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打油 偶一为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zq

博文

何日才见"无何有之乡"?

已有 5257 次阅读 2008-3-14 15:59 |个人分类:心理物语|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冬日下午或周末攀爬桑浦山,几乎成了汕头大学一些师生每日必做的功课。山上自然景观亮点不少,当然是越往上去景色愈佳,尤其是攀上最高处白云岩的北面,望脚下巨石累累相托相依,乍一看似如大浪翻江,一泻而下,其景其情,用“此景只有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处瞧”形容也算不得夸张。我和几位青年教师及研究生曾用数码相机在此留念,存入计算机用做“桌面”,不知者还会询问君等是从何胜地旅游归来。这样的锻炼与休闲好去处,又怎是那彻底商业化了的所谓现代“休闲中心”所能代替的?

唯一的遗憾是山上的旧坟加新坟,可谓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仿佛提醒路人生而有涯。煞风景是不说了,如果遇上睹者生性不够达观,怕是要往不详处联想,心中一番嗟叹,势必影响登山的心情。其实,如果将旧坟当作文物来欣赏,还是可以品位出一些“文化”来的。如山上随处可见的都是南方传统的“椅子坟”,但偶尔也会发现一两个坟头十分特别,形状与欧美电影中常出现的“坟”的镜头十分吻合,不用上前细察,应该可以断定亡者曾长期流寓西方,因为如果仅仅是皈依了基督教,大多也只是碑的上方加刻一个十字架罢了,其他仍然从俗。也有不少墓碑正当中×公姓名左右,竟各排列两行以上的××氏,让人喟叹旧时的“三妻四妾”,绝非虚言。还有的墓碑“×世祖×公之墓”赫然入目,想来所谓×世祖应该就是最初定居于当地先人的第×代子孙,其一世祖从何时算起,又是从何处到此?相信每一个墓碑的下面,都埋藏着一个久远的故事。

人难免都有想入非非的时候。我甚至有过如此假设:如果时光倒流一百年,作为一个外省人,在我油枯灯灭之后,对我的下一代而言,何处是故乡?恐怕会是个问题。我想问题的解决或许会经过一番争论,最后子孙们决定在碑上书:“一世祖秦公××之墓”。这等于向世人宣告,秦某的后代已经确认了在当地“入世”的身份,至少第三代之后不会有任何疑问,中国人有句老话:日久他乡即故乡。这是对一个生长于甲地而后居住于乙地的人而言,何况生于斯长于斯!

坦率地说,对任何一个今日生活于汕头的外地人而言,“外省人”有时却是一个敏感的字眼。曾在当地的媒体一则社会新闻上读到“两个外省女人......”,不用再往下看,便知道不是在报道好人好事。果然,新闻说的是两人涉嫌欺诈(贪小便宜)一事。我相信记者报道的实情,只是在这“事实陈述”的背后,透露了那么点众人心照不宣的东西。当然,这“外省人”绝不会是台湾人,也不会是北京人、上海人……。

我曾在一篇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的文章(即《我的1978》)中谈到,我是一个籍贯、出生、成长和工作地点皆不同的普通中年人,在汕头执教十余年,早有了他乡即故乡的感觉,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没有学会本地方言,但偶尔也能从同事的交谈中捕捉到若干我熟悉的闽东方言,每逢此时,我总感到十分的亲切。孔子曾对当政者提出过一个治国的六字理念:近者悦,远者来。意思是只要主事者周围的人工作、生活愉快,远方的人才自然会投奔而来。这比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欲致鱼者先通水,先致鸟者先树林,水积而鱼聚,林茂而鸟集”等寓言与典故,含义更为简洁而深刻,用今天的话来说,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我以为,近年来关于重塑汕头形象的讨论,实际上是“汕头人”形象的重塑。“汕头人”形象的重塑,归根究底,在于网罗“见识”与“器识”俱佳的人才。何谓“见识”与“器识”?爱因斯坦的一番话再深刻不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的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她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共举,“换脑”与“借脑”并行,是迅速提升汕头两个文明程度的不可或缺的必要途径。

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精神收入”(psychic income),指的是人们在精神上的感觉。如果是舒适感、荣耀感、成就感,就是正的精神收入;如果是痛楚感、耻辱感、挫折感,就是负的精神收入;如果什么感觉都没有,就是精神收入为零。

事实就是地说,精神收入性质的判定和数量的测定,并没有一个外在的、通用的、严格的标准。但对于具体的人来说,是可以实实在在感觉到的。对一个外地人而言,精神收入的高低当然首先取决于某人的工作单位所能提供的岗位、工作条件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人际关系,但也取决于所在城市的人文环境是否使人容易融入其间,产生“他乡即故乡”的亲切感。在许多情形之下,货币收入低点没有关系,其精神收入足以补偿。

近年来,从全国各地应聘到汕头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才是越来越多了,高等学校更成为特区积聚高层次人才的中心。做为对“太阳底下最崇高职业”的进一步肯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出倡导,考虑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社会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应该成为民族的良心,近而成为世界的良心。因此教师不仅要求有较高的精神收入,也要求从教者必须与某种世俗社会的喧嚣保持距离。

庄子在《逍遥游》里有一段有关“无何有之乡”的描写,使得后人对古人关于什么是理想社会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故事里惠子告诉庄子,有一棵生长在路旁而被人视为毫无用处的大树。庄子建议将其“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好让人徘徊在它的旁边、逍遥自在地躺在它的下面。究竟何为“无何有之乡”,庄子没有说,这“无何有”,当然不是此地啥也没有的意思,根据近人的解读,是没有功利和目的,亦无远虑和近忧的意思,是古代道家某种理念的终极象征。

“无何有之乡”在现世是找不到的,但那随处可见的过于功利的追求,以及人力资本需求愈发鲜明的商业导向,使得人文发展的导向日趋式微,甚至有意无意地造成知书(人文)与知本(创造直接利润)之间的鸿沟,或是不得不在同一资格教师中“艰难地”划分出“一二三四等”(近来关于教授分级的讨论,又一次延烧了这一热点问题),却是在“子虚乌有”之外,平添了许多知识分子“入世”的艰难。

说句公道话,一个城市,尤其是一个具体的单位,主其事者都有难言之隐,上或许有上级急急如律令要立即执行,下可能有下级窝里斗要快快“摆平”,如果还要与经费、利润等经济指标挂钩,没有倾向性也难。唯愿“倾向”的同时,考虑的更为长远些,一个民族的兴盛,最终有赖于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是不能指望没有人文滋润的科技可以实现的。

巍巍中华,何处不是故乡?“无何有之乡”,却永远是读书人心灵的故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8-18134.html

上一篇:大学精神的另类解读:从北师大博导的“粗口门”谈起
下一篇:武大的樱花与白宫的玫瑰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