况下,给你一个镜子,让你看看镜子里自己的老脸,从而让你停止夸夸其谈,冲到洗手间去洗把脸。人所有选择都得自己做,别人可以推波助澜;而很多舍弃则是不得已的,需要在别人 “帮助”下做出。所以很多有成就者都有过被逼入绝境的经历,经此一遭,他发现原来什么都是可以舍弃的,以后也就能干脆地过滤掉那些扰人耳目的东西了。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人生导师起的作用不是告诉你人生方向在哪里,那是算命先生做的事;人生导师只会在你“舍不得”时站出来,抢走你心爱的玩具,告诉你考了100分再还给你。

 

所以我很欢迎任何人来做我的人生导师,除开抢走我的玩具外,能够给我指条明路、传授点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最好,如果能直接把他几十年的内力输给我那就更完美了。而我更是乐于做别人的人生导师,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真能做救世主,为什么不呢?

 

至于你能否从一大堆建议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个,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瓶颈与通道呢?你能够用合适瓶颈筛选出正确建议,也就打开了朝向成功的通道。如果你不能做出正确选择,那么你只能怪自己无能,不能怪别人来忽悠你。

 

我很感谢那些对我提出过建议的人生导师,尽管其中一些建议是我无法采纳的,尽管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不把自己看成是我的人生导师。

 

仍在闭关中,请原谅。

 

[1]  研究表明阅读对于减压舒缓心情效果最

[2]  焦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223780.html

上一篇:默观-61-终极贪婪
下一篇:鲍德温效应和语言
收藏 IP: .*| 热度|

19 周可真 武夷山 徐磊 王桂颖 刘玉平 阎建民 向峥嵘 张素芳 曹广福 吴渝 钟炳 杨秀海 陈国文 马丽丹 迟菲 徐会会 刘畅 杨芳 airenao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