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再谈重视网络学术研究

已有 3772 次阅读 2009-2-24 08:38 |个人分类:国内纪行见闻(09A)|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网络学术研究, 传统纸媒学术研究

再谈重视网络学术研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224日发布

 

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目前对学术研究基本上局限于纸媒学术刊物的范围内,网络学术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翻翻我们一些学者编著的学术史,里面并不涉及网络学术的评估,看看我们一些学者的论著,里面很少引用网络学术文章或资料,查查现行官方颁布的学术评价细则,里面也没有承诺网络学术为学术成果的一部分。

 

我们对学术的研究往往落后于学术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进行开创性学术研究,不得不对网络学术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样说是有大量事实根据的。新世纪以来的网络学术资源已经今非昔比。笔者希望有关主管部门重视网络学术研究,推动网络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第一,网络资源丰富和便捷使用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纸媒文献出版物、论著已经被加速地扫描或录入于网络学术媒体中,这些网络学术资源具有便于快速查阅或下载的优势,就其研究实效来说,远高于许多纸媒学术资源,为学术研究者提供了优质服务,成为一些运用网络资源的学者的重要学术研究来源。目前传统纸媒的学术垄断优势已经开始被打破。以美国历史研究为例,80年代北师大历史系拥有国内独家收藏的1843-1868年间的553卷美国国会档案资料,这样的档案资料当时在美国高校的图书馆里估计也没有超过10,但是现在美国的国会档案资料已经放到网上,研究者可以快速地通过网络来查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再举个例子,现在从事美国史研究的博士生们已经不再为难以在国内找到许多所需美国问题研究资料而烦恼,大量的文献档案和论著可以通过网络来找到,我参与审读过2008年申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万心蕙奖学金的全部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论文,在这些论文中引用的网络学术资源已占相当比例,某些资料在纸媒刊物中难以找到的,从网络学术资源中却容易看到并下载,这就缩短了在资料使用上中国学者和美国学者之间的差距。还有一个例子,200611月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了我编著的《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大型历史画册,这几乎完全是我依据网络学术资源编撰出版的,如果仅仅依靠纸媒出版物,不仅成本昂贵而且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得以出版。

 

可以这样说,在学术资源的掌握上,学术工作者如果仅仅掌握传统纸媒学术资源是比不上同时掌握和运用网络学术资源的学术工作者的。

 

第二,网络学术评论的开放性有利于学术水平的提升

    网络学术评论的开放性功能远大于传统纸媒书刊。这不仅反映在网络学术评论的内容大大地超过了纸媒学术书刊的评论,而且在评论的速度上也是传统纸媒学术书刊无法比拟的。参加网络评论的并不限于专业精英人士,各行各业学者、“草根”“票友”都是参与评论的平等一员,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在学术评论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人人都有发言权,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了学术评论的队伍。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网络学术评论的广泛开放性还表现在网络集中了大量来自不同视角的见解,其中往往不乏真知灼见,这有利于多角度、多层次的评论,有利于学术问题愈辩愈明,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有的纸媒的学术成果正是在大量吸收网络学术评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

 

第三,网络学术论著丰富了整个学术研究的成果

 有的学者把自己的学术研究心得和成果首先发表在网络上,这种网络学术成果有的是成书的,有的则是以学术文章发布的,尽管他们没有在传统纸媒上发表或出版,但在鉴定学术成果时,我们应取一视同仁的态度,不因发表在网络上而贬低其应有的学术评估。正如同今天我们在认定和整理老一代学者的学术成果时,对于他们当年没有出版的讲义、手稿应和公开出版物一视同仁的,不因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公开出版而否定其一定的学术价值。

 

 事实上,今天的网络学术中确有一批迄今在传统纸媒出版物所未见的学术文章。把这些学术文章排除在学术成果之外是不合适的。

 

 这里特别需要提到的是,一些网络学术文章尽管还不完全符合正规化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但是其中包含着发展为学术论文的,以至具有开创性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或者新架构的内容,而这些正是学术创新所需要的。我们不能为规范而规范,而是有保障有利于学术创新的学术规范。

 

第四,网络资源的学术成果为传统纸媒出版物提供了充足的稿源

 这个问题已经为太多事实所证实。以笔者自身的体验,新世纪以来,我的一些传统纸媒出版论著就是先在网络上发表而后在公开纸媒出版物上的(如《美国纪行----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社会》(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一些公开刊物发表我的一些文章是首先看到我在网络上发表后再放到公开刊物上发表的,只是往往没有说明首发在网络上。有的刊物发表我在网上的文章事前并没有通知我。我们不能说只有发表在纸媒上的文章才算数,发表在网络上的就不算文章。当然对于那些文章属于学术文章,是需要有严格界定的,我们不能以是否发表在公开刊物上作为界定是否学术文章的区别。

这里还可以举出一个例子涉及网络教学和网络学术的关联。超星数字技术图书馆几年来组织高校和科学研究单位的学者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心得通过课堂讲授视频录像的方式全程录下来,经过技术处理制成视频录像精品课程,然后发到图书馆供广大读者资源共享,这是一种更加自由阅读和学习的远程教学课程,这样的课程具有不同程度的学术含量,往往比平时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提炼,这样的课程内容同样是网络学术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本人也在超星数字图书馆讲授过《美国现代化进程》专题十讲和《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专题20讲,等于作了一次专题课程的再教学,其中许多题目本身就有自己的公开发表的纸媒和网媒文章为依托。

   目前已有网络学术刊物的涌现,这种网络学术刊物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更多,不仅有社会时事评论内容也有学术问题讨论文章,其中不乏学术性的有意见解和成果。也还有一些公开纸媒出版的著作,这些著作则是先后发表在网络上文章的集结和精选,翻开目录,其中文章全部来源于网络。

 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现象,今天一些公开刊物中的许多文章也是来源往往来自网络文章,这使得纸媒的作者队伍得以扩大,从而稿源也更加广泛了。说网络学术为传统纸媒出版物提供充足的稿源,这一点恐怕是没有异议的。既然网络学术资源里提供了充足的稿源群为什么发表在纸媒刊物上才算学术文章,发表在网络上却不算呢?

 

第五,网络学术资源共享扩大了学术研究的队伍

随着网络资源共享的发展,我们的学术研究队伍扩大了,形成了专业精英队伍和非专业的群众队伍相辅相成的发展壮大局面,这有利于专业队伍和非专业“草根”队伍的优势互补,同舟共进。现在的情况是一批有运用网络进行学术研究的爱好者,他们有运用网络收集学术资源的能力,有一定的专业研究基础,有和专业学者一样的条件来掌握网络学术研究资源,又有足够多的研究时间和浓厚的研究兴趣,还没有“量化”和“立项”的巨大压力,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中有些人完全可能脱颖而出,做出不亚于专业学术工作者的学术成就来。专业学术工作者能够做到的,他们也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在网络时代前, 有那些通过传统纸媒和自己的社会、生产、实验的实践自学成才的学术研究者,今天同样可以有通过网络学术资源和传统纸媒资源进行研究获得成就的网络自学成才者。那种重学历、中资历,轻实践,轻自学、轻网络成才的人才观需要改变。

 

第六,网络学术资源的搜索功能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目录编撰的发展

学术研究的发展与繁荣需要有健全的学术目录编撰工作的完善,而网络学术资源的搜索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术目录编撰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与繁荣。目前传统纸媒的目录编撰学不能适应学术研究发展的需求。笔者作为美国的《美国历史杂志》(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International Contributing Editors 的三位特邀编辑之一,1992年起每年和杨生茂教授、刘绪贻教授一起,负责向该杂志推荐中国学者的论著和博士学位论文,该杂志作为季刊每期以大量篇幅刊登了包括美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的美国历史论著和博士学位论文目录(Recent Scholarship,这份美国权威杂志同时将这一目录放在网上,便于美国史研究者了解全世界相关国家的美国史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但是这份目录受到推荐论著目录数量的限制,远不能代表我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全部,尽管近年来该目录已经将一些网络成果在内,不过反映网络学术成果的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我国学术界的网络学术目录索引和界定亟待开展,网络媒体具备这样的优势,如果有计划地加以开发将大大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

 

网络学术研究是个新生事物,需要细心护呵。网络学术发展中还有一些政策性问题,例如对待网络学术成果是认同还是歧视?对待网络学术资源是共享还是垄断?对待网络知识产权是保护还是侵犯?对待学术网络的管理是重学术还是重行政?[见拙文: 《网络时代和美国研究的普及与提高》,提交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2008年武汉)论文]

 

网络学术的界定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学术性很强的问题,学术性文章和学术论文有着严格的具备,但是又都是和学术相关的话题。笔者祈望有关部门或研究单位组织网络学术研究的专题研讨会,以期推动网络学术的发展与繁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216804.html

上一篇:在对待弄虚作假问题上应该一视同仁
下一篇:为一些文化老人保持沉默说句公道话
收藏 IP: .*| 热度|

2 张星元 曹聪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