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剑走偏锋 最大的优点是追求完美,最大的缺点是好管闲事

博文

关于设立“淮海省”的建议案

已有 18311 次阅读 2008-3-10 10:2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河南, 分省方案, 淮海省, 山东, 江苏

关于设立“淮海省”的建议案
 
河南、山东、江苏与安徽位于中国中东部,均为中国人口密集区,为我国四个人口大省。其中河南省(2006年底人口为9800万左右)与山东省(2007年底总人口9367万)为中国第一、第二人口大省,2006年底江苏人口已达7438万(全国第5),安徽人口为6594万。而另一方面,这四个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江苏与山东为沿海发达省区,而河南与安徽为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即使在江苏与山东,内部区域经济差距也很大,江苏北部的宿迁、徐州等地仍为欠发达地区,与苏南的差距巨大,而山东南部的枣庄等地与胶东等地的经济差距也很大。这些欠发达地区主要集中于四省交界地区,长期以来这些地区远离济南、青岛、南京、苏州、郑州、合肥等中心城市,政府投资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集中于煤炭工业等资源型工业,轻工业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同时,这些地区煤碳资源、港口资源丰富,徐州、宿州、淮北、枣庄等地均为煤碳工业基地,连云港、日照为港口城市,但其能源与港口资源却因受行政区划与经济水平限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建议在这一地区新设立淮海省,将安徽的宿州、亳州、淮北、阜阳四个地级市,江苏北部的宿迁、徐州与连云港三个地级市,山东省南部的枣庄、日照、临沂三个地级市与河南省东南部的商丘市分别从四省中划出,归入淮海省。这样淮海省下辖宿州、亳州、淮北、阜阳、宿迁、徐州、连云港、枣庄、日照、临沂与商丘11个地级市,人口总量达6665万人(超过安徽、浙江等省),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与浙江相当),经济总量为7209亿元(2006年数)。省会设在该省中部的徐州市(见下表)。
                     淮海省的人口、面积
城市
人口
GDP
管辖区划
面积KM
徐州
935
1429
5区6县市
11258
连云港
479
527
4区4县
7444
宿迁
530
454
2区3县
8555
枣庄
372
758
5区1市
4563
日照
283
506
2区2县
5310
临沂
1023
1405
3区9县
17184
亳州
534
345
1区3县
8523
淮北
201
258
3区1县
2725
宿州
588
430
1区4县
9787
阜阳
900
450
3区5县市
9775
商丘
820
647
2区7县市
10704
总计
6665
7209
11市45县市
95828
注:人口、GDP等为2006年底数字
设立淮海省的意义:
1、缩小行政区划有利于减少行政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让经济主体更贴近市场。适当划小行政区划,增加省级区域,将成为我国未来行政区域改革的趋势。
2、给人口大省与经济大省“减肥”。设立淮海省后,山东人口将减少1600多万,江苏与安徽人口将减少2000万人左右、河南减少800多万人,逼近1亿的人口大省将暂时消失。同时,四省的经济总量也适当减少。这有利于省区间的经济、人口平衡,减少诸侯现象。有利于我国区域平衡发展。
    3、极大地促进淮海省社会经济发展。淮海地区的人均GDP长期在全国平均数以下,目前仍未达到2000美元/人。淮海省的设立,将使这些原来的偏远地区成为中心区域,使这些原来属各省偏远交界的地区,相互之间的交通、经济联系能迅速发展;借助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与一定年限(如5年)内的原所属发达地区(江苏与山东省)的财政延续支助,在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投入迅速增加的带动下,将直接带动经济的起飞;通过资源重组与机制变革,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从而,可以使这一落后地区迅速起飞,跻身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行列,并能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对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有利于国家安全。这一地区的脱贫并跨入发达地区行列,缩小地区间差距,从而减少区间人口的大量流动,减少我国区间的交通,尤其是铁路交通的压力。淮海地区一直是我国劳动力向其他地区输出的主要源地之一,这一地区如能设省,通过公共需求、基础设施需求带动经济发展与就业,不但能大量解决本地劳动就业问题,还能吸收外来大学生与周边民工就业,从而减少这一地区人口的大量集中流出与返流(春节期间),减少类似08年春运事件的突发事件,有利于社会安定与国家安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589-17668.html

上一篇:强化人大对公共财政的监督
下一篇:探密浙江县域经济发展
收藏 IP: .*| 热度|

1 郁志勇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