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遇春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遇春

博文

底层的活法

已有 3044 次阅读 2008-4-16 22:5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底层的活法

——评晓苏的小说《麦芽糖》

李遇春

一个人活着,其意义取决于他的活法,是活法赋予了活着的意义。活着是生存状态,活法是生存方式,是活法决定了活着的价值。一个人活在世上,必然会寻求某种幸福的生活形态,而幸福与否,则直接与他的活法有关。晓苏的小说《麦芽糖》,思索的就是人的活法的命题。小说中不同的活法,带来了状态和性质迥异的活着。

这篇小说依然是写晓苏心目中的文学村庄,那个叫做“油菜坡”的山村,晓苏关心的是在这个变革的年代里,山村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惑。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叙述者“我”名叫“务农”,虽然读过中学,但终究名落孙山,没能走出贫困的乡村,只能在当地娶妻生子,除耕地种田外,靠卖麦芽糖补贴家用,完全过着一种底层的凡俗人生生活。与“我”不同,“我”的三个中学同伴不是上了大学就是读了中专,在社会上混得有模有样,有钱有势,自然活得有头有脸,有滋有味。这让“我”相形见绌,黯然失色。所以父亲一再表示“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只配做做女人干的熬麦芽糖这样的低贱行当,他每天都会理直气壮地喊这个没有出息的儿子来为他抓背,抓痒痒。这是父亲唯一的心理安慰,儿子没有出息,但总算还能尽些孝道。

不仅父亲认为“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而且“我”也自认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在这篇第一人称的小说中,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这句话意味深长,确立了这篇小说的叙述基调。整个文本实际上成了“我”的内心独白,不,因为“我”的独白中其实还隐含了自我辩诘的声音。“我”的叙述是朴实风趣的,但也是反讽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在内心深处,“我”并不认为自己就真的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恰恰相反,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是“有出息的”了。因为,“我”的那三位同学虽然各自飞黄腾达,在“油菜坡”外面的世界里闯出了自己的天地,但他们的父母亲却过着寂寞孤苦的生活,被各自“有出息”的儿子遗忘在身后,在“油菜坡”里寂寞地生和死,享受不到基本的天伦之乐。杨致远,这个“油菜坡”里“最有出息的人”,赴美留学并定居,还娶了洋媳妇,但他却没有恪尽孝道,父亲死,他没有送终,及至要给父亲立碑,他还是没有回来。肖子文也是很有“出息的人”,在省城当大记者,但由于惧内,娶了媳妇忘了“爹”,眼睁睁地看着媳妇把年迈的父亲赶回了乡下。余乾坤虽然只读了中专,也“出息得够可以”,在县城里当老板,但他连过年也不回老家看望一下父母双亲,身患糖尿病的老人只能通过吃“麦芽糖”来诱使自己发病,逼儿子回乡。这些“油菜坡”里“最有出息的人”,他们的“出息”并没有给父母带来幸福,相反带来了痛苦。他们在城市里活得潇洒,却把痛苦留给了自己的父母。这种活法的意义不是很值得怀疑么?毋庸讳言,这种活法在当下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中国,是越来越普遍了。现代性的代价就是日益丧失掉基本的日常人伦情感。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小说中最没有“出息”的人——叙述者“我”,以及“我”的父亲的活法,顿时有了光彩,被赋予了一般人所忽视的意义。实际上,小说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首尾两端关于“我”为父亲抓背的原生态描述,是这篇小说中最为动人的片断,使整篇作品生气洋溢。这种朴素的描述充满了诗意,其间隐含了传统农耕文明社会里理想的生活形态。这就是悠闲自得的抓背,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烫壶老酒,吃粉蒸肉,放鞭,吃团年饭,微醺之际晒晒太阳,时不时还说着粗话。这是古老的农业社会中多么动人的诗意场景,但在中国愈益加快的现代化进程中,这种诗意的场景如今只残留在一些底层乡村的生活世界里了。然而,这种底层的活法,在当下的城市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其意义正日益凸显了出来。这就像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核心意象——麦芽糖,苦中有甜,纯手工制作,作为传统乡村社会的诗意象征,它是不灭的。

所以,《麦芽糖》是带有文化怀旧色彩的小说。叙述者“我”的声音,在一开始是与父亲的声音一致的,都认为“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但随着叙述的演进,“我”的声音与父亲的声音出现了反差。父亲一边享受着传统的底层活法所带来的幸福,一边骂着自己没有出息的儿子,而儿子却分明意识到了自己原来是真正的有出息的人,因为他给亲人带来了幸福,而那些所谓有出息的人只给亲人带来痛苦。父子俩并未取得共识,其实这正好反映了当下人们对于传统底层活法的双重态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56-21920.html

上一篇:底层叙述的圈套
下一篇:绝望的抒情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