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大学周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weekly 科学时报大学周刊

博文

悠游于网络的集成创新者

已有 4178 次阅读 2008-3-20 13:02 |个人分类:人物

无论实习还是学习,刘譞哲都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跟踪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动向,不断地加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不懈的努力使他不仅荣获北京大学授予学生的最高荣誉“五四”奖章、IBM博士奖学金、2007年微软学者等荣誉,还在国内外的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14篇论文。
 
对于刘譞哲来说,最让他感到放松和惬意的莫过于午后太阳偏西时,在咖啡馆或者一个幽静的地方,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静静地捧着本自己喜爱的书看。而身边的笔记本电脑打开着,间或还可以查询点资料。这与他的专业性质似乎相去甚远,不过,爱好读书,却是他的一大特点,因为对于他这样与互联网为伴的人来说,书也许意味着更加真实的精神世界,而不是虚拟的。
 
读书广智
 
刘譞哲喜欢读书,只是在学习之余,想要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他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不过,大学期间,嗜好读书的他终于拥有了一次“狂读闲书”的时间,那就是2003年非典期间。据刘譞哲回忆,那时候自己大四,北京大学校园封闭,也没有什么课程,基本上整天都是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正好满足了他读书的欲望。
 
那段时间,刘譞哲隔三差五地就要去图书馆借书,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书籍,到一些科技哲学著作等,他都借来看。在他眼里,各方面的书都有用处。比如,看《史记》让他领悟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看《科学的历程》让他明白一个科学家应该怎样去做,并且是有效地作研究;而看散文、小说,则让他感到很放松;就他现在的科研来说,如何有效地让自己在研究小组中找到归属感,成为学习型团队的一员,则从《第五项修炼》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刘譞哲表示,科学工作者不仅仅只是搞科研,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在他的眼里,读一些和专业无关的书籍,不仅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拓宽思路,对做人、作研究等也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成天面对数字、程序等,生活非常枯燥,而看书和朋友聊天时,都会得到很大的放松。
 
在那段时间,读书累了,刘譞哲还有物质上的消遣——和一大群同学相约到北大西门去吃烤鸡翅。他说,就是那段时间,把一个叫老丁的烧烤摊捧得异常红火。“毕竟四年都在学校的食堂吃,食堂的饭菜也吃够了。”他们当时还劝这个老丁盘下一个店面,将经营正规化。然而,老丁却回答,就要这种效果:沿路两边,黑压压的一片人,都在就着鸡翅喝啤酒。“确实这样吃起来很香,现在时不时还去回味一下!”
 
名企取经
 
大学期间,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很多兼职的机会,刘譞哲却没有过多地涉足。在他的印象里,只是帮师兄做过两次外包项目,却对怎样才能满足软件的可用性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其中一次在大四行将毕业的时候,他做了“新华社音频供稿系统”,“我们以前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设计是最好的,然而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与许多完全不懂计算机的客户交流了20多次,等到最终产品成型再回头看时,几乎和最初的设计完全不同了。”这个系统后来被新华社用于雅典奥运会,并沿用至今。
 
本科毕业以后,刘譞哲获得了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软件工程领域的著名学者梅宏教授。梅宏教授是一位非常严格的导师,为了让学生把更多精力放在研究上,要求自己的学生在学习期间不可在外兼职。“这是显然的,兼职肯定会影响到研究工作的进展。本科还可以借此机会赚点钱,但既然选择读博士,关键还是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这些暂时的利益就要放下了。”
 
无疑,这种要求对于身处中关村的他来说,会少了一些额外收入的机会。不过,刘譞哲对此并不放在心上。导师会根据个人情况,安排学生到一些著名的IT公司进行实习。“这样会让我们一方面接触到实际的商业公司的运作,体验到一个软件产品开发的流程,另一方面对以后找工作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积累。”
 
回忆去大公司实习的经历,刘譞哲对IBM实习的印象非常深刻,“对于我作研究有很大的提高”。作为IBM全球博士生英才计划的两次获得者,刘譞哲在这个国际性的大公司里学到了很多。
 
在IBM公司实习期间,刘譞哲认为,“它是一个公司,不是学校,因此作研究的出发点肯定不一样。”因为公司一定是以利益为驱动的,而学校是一个教学和研究机构,更多的是从软性计划着手。比如,在中国的大学里,做“973”的一个项目,也许更多关注的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的科技发展趋势,而公司则不同,是根据当年所确定的计划来进行预算,如果计划失败,后果很难预计。“企业的研究机构是为企业的利益服务的,而大学的研究氛围更浓一些。”
 
“公司的产品更加注重市场实效性(Time-to-Market),而学校更多的是一种学术目标导向。”刘譞哲表示,在公司里,一旦个人的计划确定以后,节奏会很快,必须要明确的是要做什么,什么是客户所需要的。而在学校里,相对会宽松一些。假设有一个任务,要求一个月完成,如果能在一个星期做完,那剩下的时间就自由一些。
 
关于创新
 
对于刘譞哲来说,在名企实习,学到的很多本领可能在学习中是很难体会的。比如什么是创新?他的回答是,创新就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这个发现可大可小,一般来说都是积少成多;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中,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出现和前人工作完全不同的方法,技术创新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迈了那么一小步。
 
“没有认真仔细地看过100篇论文,不可能对研究有感觉!”这是梅宏教授对学生的教导。刚开始作研究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一些疑问。比如,这个方法难道就完美无缺,不能再改进了吗?是否还有漏洞可以填补?“创新其实就是在怀疑中产生的。怀疑没有做好的地方,也许就是自己可以做下去的。因为接下去需要论证自己的怀疑,对比不足之处,自己再找到可以改进的方法。”
 
对于在网络里“游泳”的刘譞哲来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软件技术也开始发生相应的变化。软件生产模式已经开始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制造业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业演化。据他介绍,近年来,服务计算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许多软件制造商都开始以软件服务的方式对外提供业务功能。一方面,软件服务的繁荣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用户更关心服务质量,因此,如何在量大面广、不断推陈出新的服务资源中选取最为合适的服务,也成为用户必须面对的问题。
 
比如,考虑到现有服务发现模式中,用户需要不断重复“查找—请求”的操作,出错后又不得不重复之前的动作。受到用聚合服务(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订阅新闻的启发,他们将功能相似的服务(如Google和Yahoo均提供的相关服务)聚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服务资源联合体供用户订阅,用户只需要关心自己的服务质量需求(如响应时间、价格等),具体的匹配和调用过程均由联合体代理完成。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们提供了联合体内自动服务适配的机制以处理在不同服务之间进行切换时的失配情况。在和IBM的合作中,他们将这个服务联合体以RSS的方式发布,以更加简单和便捷的方式供用户订阅,从而自动获得服务更新和变化的信息。
 
“实际上,我们现在提的创新就是一个如何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即综合考虑客户的需求,用最便捷的方式提供最合适的服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827-18872.html

上一篇:科学大会再开思想启蒙之门
下一篇:限招应届毕业生可以提高公务员队伍质量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