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eacat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博文

请珍惜我们的宝贵生命

已有 4274 次阅读 2008-4-17 08:49 |个人分类:一家之言

看了有关复旦博士生李开学的报道,很悲痛。下面是《联合早报》的一篇文章,希望大家都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

“过劳死”折射出国人的心身问题

吴韦材(2008-04-16)联合早报http://www.zaobao.com.sg/yl/yl080416_509.shtml

        近10年,“过劳死”在本地已不是陌生名词,看来好端端的人,可以下班回来稍一松懈就在小睡中因心脏衰竭离去,或是一夜休息后晨起跑步,一开动身体就不支倒地。

  据医学资料显示,“过劳死”(Karoshi)一词,源自日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巅峰期,它不是临床病学名称。这名称在2002年才纳入牛津英语词典的电子版,现已被医学界普遍承认。

  简单说,过劳死就是“人体超过劳动限度而致死”。当人体在一种持续状态下体内不断累积疲劳,这延期疲劳(Prolonged Fatigue)渐渐造成对身体不利的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最终就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的发生,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状态。

  促成“过劳死”的5个并发症状,依次为:冠状动脉失常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及脑出血。除此外,因为长期过劳而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而值得关注是,除了体力透支,以抑郁、焦虑等症状为核心的心理疲劳,更是促成过劳的最大帮凶。

繁荣社会的疾病

  

  “过劳死”属于社会医学范畴,一些医学专家认为,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因劳动强度过大及压力强度过大就容易“过劳死”。更有资料显示,以脑力工作的知识分子,有70%的可能发病率。

  而笔者每次回国,一次次都更深刻体会到“新加坡人真是工作狂热的一族”。那种热衷情状是一种完全绷紧,就算已经下班仍处于思维封锁于工作的状态,手机上与工作有关的联系不断,草草解决的饮食毫无规律,运动少,就算有,多数也是匆匆忙忙在健身房内进行。这些人多数也就是脑力工作者,他们对自己要求特高,对自己要达到的成绩境界也高,整天关切的就是他们定义里的奋斗理想,细问之下,多有胃痛,也多是睡眠质量欠佳者,虽然他们很多虽还没去到生死攸关的悬崖边上,但也已经进入延期疲劳与慢性疲劳的症状中。

奋斗的意义与生命的意义

  

  诚然,对奋斗意义,人人不同。但我发现,很多工作狂的物质生活其实已属舒适的富裕水平,但一种怕输及绝不能输思维总是深深烙印在这些人的人生价值里。谁都想做最成功最出色的那个人,跟这些人说“手指有短长”或“量力而为”,他们是听不进去的。

  但大自然是不可能绝对公平的。生理上人人先天不一,除此,人也会因种种背景原因在竞争力上确实无法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理想。人们自己必须先了解到自己的现实。

  量力而为,在不过度奢望的健康心态下其实一样能够展开自己的人生努力与奋斗,重要是,先要设法了解生命的意义及其可贵处。每个人的生命其实就是每个人各自不同的体验与感悟,在生命的活力里只要我们能发挥到自己所能及者,那就已经尽了自己奋斗的能力。

  百花齐放是片美丽景观,但不可能人人都抢当牡丹,只要每个个体都能去到自己开花的那个点上,那各自就已对生命有所交代。

  不顾能力以强硬手段去压迫自己的极限,那只会造成身心上的伤害。

在知足中寻找自己的意义

  

  不得不承认新加坡是个在物质生活上处处布满吸引人们各种感官满足的社会,也不得不承认,很多人在这样的发达都市里很容易养成一种比较心理。这种比较标准,更会慢慢形成一种地位价值,而人们就用这种价值去衡量他人和衡量自己。

不懂得知足,是许多焦躁、失衡、压抑的真正根源。华人说“安居乐业”,这话分析起来,有个居住环境和维持生活收入,其实就能是个足以维持安乐的条件,再加上新加坡各种社会福利做得其实还很到位,要维持基本保障,其实也可以提早计划,逐步进行。

  但这种简单安乐,在这高度物化社会似乎又给人嫌过于简单。

  回来常听到身边朋友都喊钱不够用,而事实上我发现问题其实是他们要更多和更高的物质满足,甚至连还没有慢性病的人会告诉我,现在拼命多挣钱就是要医治以后一定会发生的慢性病。可慢性病其实还没来,但为何不从提早调整自己心态并且积极改善自己健康状况着手呢?废寝忘餐原来是为了还没发生的恐慌去先折磨自己,或许这样的焦虑、失衡、压抑,再加上超负荷的过劳,慢性病就真的提早来了。

  过劳死是因为过劳而起的,保护心身不妄取无谓的代价,至少就是预防的第一步。

·作者是旅居北京的本地写作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685-21952.html

上一篇:新闻媒体上的署名文章问题
下一篇:为中国祈福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