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我所看到的美国博士培养模式【修改后发表】 精选

已有 24167 次阅读 2009-1-8 14:47 |个人分类:出国回国|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有网友留言,要我谈谈美国博士培养模式。感谢这位网友出这个题目。我以下说的只代表我看到的一些情况,不代表所有美国大学或者所有导师的情况。

美国大学的学生是进课题组跟导师的,实行导师负责制。在符合博士生入学的前提下,导师在招生中有很大权力,他选谁就是谁。入学后,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实验室,和导师有一对一的师生关系,同系里关系不大,系里几乎没有开研究生大会。

导师的指导方法完全各异,如“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如有些在美国的中国教授)每天站在实验室中央指挥十几个中国学生说你做做这个,你做做那个,属于“微观管理者”,把学生当作扳手和零件使。可笑的是,这样的人也只是差遣中国留学生而已,他敢管美国学生吗?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中国老板都是这样的。

有的美国教授每天到实验室晃一下,问一下实验好不好,有没有结果。平时指导学生除了在实验室以外,主要是在每周的组会上听取学生简要汇报工作。大多数的美国教授都是这种类型,很多教授还给学生出点子,如果遇到厉害的导师,出的点子一做就做出来,Science, JACS随便发。但是问题是:这样的学生在离开老板后还能发表同样的文章吗?

我的导师的主页为http://www.chem.ucr.edu/groups/Zaera/ 
他是完全另外一种类型,属于“撒手不管型”,每年我在实验室看到他的次数不超过5次,主要是带人来参观的时候才看到。平时每个月初用电子邮件联系工作进展。但是,实验室的人都非常自觉。我们当时的实验室以博士后为主,鼎盛的时候有近十个博士后,一到两个学生。这样,老板就把我们博士生当作博士后来培养,把我们混在博士后的堆里。仪器坏了,他自己自然是有能力修的,因为仪器是他自己当助理教授的时候搭的,但是他就让学生自己去修,有的仪器花了半年才修好。他对学生说:“你现在把仪器拆开、装上,会修了,以后自己做教授也能白手起家了。”这样,学生往往到了进实验室好久(如第三年)才能出第一篇文章。关于实验点子,是老板给出大方向,学生去执行这个课题。他要求学生得自己动笔写文章,然后他反复在打印版上修改,学生再在自己的电脑上打字修改,重写相关内容。有博士生请求他也能象给博士后写文章那样给博士生写文章,但是就算写文章这件事情对老板来说很简单,他也是屡次拒绝替学生操刀。他说:“你现在不会写,以后也不会写了。”

一开始我对这种“撒手不管”的方式还适应不了,感到自己就像在孤军奋战,但是导师说:“我是把你看做是独立的科学家,象同事一样地探讨科学问题。”他说他做博士的时候他的老板也是这样培养他的。我想想国内的硕士生导师对我也曾有这种西方式的管理方法,就渐渐适应了。当然,我要说的是这样的博导并不是不懂装懂、只要名字不要良心的学术掮客。事实上他的学术水平高深莫测,他坐在国际会场上听报告,随便问个问题就能把诺贝尔奖获得者问倒。
他每天在办公室里面写项目申请书、审稿、修改学生和博士后的文章、写综述、看文献,很多时候到晚上七、八点钟才回去。他办公室里面有很多如人一样高的文件柜,里面堆满了文献,用文件夹分为专题排列好,每当讨论到什么文献,他总能在三分钟之内找到文献里怎么说。

也许,有人要问:跟从学术大师做博士生,就是要手把手才学到“正宗”武艺。但是我要说,我们打的就是自成一家的“迷宗拳”。虽然这样起步慢一点,但是在年度的作报告考核中我们组的博士生明显地比其他组的博士生表现优异!表现在有独立的、系统的科研工作,能回答出关于仪器操作、文献背景和学术细节的任何问题,感觉能独当一面,有科研的素养和自信心。我并不是在说我,而是说我听了两位师弟几次考核报告的感受。很简单,文章都是学生自己写的,反复斟酌过了。他做教授已经很多年了,但是至今只毕业了五个博士生,其中三个毕业后直接成为助理教授,其他两个中国人(我和师弟)暂时为博士后。
 

在实验室里,他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就是说我学有余力,他就叫我写综述。一开始写短的、简单的综述,后来写中等长度的,最后写很长的综述。他从来不叫除了我以外的任何组员写综述。他还叫我审稿子,我替他审的稿子是所有组员中最多的。当我听说同年级其它课题组还有一个学生牛气冲天时,一度对自己也有点沮丧。当我看到系里考评有的学生拿别人的数据去说成自己的工作,我也义愤填膺。但是,他对我说不要把自己和别人比较,他说你又不知道别人会有什么下场。后来我读了很多西方人生哲学的书,也发现类似的说法。

总体感到美国的教育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一样的高度,而是因材施教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至于哪种管理方法好,我要说着要看结果,就是看学生离开老师后是否还能愿意选择科研作为自己的职业,是否还有科研激情,是否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后记:本文部分内容已经言简意赅地融入了我后来写的《在美国做博士后》(科技导报2009年第16期,第127页)的第5段。该文共计2200字,涉及导师指导风格的这一段230字。最后,精心修改、扩充后发表于《求学-考研》2010年第4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209204.html

上一篇:开卷有益----Emotional Blackmail
下一篇:寻找“航标”和“上下文”【发表素材】
收藏 IP: 101.86.204.*| 热度|

20 武夷山 徐磊 王桂颖 郭向云 吴雄斌 向峥嵘 陈绥阳 王德华 余孟孟 曹聪 吴渝 陈国文 李宁 万亮 王福涛 迟菲 牟佳佳 蓝劲松 侯振宇 hetianw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