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莫斯科新圣母公墓(转发)(一)

已有 5768 次阅读 2009-3-5 10:05 |个人分类:摄影图片集锦(09A)|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莫斯科新圣母公墓

莫斯科新圣母公墓(转发)()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35日发布

 

这里转发的好友许令仪转来的幻灯片: 莫斯科新圣母公墓掠影,共()26,()18,资源共享。

有关资料是笔者从网上下载的。

 

************************************

莫斯科新圣母公墓编辑词条

莫斯科新圣母公墓

新圣母公墓在新圣母修道院内。修道院坐落在离克里姆林宫西南4 公里的莫斯科河左岸,是一处景色幽美的城堡式古老建筑,修建于1524 年。修道院棕红色的围墙里古木参天,绿荫中露出斯摩棱斯教堂的5 座金色圆顶。这是一座具有俄罗斯独特风格的园林建筑。修道院中的公墓最初葬的是教会的上层人物和一些贵族,彼得大帝的姐姐苏菲亚公主就在这里出家并葬在这里。自1923 年起,许多著名人士的遗骨和墓碑被陆续迁到这里。墓地重新设计扩大,成为今天莫斯科著名的名人公墓,里面埋葬着全俄、全苏各个方面的人物,造型不一的墓地雕塑和纪念碑,凝聚着作者和人民群众对已故伟人的崇高敬意。

目录

 

 

 

独特的墓碑

在寂静的墓地里,几百座墓碑参差排列着。每一座墓碑都是一件精美的雕塑艺术品,整个墓地就如同一个露天雕塑展览。墓碑不仅仅为了寄托哀思,而是成为一种体现人物性格及特点的艺术创作。公墓的墓碑雕塑风格各异,绝无雷同。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著名女英雄卓娅的墓碑全身铜像,表现了她受尽酷刑、在敌人绞架前即将英勇就义的形象。她双手被紧缚在背后,衣衫破碎,挺着裸露的胸膛,双腿微曲,头高高地向后昂起,全身处于大幅度弯曲的痛苦的、奋力的挣扎中。这是一尊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碑是一幅半身侧面浮雕像。双目失明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半卧在病榻上,削瘦的脸上透着坚韧不拔的神情。他瘫痪在床后写出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曾给中国读者以巨大影响。著名作曲家穆拉德里的墓碑,是在一块黑色大理石上刻着他正在作曲的形象:他一只手托着下巴,下面是一段已经完成的五线谱。政治家赫鲁晓夫的墓碑则由黑白各3 块大理石互相交叉构成,中间镶有石雕头像。在墓地埋葬的人中,赫鲁晓夫曾担任的职务最高。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雕塑以黑白两种对比色作为墓碑基调,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在一些墓碑旁,还有实物模型作衬托。一位炮兵元帅的墓碑旁立着一座喀秋莎火箭炮模型,一位海军元帅的墓前摆着一只小型铁锚,一位空军试飞员的墓上,银光闪闪的不锈钢塑像底座前,停着一架高速歼击机模型。在墓地中,还埋葬着大文豪契诃夫、果戈理,雕塑家盖拉西莫夫,卓娅的弟弟舒拉及他们的母亲,高尔基的妻子、儿子和女儿,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画家列维坦、赛罗夫等各方面名人。现在,莫斯科文物局已将这里列为文物保护区。

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莫斯科新圣母公墓

莫斯科的新圣母公墓可谓名气大矣,凡在莫斯科待过一段时间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它占地总面积为7.5公顷,埋葬着2.6万多个灵魂,是闻名遐迩的欧洲三大公墓之一。

不过,面积的大小绝不足以概括新圣母公墓的意义,让这里四季访客不断的是一个个长久镌刻在人们记忆中的名字———著名作家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阿·托尔斯泰,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舞蹈家乌兰诺娃,大画家列维坦,科学家图波列夫、瓦维洛夫,政治家米高扬、莫洛托夫、波德戈尔内等等,都在这里长眠。

新圣母公墓位于莫斯科城的西南部,它始建于16世纪,到了19世纪才成为著名的知识分子和富商大亨的最后归宿。上个世纪30年代,苏联大肆毁坏教堂,原来安葬在教堂里的一些文化名人无处安息,便被迁移到了这里。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里、契诃夫等人的墓葬就是在这个时候迁入新圣母公墓的。

俄罗斯的墓葬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饱含着浓浓的文化艺术韵味,墓主的灵魂与墓碑艺术感染力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罗斯墓园文化。当你来到新圣母公墓的大门口,会首先惊讶于与中国墓葬群完全不同的色调:绿色的大门和红色的门柱。这里异常整洁、宁静,仿佛是担心惊扰了永远安息、已进入另一个世界的灵魂。再举目看那些形状各异,质地、色彩不同的墓碑与墓碑边千变万化的雕塑,恍惚间你会觉得,自己不是置身于一座墓园,而是到了高品位的大型雕塑公园。每座墓碑都是一件具有价值的艺术品。它们包围着你,熏染着你,让周围的一切都有了灵光,并不是一味的忧伤,而是让你感到墓碑的主人真正找到了最好的归宿,连你也会在内心深处为他们感到宽慰。

第一次踏进新圣母公墓时,一位50多岁的俄罗斯妇女就特别跟记者说,阿利卢耶娃的墓值得一看。想来,不单是记者,很多俄罗斯人也都记着她。阿利卢耶娃的墓碑用白色大理石雕成,高约2米。墓碑上简单地雕刻着:娜杰日达·谢尔盖耶芙娜·阿利卢耶娃—斯大林(19011932),俄共(布)党员。据说,阿利卢耶娃的墓历经坎坷,曾被推倒过,又再次竖起。阿利卢耶娃的半侧身像立在墓碑的顶部,用白色大理石雕成,她神态忧郁,符合她与斯大林生活在一起的不幸福。可能是触摸雕像的人太多吧,为了保护它,只得给她的雕像加了个透明的玻璃罩。尽管如此,游人还是竞相把献给她的鲜花插在玻璃罩的缝隙里。

赫鲁晓夫的墓

中国人都知道的赫鲁晓夫的墓不能不看。记者每次都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来到他的墓前。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据说,赫鲁晓夫生前曾经辱骂过这位雕塑家,但是,他在临终前却嘱咐家人一定要请这位雕塑家为他建造墓碑。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座构思奇特、寓意无穷的雕塑精品。

苏联著名诗人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的墓被高大的松树、椴树环抱,微风吹过,叶子发出一片沙沙声,仿佛仍在吟唱诗人那充满激情的篇章。诗人的墓碑设计非常独特:黑色大理石底座上镶嵌着深红色的大理石,深红色的大理石中间又用黑色大理石雕成了一尊诗人头像。这红与黑的纠缠,仿佛象征着诗人在火一般的激情中,37岁就撒手人寰的宿命。

http://wiki.eluosi.cn/index.php?doc-view-41.html

 

新圣母公墓

  去过莫斯科的人们大都愿意去参观新圣母公墓。公墓坐落于_莫斯科西南部莫斯科河的左岸上,因靠近新圣母修道院得名。这是一座古老的公墓,在这里长眠着许多俄国和前苏联的著名社会活动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以及前苏军的高级将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人们来这里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和敬仰,而且也是对俄国历史和文化的回顾。

  进公墓不远,可见到几位熟悉的作家的墓地。果戈理的墓碑显得很高,园柱形的花岗岩石台上端立着果戈理的半身青铜雕像。齐耳的长发,飘逸的斗蓬,仿佛在那里构思着新的作品。法捷耶夫的墓碑颇具特色,在他高高的石雕头象下面簇拥着《青年近卫军》小说中五位英雄昂首挺胸、视死如归的浮雕形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碑由三段阶梯式的墨绿色大理石构成,最上一段是浮雕的肖像。似乎仰坐床头,左拳紧握,两眼炯炯有神,凝视前方。中间一段大理石上刻着他的金字草书全名,下面一段要宽些,在石阶处安放着同样质地的布琼尼帽和一枝钢枪。那帽子太熟悉了,是筑路时的保尔戴过的,它好像与英雄保尔的英灵永存。我们从小就读过《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女主人公的正直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经激励过几代人。而今卓娅就在眼前,青铜色的立体雕像勾勒出她少女优美的曲线,她高仰着头,裸露着胸膛,面对敌人她不屈不挠,表现出女英雄赴汤蹈火、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卓娅的墓地使人久久不忍离去。

  顺着崎岖的小径,我们被一座巨大的汉白玉石雕吸引住了。那是俄国著名歌唱家夏里亚宾,雕像与真人一般大小,他悠闲地仰坐在一躺椅上,那优雅的姿态,慈祥的笑容,似乎仍然在为俄罗斯歌唱。另一位女歌唱家舒利仁柯的雕像矗立在隔一道红墙不远的地方,她仿佛置身于舞台中央,亭亭玉立,生动的脸庞,活现出歌唱家的声容笑貌。令人注目的是她那飘动在肩头的兰纱巾,据说她以一曲《兰头巾》成名。人们为怀念自己心中的艺术家,不时更换她肩头的纱巾。

  有一位飞行员的墓碑雕像颇具特色。一只苍劲的雄鹰立于长方形的碑身之上,一只翅膀折断了,覆盖着半边墓碑,而另一只却直指苍穹。它揭示着这位英雄身躯虽已‘消失,而他翱翔太空的理想却永世长存。另一座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的墓碑,它是由黑白相等的大理石堆砌而成,赫鲁晓夫的头像嵌刻在上方的空隙处。是否概括了他执政时期功过各半?他蹙着眉,嚅着嘴,好像还要争辩什么。年仅31岁自杀的斯大林妻子阿里卢耶娃孤独地矗立在一角,雪白的大理石头像被罩在玻璃罩内,显得格外纯洁、妩媚。 新圣母公墓的墓碑成百上千,个个塑像逼真、传神,碑文短小精悍,富有哲理和寓意。每日参观者络绎不绝,它使人领略了俄罗斯的墓地文化,欣赏了其精湛的雕塑艺术,这一点是别的公墓无可比拟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8374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218488.html

上一篇:奥巴马公开“托市”意味着什么?
下一篇:莫斯科新圣母公墓(转发)(二)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