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Suoch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Suochun

博文

老调重弹,温故知新

已有 3586 次阅读 2008-3-21 08:3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曾在17年前,即1991年11月15日的《中国科学报》上发表过一篇关于“科学道德”的文章。有关科学道德的问题是会长期存在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会产生新的问题,以新的“变种”形式出现。为了警钟长鸣,老调重弹,特把当年发表的原文附后,放进个人博客之中。一是提醒自己,温故知新;二是提醒读者,时刻不忘做人之本。
原文附后:

盼早日制定科学道德法规
提要
科学道德是一个科学家或科学工作者的做人之本,然而,个别人已到了丧失良知和人格的地步,有的甚至在犯罪。建议国家早日制定科学道德规范法规,并成立相应的科学道德监察机构。

1991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报》第二版上以特大号字标题,发表了邹承鲁等14位学部委员署名的《再论科学道问题》一文,目的是为了引起知识界的高度重视。文章所涉
的问题和现象确实存在,与其相关的或类似的问题也不少,要不然14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站出来大声疾呼干什么? 这反映了他们焦虑和严重关切的心情。倘若不敲警钟,不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揭露和批评,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就变成天经地义、习以为常的事了。到那时科学界就将变成“可惜界”了。在各种行业不正之风的侵蚀及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原“清水衙门”的神圣之地也被腐蚀,有少数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讲究其科学,而讲究起“实用”、“实惠”来了,奉行起市侩的人生哲学来了,丧失了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良知和人格。科学道德是一个科学家或科学工作者的做人之本,应与知识分子的待遇、地位截然区分开来。而弄虚作假、沽名钓誉又是与个人的利欲熏心密切相关的,这种人往往很容易得势,吃得开、混得好,因此,更助长了这种不良倾向的滋长。
    在目前国内和国际的大气候下,仅靠几位科学家发出呼吁是无济于事的,当然有著名科学家伸张正义,引起国家领导的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迅速纠正科学界的不正之风,净化科学环境,为此我建议:
    1.首先在高知识阶层中开展科学道德的自我教育活动。所谓高知识阶层是指学部委员、博士导师和正副教授(或有相当职称的人),学部抓学部委员,学位委员会抓博士导师,职称授予部门抓正、副教授,以自我教育为主。这一阶层人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及表率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尽快建立中国高知识阶层人才知识网络库。可分中央库、地方库、单位库,库库相通,便于掌握信息和动态,也便于考核每个人。
    3.应立即着手制定《科学道德规范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如同中学生守则一样,每人一份在手,经常监督检查。
    与此同时,呼吁与科学研究有关的职能部门逐步做到科学化管理。防止走后门、人情门、关系门,真正大开科学门,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防止玩弄职权。首先,要抓好
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科研项目的审批、科研成果的评奖与鉴定、职称的晋升评议等;其次,要加强对科学出版物(如杂志、图书等)的管理,把好质量关。同时要对新闻报道进行监督,
搞新闻的人也要讲究新闻道德。
    对严重违犯科学道德的人,一经查出,不论其名望有多高,职位有多重要,应予以严惩,决不姑息。为此国家应成立相应的科学道德监察机构,可属纪律监察委员会的领导,专门负
责处理涉及科学道德方面的有关事件。
最后,我总觉得科学界的人文化素质高,自我修养好,自我制能力强。大家都本着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行事,总是不难解决的。如果科学界的问题都难以解决的话,那我们国
家的前途和命运指望何在呢?
     (此文曾发表于《中国科学报》1991年11月15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80-18942.html

上一篇:我爱老年活动站
下一篇:科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