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精选

已有 6494 次阅读 2008-3-9 21:17 |个人分类:教育

 

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是我国高校的三项基本任务,此三项任务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人才。

 

高级人才的培养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也可以说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其实不过是这个根本任务的三个方面或三个环节而已。此三者中,哪一个是中心环节呢?应该是教学。学校,不论是高校还是中学、小学,其人才培养总是并且也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

 

科研和社会服务都是从属于教学的,它们应该也必须纳入教学过程,才能对人才的培养发挥实际的效用,才能成为培养人才的现实手段。反之,如果离开教学,脱离教学过程,那末,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本质属性就都会发生变化,成为其他意义上的科研与社会服务,而不再是高等教育意义上的科研与社会服务了。

 

高校的科研之从属于教学这层关系是明摆着的,无可置疑的。但是,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普遍的将科研工作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似乎科研成了高校头等重要的任务乃至中心任务了,于是科研成了教师的主业,教学反倒成了其副(辅)业了。教学与科研关系被倒置的观念和做法,导致高校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普遍受挫而下降,主要表现在备课不认真了,教材的编写以及对教材的钻研也都不认真了,至于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和改善,更不尽心乃至无心去思考和探索、尝试,对学生的关心和直接接触更是少之又少。所有这些情况,其主因有二:

 

一是如今高校科研任务逼得太紧,压力太大,所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为了腾出时间和精力搞科研,只得减少对教学工作的投入量;

 

二是现在高校绩效评估普遍的重科研而轻教学,论文专著之多寡、优劣,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的数量,都直接地决定着教师职称的能否顺利晋升以及经济收入的多少,教学业绩对这些虽有关系,但不是关键,甚至不足轻重。

 

由于上述种种因素,高校教学质量与水平难以得到提高,甚至停滞不前,由此而直接消极地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虽然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内因乃是主要原因,即这期间高校毕业生的总体质量与水平并不高,这就难怪他们在人才市场上销路不畅了。试想,真正优秀的人才怎么会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聘用呢?

 

对这些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人们往往是过多的责怪企事业单位,过多的责怪社会,似乎主要是由于其对人才的不重视或其才人聘用政策或聘用办法不当,才导致了大学毕业就业的难的,也正因为如此,国家有关部门才动用行政手段加以干预,企图靠行政办法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下策。

 

殊不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下降或极不理想,这才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第一位的和根本的原因,其他原因都是次要的和非根本的。而导致近些年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之所以下降或极不理想,则主要是由于高校教学质量与水平因为教学不受重视而难以得到提高甚至停滞不前造成的。要彻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应当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抓起。而为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就应该对近些年中被颠倒了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行拨乱反正,重新确立教学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使科研服务于教学而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手段

 

近些年来,高校搞科研,主要是为了图虚名——在教师则主要是为了晋升职称抑或争学术名气或学术头衔,在学校则主要是为了争取在全国高校学术排名中有较好的名头。为何图名?无非是为了获得个人或单位的一己之利而已——既有名,则实利来归焉。这种为名为利的科研活动,当然很难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手段而有效地服务于教学过程。要使科研真正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手段而有效地服务于教学,首要的是要克服狭隘的名利心,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国家培养有用而且优质的人才,并将这一点具体落实在关心学生的利益上,落实在争取他们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上。任何一所高校,不论其过去或现在是不是国内国际知名或著名,只要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人才市场上连年的走俏,其名必不胫而走,久之必享誉海内外。此为崇实黜虚的办学之道。

 

所谓科研服务于教学,在我看来,就是要围绕“教书育人”来开展科研。

 

首先,要紧扣“教书”这个业务主题来开展科研。

 

教书的前提是有“书”可教,这个“书”也就是教材。教学的专业内容就凝聚在教材之中;专业知识的教与学,都是依据教材来进行的。教材可分有形教材和无形教材两类:有形教材以出版物或讲义的形式存在;无形教材其内容就存储于教师的头脑之中。无论何种形式的教材,都是在人类科学技术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由教师或其他科研工作者继承和吸取中外科技成果并加以其个人的创造的产物。高等学校教材的形成过程,应该就是高校科研活动展开的过程。反过来说,高校科研活动的成果应该集中反映于其教材中,并通过教学过程最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现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对教材建设的极端不重视。大家都忙于发文章、出专著,而各高校科研评估则主要或全部以所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为依据,因此,有形的教材建设少有人过问,即使过问,也往往只是马马虎虎的东拼西凑,胡乱编成而已。现在有关部门终于出台了建设所谓“精品教材”的举措,这是好事。

 

但是,“精品教材”建设举措的提出和实施,本身就说明了现行的教材粗制滥造者太多。如果真正的对学生负责任的话,那末,凡进入教学过程的教材都应该是精品,其学术质量应该是高于或者至少也不得低于精品论文和精品专著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就是很忍心或放任地让大量粗制滥造的教材进入教学过程,以这些劣质货去应付学生,这难道不是对学生极端的不负责任吗?

 

可笑的是,就是在粗制滥造的劣质教材充斥教学过程的同时,却在高唱这些年来高校科研工作取得了如何辉煌的成果,我不知道这些“辉煌”的科研成果除了使一大批教师得以顺利晋升副教授、教授和一批高校顺利进入“211”、“985外,对于培养优质人才究竟有多少意义?“以人为本”思想在高校的实践,主要的就是应该体现在为学生服务上。为学生(国家的未来)服务,就是为国家服务,就是为人民(国家的主人)服务。置学生的利益于不顾所写出来的所谓论文、专著,对于高校的责任和国家的长远利益来说,可谓一文不值!

 

编选好教材,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头等大事。高校的科研之服务于教学,首先就是体现在把编写一流的教材作为科研的内在驱动力和核心内容来看待和对待。高校科研所取得的成果之大小,应当以能否编写出一流的教材为检验标准。所谓一流的教材,就是在学术上与国际水平相当,在实用性上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教学则能使学生真受其益而致用于其未来实际工作的教材。

 

高校的科研本质上应该就是为建设这样的教材而添砖加瓦,并最终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编写成这样的教材的活动过程。从事这样的科研,就不仅要了解本国内和国际上本学科、本专业的学术进展状况,及时总结其学术成果,在此基础上加以自己的创新,而且要了解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要掌握本学科、本专业领域内社会的真实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还要了解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状况,以把握其专业知识的实际接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编写出既先进又实用的一流教材来。

 

在围绕编写一流教材来开展科研的同时,还要研究教学方法,不仅要研究一般的教学方法,更要研究本学科本专业特殊的教学方法,这些教研活动同样属于科研范畴,是科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师来说,其教研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一个必要前提是,他们必须接受过严格的师范教育方面的训练,故凡非师范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学校应该专门组织他们进行这方面的集体培训,其考核及格后才能被准许进入实际的专业教学过程开展其教学工作。

 

其次,还应从“育人”角度来开展科研。

 

所谓“育人”,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道德方面的育人,一是专业方面的育人。道德方面的育人,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处世;专业方面的育人,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将其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这两个方面的教育都是实践教育,前者是道德实践教育,后者是专业实践教育。开展这两个方面的教育,都要求教师既具备相应的知识素养,又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要具备相应的知识素养,就必须开展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包括对为人处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准则的研究和专业知识应用之技能技巧方面的研究。

 

对为人处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准则的研究,通常被认为是专任“两课”和“思政课”的公共课教师的业务范围。其实不然。“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乃是教师的天职。要“传道”育人,就不能不去“谋道”,开展对“道”(为人处世的道理)的研究;否则,何以“明道”,何以“传道”呢?

 

对专业知识应用之技能技巧的研究,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去研究,就无法教会学生怎样将其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如此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必然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上自然不受欢迎,其就业之难是必然的。为此,教师应当而且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到社会实践领域了解和熟悉其本学科本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为此,学校应当允许并鼓励教师到社会上兼任与其学科或专业相关的实务职位,把教师在社会上的合理兼职作为科研的一种形式和必要手段来看待和处理

 

综上所述,高校的科研应当服务于教学,应当围绕“教书育人”这个主题来展开。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把为国家培养优质的高级人才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17597.html

上一篇:“得意在忘象”——王弼的玄学思想(四)
下一篇:“崇有”与“独化”——裴頠和郭象的玄学思想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