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淼

博文

关于诗歌的对话(附几篇非高斯性)

已有 7219 次阅读 2008-4-11 15:56 |个人分类:文学|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distorted_sun040110.jpg

太阳的音乐,太阳的马-海子

可能喜欢物理不喜欢诗歌的同学会觉得我最近谈诗谈得太多。所以,我后面会谈一下物理。最近宇宙学领域研究非高斯性的文章越来越多,我附一些文章在后面,并作简短的评价。

下面将前些时候一位同学兼我的博客读者关于诗歌的对话贴出来,删去和诗歌无关的部分。我没有征求那位同学意见,在这里先行道歉。

maloneclack:谈到新诗,我向您私下里“鸣放”一下:新诗的语言自由度大,更加个性化,有点类似英语诗歌,但诵读起来似乎不如旧诗上口。

李淼:喜欢旧诗很正常,停留在修辞层面的人都这样。喜欢新诗需要经验和感觉,需要有乐感,所以只有少数人能办到,嘿嘿。

maloneclack:我觉得旧诗受固定格律(韵律)的限制所能表达的感情、意象很有限,所以新诗在这方面是 个很大的突破。但旧诗,尤其是写得好的旧诗,也包含了能够引起诗人和读者共鸣的真挚感情,似乎不能以“停留在修辞层面”一概而论。我猜想:新诗的语言可能 也是现代汉语不断发展的一部分,可能也是借鉴了某些外来语的结构,当然自身表达的需要是最主要的“内因”。比如“一滴泪水里的长调”和W.Blake的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就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不要介意)。所以我觉得新式语言的节奏与英语诗歌的节奏似乎有可比之处。非常同意您说的“喜欢新诗需要经验和感觉”,我觉得您指的 经验不仅仅是阅读的经验,还有思想和生活的经验。乐感可以培养,但是没有经验,恐怕不要说新诗,其他很多文学都要无缘了。您同意否?希望您不要厌烦。

李淼:同意你对新诗的看法。

我对旧诗的格律没有太大的意见,就格律来说,我喜欢词,变化大些。而没有太多限制的诗经和汉诗,其实更容易表达诗人想要表达的。到了唐代,由于那时 候诗人的大气,格律也没有太多地限制他们。可是越到后来,格律诗越味同嚼蜡,主要是受到了题材和诗人眼界的限制,题材不出乎春花秋月、文人牢骚、闺阁的哀 怨,或者重复别人写过无数次的东西(例如过去的故事,节日和节气的变化,等等)。所以,他们只能停留在修辞上。不敢说,没有哲学和生活的感悟,自然只能写 出那些陈腐的东西。西方不一样,西方即使在所谓的中世纪,也有神性在背后。至于到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使得他们的眼界远远超过中国的诗人。海子早就看 到中国诗人的毛病,下面是他的一段话:

从荷尔德林我懂得,必须克服诗歌的世纪病——对于表象和修辞的热爱。必须克服诗歌中对于修辞的追求、对于视觉和官能感觉的刺激,对于细节的琐碎的描绘——这样一些疾病的爱好。
  
从荷尔德林我懂得,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
  
诗歌不是视觉。甚至不是语言。她是精神的安静而神秘的中心。她不在修辞中做窝。她只是一个安静的本质,不需要那些俗人来扰乱她。她是单纯的,有自己的领土和王座。她是安静的。有她自己的呼吸。

maloneclack:李老师,感谢您给我在诗歌方面的“个别辅导”,这样后生小子就可以先忝列于您的“诗歌 门墙”了,嘿嘿。写旧诗词的人总体上可能都经历了一个这样的变化:由诗人到文人最后到匠人(忘了是哪位评论的)。大胆猜想一下——可能是中国文化长久以来 特有的实用主义倾向,加上农业社会的一成不变,造成了您提到的“陈腐”、“眼界”问题。近代在内外压力之下又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而剧烈的变革,使人没有 沉思的时间。口号、残酷的现实就成了新诗的基调。而白话诗的“老祖宗”胡适也只能从他感兴趣的工具——白话文来着手改造诗歌。结果新瓶装旧酒,表现的还是 那些幽怨、离愁、愤闷的个人情绪。这些东西在旧诗词里应有尽有,所以让人感觉还不如真正的“陈年好酒”。直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有了一个窗口期——现 实、学习和思考所孕育的珍贵的窗口期,出现了一批真正的新诗人。这一连串的假设太大了,就算是在您的“指导”下,做的一个狂想式的“开题报告”吧。

李淼:我觉得你的开题报告做得很好。其实不必客气,我也是诗歌的外行。

—————————————————————–

好了,谈谈非高斯性。

Teruaki Suyama和Fuminobu Takahashi的文章
Non-Gaussianity from Symmetry

声称,在暴涨子之外,如果存在有对称性的轻标量场,非高斯性一般会被生成。例如,一个简单的有反演不变性的标量场,所有物理量都是这个场的偶函数。这样,场的涨落和场的期待值相比差不多大小。

这里我有一个疑问,似乎密度涨落有一个线性项,就是说delta rho_sigma不为零,这种项一般叫做tadpole,应该被吸收进背景中去,虽然其来源是量子涨落。

Maria Beltrán则在

Isocurvature, non-gaussianity and the curvaton model

研究了所谓curvaton和暗物质之间的关系。Curvaton很类似上一篇中研究的轻表两场,该场不驱动暴涨,但引起观测到的密度涨落。在暴涨 结束后,curvaton进入一个coherent振动期,并将衰变成辐射和/或暗能量。WMAP 5年的结果证明,curvaton所引起的非绝热扰动不能太大。另一方面,在暴涨结束后,如果curvaton的能量密度相较辐射密度为小,那么密度涨落 的非高斯性可以很大,这种非高斯性就是我们在非高斯性-下一个热点?中讨论过的区域非高斯性。如果暗物质不是来自于curvaton衰变,那么大的非高斯性会伴随大的非绝热涨落,这和WMAP的观测结果矛盾。

Jean-Luc Lehners和Paul J. Steinhardt在他们的新文章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non-gaussianity in ekpyrotic and cyclic models

中直观地解释了为什么在cyclic universe模型中,通常会产生大的局域非高斯性。这类模型原始的来源是膜与膜之间的碰撞,通过碰撞产生物质。与暴涨论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慢滚时期, 有两个标量场,这些场在收缩和膨胀期快滚,所以会自然产生大的非高斯性:场的相互作用不能忽略。由于有两个场,密度涨落一开始不是绝热的,是所谓熵涨落, 后来才转换成绝热涨落。这类模型预言的非高斯性和两点函数(即功率谱)的指数有一定关联,从而未来的观测可以排除或确认这类模型。

sun.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47-21346.html

上一篇:诗-远古的妈妈(又四首旧作)
下一篇:暗能量的理论问题以及弦论中的宇宙学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0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