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刘兵 当下正在连载《南腔北调》

博文

N16有没有一种“科学人类学”? 精选

已有 4123 次阅读 2007-5-9 00:1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载2004年1月2日《文汇读书周报》
南腔北调(16)

 

有没有一种“科学人类学”?

□ 江晓原  ■ 刘兵

 

  □ 人类学(anthropology),一个历史不长的学科,最初是和殖民主义和传教士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通常一说到人类学,人们首先联想起来的都是对太平洋小岛上原始民族的调查之类。这种活动后来有了相当完备的一套理论和方法。然而,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如今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别的领域。本书作者将人类学方法应用于一个高能物理实验室,这就得到了非常新颖的结果。在科学知识的成长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科学知识真的是所谓的“社会建构”的吗?要思考这类问题,本书是一个有价值的个案。不过,本书作者在这类问题上的观点好像并不很激进,而是试图尽量作持平之论?

  ■ 其实,现在无论就一般历史学而言,还是特定地就科学史而言,应用人类学的方法已经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了。早在十多年前,美国的中国科学史研究权威席文就力倡“跨越边界”,而在他所倡导的跨越中,就包括了对于在科学史和人类学之间的边界的跨越。后来,果然也有了一些把人类学方法应用于科学史的具体研究,甚至是应用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具体研究。
  其实就人类学自身的发展来说,由于可供研究的那些“未开化”的、非主流的原始社会正变得越来越少,早就已经有人开始把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用于研究当代的主流社会,不过,这种研究与历史研究还有些不同。而在科学社会学领域中,像拉图尔那样开创性地把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到对科学实验室的观察和研究中,也曾得出了极为令人惊异的结论,并成为经典之作。像这样的例子当然还有一些。而一些人类学家自身,也曾尝试把目光投向历史。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人类学方法用于科学史研究,也就不是什么令人惊奇的事了吧。

  □ 人类学著作最初给我的印象,似乎是以观察、描述、记录等形式为主,当然观察什么、描述什么、记录什么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也就是有理论在起作用。就我个人目前的兴趣来说,我对《物理与人理》中描述物理学家的人际关系、物理学知识“产生”的过程等等问题比较感兴趣,可惜作者的主要兴趣好像不在这些方面。
  这使我想起一个问题:人类学家进行上述选择时,究竟能不能保证其合理性呢?选择时有没有某种刚性而且明确可操作的规则呢?人类学毕竟不是精密科学。
  退而求其次,我对书中“博士后物理学家”一节发生了兴趣。这一节给我的印象,似乎博士后在小组里的地位还不如研究生。“他们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他们的作品常被研究小组急切而贪心地拿去使用,却很少得到感谢或好评。做研究生时出色完成同样任务所能得到的认可,他们不能再有了。”书中对这类细节的注意,还是很有人类学色彩的。

  ■ 当把人类学方法用于科学史的研究时,至少可以有这样三个方面影响:
  其一,是人类学观念的影响,因为按照一般的人类学观念,通常是对于“异文化”的存在及其合理性的承认,并在这种前提下,努力去了解那些异文化。当用于科学史的研究时,一些原来不主流科学史范畴中的东西,也就自然地进入了视野,这与科学史研究对科学(当然也包括技术和医学等)在文化上的多元性的认可是一致的,也是对传统的一元科学的一种消解,是一种对于人类文化多元性的认可。
  其二,与第一条相关,它与像后殖民主义等思潮也是一致的,是有利于科学史学科的发展和视野的拓展的。它无疑也极大的拓展了研究的领域和对象,把一些原来不属于传统科学史研究的对象(如按照严格正统观念会被归非科学或伪科学的内容因而不予研究的对象)。
  其三,是研究方法上的影响,它无疑极大的拓展了科学史研究的方法。除此之后,一些人类学家出于自身的兴趣,也开始写出一些很有影响,也很有特色的另类科学史著作(如最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玻璃的世界》),在那些著作中,也明显地渗透着来自人类学领域的极具启发性的、与我们通常见的科学史著作中迥然不同的有趣见解。

  □ 你说的上述三点,我都非常赞成。另外,此书虽然标举“人类学考察”,其实有很强的科学社会学色彩,这正好表明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类似的例子,是我十年前的《天学真原》,如今被列为在“社会学纲领”下的成功的科学史著作,而实际上人类学理论中“功能学派”对我写此书有很大影响。人类学的某些方法或理论,被人们移用到和科学有关的事物上时,似乎就很容易出现科学社会学的色彩。这种现象背后,是不是有着某种有趣的联系?

  ■ 当然可以这样说。不过,当人类学方法被用于科学史的研究时,所能体现出来的,似乎并不仅仅是科学社会学的色彩。我觉得,它甚至可以拓展我们对于科学的理解。以往我们研究科学和历史,往往是采用主流的定义,这样就把那些非主流的东西排斥在外,而人类学的视角,恰恰可以在这方面起到一种解毒剂的作用。从外文的文献看,这样的研究已经有了许多,如前几年美国学者对中国古代民居的研究,就立足于突破其实只是在很晚近才出现的技术的现代定义,而把技术概念大大地拓展了,并在同时强调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功能。国内目前也有人在此方向上努力。不过我觉得,应用人类学的方法于科学史,不应只局限于像田野调查这样的技术性的方法,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思想观念的突破。

《物理与人理——对高能物理学家社区的人类学考察》,沙伦·特拉维克著,刘珺珺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定价17.50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4-1936.html

上一篇:N14西方科幻作品中的悲观主义问题
下一篇:N17爱因斯坦的上一半和下一半——关于《恋爱中的爱因斯坦》或《爱翁情史》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