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jing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科技哲学、环境哲学。

博文

在网络空间里反思生活

已有 3844 次阅读 2008-3-16 21:30 |个人分类:书评|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在网络空间里反思生活
肖显静

大约20年前,网络空间(cyberspace)还只是个生造的科幻概念,其话语主体是十分技术化的控制论和电子机械人,所显现的是一些类似于电子神经系统的反乌托邦情境。在前卫小说家吉布森(William Gibson)等人笔下,网络空间里上演着“赛博朋克”(cyberpunk)们得乐园、失乐园的故事。此后不久,电脑信息网络蓬勃兴起,人们几乎在一夜之间被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世界。尽管新新人类们用网络空间这一隐喻描绘他们的新奇际遇,以万维网、虚拟实在为典范的新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却是另一番十分生活化的景象:网际交往和虚拟生活。触网的新生活引来新的书写,众多网络写手击键如飞,网络一如众声喧哗的假面舞会,沉醉和狂喜跃然纸上,而翻开段伟文的《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旨趣:少有弥漫网际的沉迷,也未见乌托邦或反乌托邦的图绘,更多的则是对网络空间与网际生活的深度反思。
谈到网络伦理,通常的研究往往旨在寻找某些道德规范或者准则,作者则似乎对“立法者”的姿态了无兴趣,而关注于从生活实践本身阐发网络伦理的现实运行机制。这种“阐释者”的姿态的基点有二。其一为建构论的技术哲学立场,即认为技术是一种开放性的人类综合实践活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不仅仅意味者某种纯粹的技术奇迹的形成,它们同时也是新的社会试验。在作者看来:“技术的演进和生活世界的开拓源于人性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正是由于生活世界无止境地向前拓展和铺陈,人性的深度得以从潜在状况中显现出来。网际交往与虚拟生活使人们面对各种全新的选择,网络空间因之成为一个开放的人性试验室。”(段伟文著:《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4页。)其二是实践伦理观,即将伦理作为一个内在于具体生活实践的动态过程来看待:“传统社会的相对稳定性使人们对伦理产生了一种错觉:伦理规范生活。但实际上应该是先有生活,后有伦理(伦理规范),或者说伦理发端于生活中的冲突和失序。在变动不居的现代生活世界中,真正能够使人克服冲突和失序的既不是道学家制定的所谓伦理规范,亦非更抽象的伦理原则,甚或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普世警言,而是人性深处对道德和伦理精神的切身感悟,是人在生活情境中的权衡和抉择。换言之,现代社会的伦理是利益相关群体在特定生活冲突的逼迫下不断反省,不断磋商的结果,是一种实践的明智。”(该书第6页)
基于这种思考,书的开头两章即从微观经验入手,描述和分析了网际生活这一新的生活形式。其中“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侧重对网际生活政治(life-politics)的图绘,“虚拟实在、沉浸及其文化意涵”凸现的是哲学与文化的反思。在这一部分中,鲜有纯粹网络普及之类的堆砌,因为在作者看来,网络空间或虚拟实在是在主体的意向和行动中敞开的。在这里,作者无意将网络空间刻划为刚性的晶格,而更愿意从流动性和逆悖性的隐喻入手,尝试性的描画这片缥缈的新大陆。读到网际生活的“游离与沉溺”、虚拟实在中的“身体-主体”、“知觉-幻觉”感知模式、“虚拟与真实”混杂的智能环境等内容的时候,不禁令人想到量子世界中的波粒二象性和互补原理——我们只能以隐喻的方式借助已知理解世界的深处。
在这种互补性的描述中,弥漫着一种“混杂”方法论:文化与哲学上的后现代性,伦理与政治上的晚近现代性;即一方面承认网际生活的后现代性,另一方面主张从微观生活政治层面建构一种实践性的动态伦理机制。在书的后半部分,建构论的理路愈益凸现,通过反思网际生活和后现代性思想,作者提出了晚近现代性式的伦理建构方案。福科对知识与权力的解构令作者想到:网络实质上是一种现代知识权力结构;在由网络的“技术螺旋”(Wintel联盟)和“市场螺旋”(梅特卡夫定律)所推进的“虚拟资本主义”的乌托邦中,网络被有意无意地简化为信息容器。针对网络知识权力结构中的主体“缺席”,作者以为,网络空间并非容器式的广延,而是主体(际)的意向空间;网络伦理的基点是以主体信息权利的合理实现制约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宰制,应该从网络社群自治伦理、网际生活的自我伦理和基于伦理的网络文化战略三个方面建构起虚拟生活的伦理架构。
恰如书名所昭示,作者的旨趣在于冷峻的伦理反思。所谓建构虚拟生活的伦理架构,既不同热衷确立一劳永逸的伦理规范体系的“研究”,也有别于时下流行的道学式的说教。虽然书中也曾论及“公正”、“无害”之类彼切姆式的原则,但如果读者想从中找到关于网际生活的伦理指南,一定会感到失望。因为作者所理解的伦理建构不是独断者对他人的立法,而是揭示网际伦理实践机制本身:伦理永远是生活主体和生活共同体(个体作为主体生活于其中)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的自觉选择,网络社群的失序和主体沉溺于网络之时,就是网际伦理建构开始之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5-18472.html

上一篇:快乐无穷的科学游戏 妙趣横生的科普经典
下一篇:中国科技思想研究的新视角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