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cl2822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文

水资源的循环性、有限性和区域性

已有 8570 次阅读 2009-2-16 16:01 |个人分类:学习交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水资源, 循环性, 有限性, 区域性

 

 

水资源的循环性、有限性和区域性

1水资源的循环性

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降水。陆地上的降水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补给土壤水和地下水,形成壤中流或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水径流汇入河流,注入海洋或内陆湖泊,完成水资源的循环。在水资源循环过程中,淡水资源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和其它陆生生物赖以生存的就是这一部分淡水。正是由于降水的作用,地球上的淡水可以永不停息地进行循环,并不断得到更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具有可持续利用而不会枯竭的自然特性。

2水资源的有限性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主要是由于它有7l%的面积为蓝色的海洋所覆盖,所以也可以把地球比喻为“蓝色星球”。据估算,地球上水的总储量有14.6×1017m3,但在地球水体总量中,有97.5%都是咸水,含盐量低于1g/L的淡水仅有35×1015m3,仅占全球水体总储量的2.5%,这仅仅2.5%的全球淡水储量中,又有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川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者是地下深处蓄水层中的地下水,不易开采供人类使用。事实上易于开采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还不足全球淡水资源的1%,确切地说,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中只有0.007%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这就是江河、湖泊以及可以开采取用的地下水的水源。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资料,世界每年再生性水资源总量约为42×1012m3。但专家们认为,其中稳定径流量只有14××1012m3,但有5××1012m3流经沙漠而无法利用,实际可利用的河川径流量为9××1012m3,占全球再生性水资源总量的22%。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有限”的。当然从哲学的观点来看,“有限”用在自然资源上未必妥当,因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对资源的探索可以说是无限的。比如,地球上71%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人类生活的大陆面积不到30%,浩瀚的海洋所蕴藏的各种资源的数量,无疑会使人类迄今为止陆地上所发现的任何矿藏相形见绌。事实上海洋是各种资源的巨大宝库,它同样可以为我们提供食物、矿物、能源等丰富的资源。据有关资料,海洋提供的海洋生物、石油、钛、镁、锡等各种矿物资源的经济价值已高达几千亿美元。现在人类又开始对月球等星体进行探索,未来人类利用资源的界限是否会扩大和延伸,现在尚难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会改变自己的主观世界,就目前的人类认识和科学水平而言,“有限”应当是相对的,对它的利用将是无限的。

3水资源的区域性

如前所述,地球上的水资源虽然具有循环和可更新的特性,就其总量而言似乎可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但淡水丰富一词往往掩盖了它在地区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并且常常和人口的地区分布不相协调。如果考虑到降雨的时空分布和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淡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也带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人类易于开采使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为9×1012m3,其中还必须要有充足的水量留在江河中以保持健康的生态系统。同样,由于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的降水稀少,有的人口密度很大,有的两者兼有,这样就使得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能满足需求,或只能有限地满足人类的需要。总之,如果供水量是有限的,而用水量是不断增加的,那么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实质就是可供人类利用的有限的水资源是否能满足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如果一个国家人口众多,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又十分短缺,那么水荒必然威胁这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的稳定。根据国际上在干旱地区中度发达国家所总结的经验,以每人每年1000m3可重复使用的淡水资源为标准,低于这个标准的国家,就可能会经受足以阻碍社会发展和有害人们健康的长期水荒。按照这个标准,目前至少有20个国家已经遭受水荒。但是水资源短缺又往往带有区域性的特征,因此,虽然有些国家从人均占有水资源来看,高于这个标准,但由于地区性的差异,往往掩盖了一些地区的水荒。当然一个国家的地区性差异可以通过更大区域性的平衡,比如跨流域的调水来实现区域性的平衡,另外,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会提高。保护地球,保护水资源,保持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应当作为全世界各国人民在经济生活中共同遵守的指导原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59-215377.html

上一篇:IAHR-APD 2010 Congress ——国际会议征文
下一篇:想不到是黄宏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