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平—山风石韵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刘玉平 “学习、交流、思考、直言”将博杂进行到底

博文

人的本质 精选

已有 11518 次阅读 2009-3-19 00:22 |个人分类:思考与品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工具, 意识, 劳动, 语言文字, 人的本质

很早就考虑写这个话题了,它可能源自朦沌的亘古,并将延续到遥远的未来……许多哲学文章那种罗列堆砌概念、缺少适当实例的表达方式,让一般人感觉云里雾里。加上本人非哲学专业,因此,想尽量写得简单明了一些。与大家交流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欢迎批评指正!

人的本质

,作为一种特殊的高智能生物,“人性”应当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和人的非生物属性这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人的生物属性,体现了人与生物的统一,是人的基本属性;人的非生物属性,体现了人与生物的对立,是人的特殊属性。

人的本质”,按我们大多数人所接受的马克思的经典定义,是指人的非生物属性,又称为“人的特性

马克思理解的“人的特性”,是“自觉自由的活动”、是“劳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我国理论界,通常也分别从“意识性”、“劳动实践性”、“社会性”三方面使用“人性”或“人的本质”一语。

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的经济、科学、文化等背景下,提出这样的认识,无疑是人类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但是目前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有陷于空泛化、教条化的迹象,已经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诸多新发现不相适应,也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基本认识原则。

那么,人与生物的本质差别是什么呢?就从分析马克思提出的“自觉自由的活动”、“劳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三个方面入手,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吧。

首先,“自觉自由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意识性”,其重要标志是语言文字。

树叶随着季节的变更,颜色由鹅黄→绿→黄/红;含羞草,会因外物触碰而收拢……可见,一般意义上的意识,是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重要标志,而不能成为区分人与生物的依据。

那么作为人类“意识性”重要标志的语言呢?其实许多动物种类内部也是有语言交流的,只不过这些语言没有完全被人类所理解罢了:我们常说鸟语花香,鸟类的谈情说爱,通风报信,都是靠鸣叫来完成的;猫,悠闲高兴时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而我们一般熟悉的“喵”声,兴奋渴求时短暂而柔和,恐惧哀怨时绵延而凄厉。此外,动物还会使用分泌或感觉特殊的化学物质,以及发射或接受特定的物理信号,来传达或获取信息。诸如:蝙蝠会用超声波感知障碍物和猎物,小狗会用它的尿液和粪便来标记领地和记住往来路径,鸽子通过对磁场的灵敏感应来判断方向和确认位置,某一类蝴蝶会从弥散在空气中的千万种不同的花香中分辨出自己喜欢的那一种花香等等。

但是,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生物语言,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种群内部,而且没有抽象出独立于自然的形式。而人类的语言,通过进一步抽象成独立于自然的文字,承载着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信息的识别、提取、加工、交流和传播,以其形式的抽象性、(不同种群间的)可交流性以及发展演化性等为重要特点,可能算得上人与生物在“意识性”方面的一个关键区别。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劳动”或“劳动实践性”。

按照马克思思想的观点,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它既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的基础,又是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标志。马克思主义还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一般,劳动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工具。

因此,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本能性实践活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劳动。例如:许多动物会从自然界选取合适的材料,选择适当的位置,修建出供它们避风挡雨、繁衍生息的巢穴,而且有些动物种类巢穴的精致程度不逊色人类的豪宅。此外,许多种动物会打猎捕食,还会教育下一代学会劳动及捕食及娱乐。比如海豚就有一套让人叹为观止的捕猎技巧和方法。

那么,以通常所认为的制造工具这一具有标志意义的判据来看呢?似乎是人所独有,但在我最喜爱的CCTV-3“动物世界”这一栏目中,曾多次看到诸如:大猩猩也会制造简单工具,如打磨石块等(参见“视频科学家拍到黑猩猩会制造工具捕食白蚁);会“制造”工具的乌鸦(视频)生活在佛蒙特州森林里的盘腹蚁,会把植物碎片或小泥团当作海绵吸收尸体里的汁液,然后再进行搬运等等之类的报道。

看来某些动物具备了制造简单工具的能力,但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的制造工具的物质材料,不仅仅是对自然物质物理性状的加工,而且演化发展到提取其中的金属、能源等特殊物质成分,用来制造比较复杂的、并不断变化改进的工具,可能是人类与生物在劳动上的重要区别。其中,对“火与水”这两大自然力量之潜能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

第三,什么又能体现“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呢?

小刺猬认为,社会,实质就是同一生物种类内部,为了生存与发展而形成的协调不同个体之间利益分配的组织。蜜蜂、蚂蚁、鸟、海豚、狼、猿猴等等,从低等的节肢动物到高等的哺乳动物,许多种类的生物是社会化的。它们都有与同类的其他种群相区分的、在一定范围内的领袖与疆域,而且等级森严、分工明确、协作生存。例如蜜蜂和蚂蚁这些低等动物所建立的“王国”,其社会化及严密的组织分工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人类自叹弗如。

前一段时间,在CCTV-3“动物世界”播出的“家族的荣耀”系列专集中,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狮子是一种小规模群居社会型动物,通常一个狮子群落由一只雄狮、2~3只雌狮以及他们的幼狮组成。因争夺“领地”,一个群落的雄狮战死,两只丧失了“丈夫”的母狮,一只无奈地跟随了胜利者,另一只被迫流落他乡,到了另外一个群落寻求加入,经过了好几天的“考验”而被收留下来。

反观人类社会的历史,各个不同的群体分分合合,群体中个体数量从少到多,群体规模从小到大,伴随着种群、民族、种族的融合,社会分工、社会阶层等诸多社会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演化,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总体发展趋势。这在表象上,很难以与生物界严格地加以区分。因此,要从社会性方面,将人与动物截然分开,可能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需要从更高层次上来提取合适的判别依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691-221197.html

上一篇:浪淘沙·早春 步韵钟炳先生
下一篇:词两首 步韵绥君、凤兄(修订版)
收藏 IP: .*| 热度|

28 周可真 蒋新正 杨学祥 张志东 李小文 刘全慧 廖永岩 胡良军 郑融 阎建民 马昌凤 刘进平 陈绥阳 王德华 周永胜 钟炳 杨秀海 陈国文 李宁 马丽丹 吉宗祥 迟菲 魏东平 iwesun 侯振宇 Yakamoz liux831 airenao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