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Z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ongZheng

博文

坟墓和鲜花──青水洋《清明节话墓志铭 》读后

已有 7391 次阅读 2008-4-4 10:34 |个人分类:杂感杂忆|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读了青水洋君的《清明节话墓志铭 》,感动之余,不由得想起上大学时,从学校的后门出去,有一个医院,一个火葬场,还有一座墓园。

那墓园并不阴森可怖,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静谧和美丽。青草地上,矗立着数百块青石墓碑,可惜我不记得有什么墓志铭 了,只记得大多数有照片、姓名和生前事迹简介。墓冢被几棵大树环绕着,几条窄小的幽径穿过草地。偶尔可见到一两个行人,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往哪里去。是来祭奠已故亲友?还是像我一样,只不过是无意间来到这里?

身在墓园,想到的自然是生和死。

生命是什么?是茫茫雾海里待沉的一叶轻舟?是漫漫长夜中将尽的一段残梦?是争艳一时瞬息即逝的几朵春花?是循环轮回的一个环节?还是获得永生之前的一段序曲?

生命从何而来?倘若生命是神所创造,那么,造物主,你在哪里?倘若生命是无意识的物质运动所产生的自然现象,那么,生命的目的是什么?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里的老渔夫,独自在深海捕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之后,老人战胜了鲨鱼,回到了海港,回头一望,那条马林鱼只剩下头尾和一条脊骨,在街灯下闪着白光。也许,这是人生的写照?那么,生命的价值究竟在于结果,还是过程?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把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著名公式刻在墓碑上的。忘记在哪里读到的了,一位只有8岁生命的小女孩的墓志铭 是:“我来过,我很乖。”是啊,来过,乖过,调皮过,爱过别人,也被别人爱过,或者,有幸像老渔夫一样奋斗过,这就是生命的价值。

树上的花终将凋谢,小径上的你我终将从世间消失。在自然界和人类的历史上,个体生命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瞬间。永恒的是那埋在墓碑底下的死亡。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近年来,我确实见过一些美丽的死亡。

是三年前的事了。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L从悉尼打来电话,报告L夫人去世的消息。

L夫人患癌症的事我是知道的,她动过一次手术,据说很成功。不久前她还和我的太太通过电话,说她要活着看到她的女儿考上大学。

但是她没能等到那一天。她离世的时候,她的女儿念十一年级。

我和L是从小认识的。他的父亲和我的父亲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因此两家人有些来往。我L大几岁,虽然相熟,但不在一个学校上学,不常在一起玩。我们都下过乡,回城后,仿佛劫余重逢,友谊便增进一层。

77年恢复高考后,L考上医学院,我上一所理工大学,在两个不同的省份。后来听说他出国了,在澳大利亚悉尼,结婚了,他太太是他的大学同学。

稍后我也出国,也在悉尼。第一次见到L夫人,我惊讶地发现她有几分西洋姑娘的气质和外表。后来才知道,她果然有四分之一的俄罗斯血统。

他们双双在悉尼大学攻读高学位,这在当时留学生家庭中是少见的,更常见的模式是太太打工支持先生拼读。后来,L夫人读完病理学硕士,在一家医院做研究工作。L完成生理学博士,留在老板那里作博士后。

在悉尼时,两家常来常往。我们搬到墨尔本前大约一个星期的周末,我和我太太去他家道别。当时L带孩子出去学琴还没回家,L夫人正在家里做烙饼,一边忙着一边和我们聊天,请我们一人吃了一张热气腾腾的烙饼。她看着我们吃,听着我们的夸奖,笑得很开心。那时她健康,开朗,朝气蓬勃,没想到那竟是最后一面。

搬到墨尔本以后,每每在电话里互约“到我们这儿住几天”,但始终没有实现。也许我们都以为人生的机会还多,谁知死亡来得猝不及防。“前几天打电话还说她挺好的呢。”我太太听到L夫人死讯后,老是重覆地说这句话,每次都哽咽着说不下去。

参加L夫人葬礼的有一百人左右。L夫人生前活泼开朗,热心助人,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L夫妇的十几岁的女儿还用英语作了一个简短的讲话,表达对妈妈的哀思以及对前来送行的朋友们的感谢。人们唱着诗歌给L夫人送行。在入土的那一刻,许多人拥上去把花瓣撒在棺木上。

L夫人的生命是美丽的,所以她的死亡也是美丽的。

想起鲁迅的《过客 》。过路人问一位老翁和一个小女孩,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老翁回答说前面是坟,小女孩回答说前面是野百合和野蔷薇。

我想,只要我们在有生之年活得美丽,我们的前面便是野百合和野蔷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063-20483.html

上一篇:神学·流变学·爱因斯坦
下一篇:“实事求是”解
收藏 IP: .*| 热度|

2 陈绥阳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