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sz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诗忠 多年与书打交道,耕耘、浏览,感悟、思考……

博文

好奇的探究 精选

已有 5209 次阅读 2008-3-7 11:10 |个人分类:科学人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好奇作为人的一种天性,在教育工作者和科学家的言谈中经常提到。经验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要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科技人员要想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有所创新,同样不能没有好奇驱使。这是什么缘故?好奇作为人的天性的一部分,居然与人的学习、探索活动具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为了有助于大家了解什么是好奇,下面结合科学家对好奇的探究过程,谈谈“人有两种好奇”。

 

Berlyne是西方公认最早对好奇进行研究的著名科学家。在上世纪5060年代他对有关好奇的研究发表了好多篇文章,影响深远,例如《人的好奇理论》、《人之好奇的实验研究》、《好奇与冲突》等。对寻常人来说,凭直觉或许都能对什么是好奇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作出的判断与专家的研究结果相差无几,即都将它视作一种活动状态。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忘记Berlyne早期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大约过了十多年的功夫,Berlyne意犹未尽,从概念上将好奇正式界定为刺激校勘(collative stimuli)与探索反应之间的一种构念调适。不消说,这是基于有机体平衡的考虑提出来的,可能是受到Hebb(1972)的影响,因为后者假设好奇是一种人体生理冲动的理想状态,一个人如果这种理想的生理性冲动被争夺就会给自己带来厌恶和不快。

 

按照Berlyne的解释,伴随着输入的新刺激接踵而来,机体的冲动潜能相应提高,于是便导致与之相关的学习、探索行为。但是,这种刺激与冲动潜能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始终是线性的。起初,伴随冲动潜能的温和提高对有机体是享乐奖励性的,所以刺激强度的增加,会促使有机体的行动活跃,但是当刺激强度增加到某个点时,冲动潜能给有机体带来的却是另一类体验,那就是厌恶、不适和反感,因而行为活动嘎然中止。后来神经科学的发展,使好奇的生理机制面临严峻挑战, Berlyne便将好奇研究列为心理学的范畴,并围绕人的知觉、冲动和奖励之间的关联,对好奇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比如好奇比兴趣先期发生(它与McDougall创导的将天性界定为具有认知、情感和意动三重特征的混合体,得出好奇天性及其惊奇情绪可演变为情趣的推断,是一脉相承的);比如各种刺激变量之所以能导致好奇,是由于牵涉新信息与原来知晓信息的比较,也牵涉若干不同刺激之间的校勘,但是他始终没有意识到好奇除了是一种状态,其实还应当是一种特质。

 

在探究好奇本质的过程中,Day的研究别具一格,他看到前人盯着好奇是一种状态,纷纷探讨其原因——如刺激分为内在刺激和外部刺激,推理和观察等是引起好奇的重要因素——的时候,首先提出好奇是一种驱动状态,并且认为它还是一种相对持久的人格特质(1971)。他发现,有的人对视觉信息的复杂现象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观察偏好,而且这种对环境刺激信号的偏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他进而对人的这种特质性好奇概括出三个特征,一是特性、二是反应性,三是持久性。他说:“如果一个人在好多场合具有好奇的特征(特性),又较乐意地表现出来(反应性),而且在较长的时间中保持好奇的状态(持久性),那么我们可认为他具有特质性好奇。”

 

当然,人到底是否存在特质性好奇,关键在于拿出有说服力证据。有人指出,特质性好奇的个体差异是人们分辨类别和编码差异的产物;有人指出,特质性好奇可追溯到费洛伊德所谈的人之本性,即一是升华的喜暗性,二是自我应对机制。不过更多的现代学者则通过编制出一个又一个的好奇量表对被试进行实地调查。研制好奇量表是推进好奇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几十年来各式好奇量表的优劣争论和不断改进,真实地反映了科学家对好奇本质的认识在日益靠近。值得一提的是,迄今大家都认同,人的好奇可以分为两种,那就是状态性好奇和特质性好奇。

 

长话短说,下面简要介绍当今的观点。Spielberger Starr1994)发表了《好奇与探索》一文,明确指出人的好奇有状态性好奇和特质性好奇两种。其中状态性好奇源自Berlyne的假设,它的发生缘于复杂性、新奇、不协调、模糊不清、不确定和冲突等校勘性变量的刺激,更多地反映了有机体拮抗型神经系统的活动,故来得快去得也快,然而却是当事人产生情趣、求知和探索的心理基础。特质性好奇则相对较稳定,除了靠内外环境刺激外,根源于人的内在倾向性特质,一般认为,它对行为的影响较为持久且较明显。

 

Spielberger Starr强调,好奇可能是人的一种特质,所以可以推断:“较高水平的状态性好奇,表现为一种强烈意欲寻求、探索和认识所在环境中的新事物,而特质性好奇则是个体面对新奇事物或模糊不清刺激作出反应时,可用来评价其经历状态性好奇的个体差异。特质性好奇水平较高的个体与特质性好奇水平较低的个体相比,前者时常体验好奇状态,并且主观体验的程度较为强烈。”

 

如果说,状态性好奇主要受制于校勘性变量的影响,一旦这些变量出现在面前,当事人的好奇感受便会加剧,那么特质性好奇则要走得远些:一般人不认为环境中有什么可值得惊奇的东西,可特质性好奇水平高的人则特别敏感,并不由地表现出“情有独钟”的愉悦。究其原因,估计是由于他们的好奇阈值较低。不过话还得说完整,好奇阈值的高低不能全归因于遗传和天赋,如同审美现象一样,“情人眼里出西施”。置身于相同的环境中,画家、音乐家、科学家、哲学家与常人不同,经过后天的知识积累、能力训练,大脑的“认知、情感神经网络图”已非同一般,他们的素养决定了他们的好奇明显具有个体色彩,因而即便是同卵孪生儿,特质性好奇和所表现出的好奇行为不可能在一个水平上。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环境刺激与好奇并不始终处于正相关。有人揭示,当校勘性变量的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大时,好奇不但不提高而且会减弱。这是为什么?原来,外界刺激强度提高到超过某个点时,除了引起状态性好奇外,同时会使人产生焦虑情绪,后者会对好奇产生抑制。为此,Spielberger Starr对特质性好奇和特质性焦虑二者的相互作用作了有趣的推测。他们认为,这两种特质的互为影响可用来预示当事人的探索行为:“好奇促进探索,焦虑抑制探索。结果,两个具有相同水平特质性好奇的个体,假若他们的特质性焦虑水平有高有低,那么就会表现出不一样的行为。”

 

联系实际,这好像能解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比如,有几个来自不同经历的年轻人,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但是表现在探索行为上却互有差异。他们虽然面对科研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现象都产生状态性好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研进入扑溯迷离阶段,彼此的探索冲动就会出现差异。心理学家认为,与特质性好奇和特质性焦虑均较高的人相比,特质性好奇较高而特质性焦虑较低的人将会保持较高的好奇心。虽然这还只是一种推测,尚未经过严格跟踪实验的证实。

 

Naylor开发出的好奇量表在心理学领域较有影响。他编制了两套量表,分别尝试对人的状态性好奇和特质性好奇进行测量(1981)。在该量表中,特质性好奇“被归结为体验好奇能力方面的个体间差异。它假定,与较少具有状态性好奇的人相比,经常具有状态性好奇的人往往将各种各样的情境因素视为好奇而冲动。”据此,我们无法主观推测,这两种人的状态性好奇有多大差异,但是他们的特质性好奇存在区别倒是可以相信的。

 

Naylor开发的共包括20个条目的量表可用来测试特质性好奇,以下为其中的一部分条目:

我觉得正在学习的“事物”是有趣的和激动人心的。

我对各种事物颇感好奇。

我喜欢尽力解释那些让我着迷的问题。

 

另外包括20个条目的量表可用来测试状态性好奇,以下为其中的一部分条目:

我要探索各种可能性。

我被兴趣一下吸引住了。

我意识到自己已沉浸所做的那项活动中。

 

    迄今,有关好奇研究的较新模型为“人格成长促进模型”(2004)。它源自积极心理学,即根据对人的力量强度、快乐和效能诠释好奇。Kashdan和他的大学同事们(2004)认为,好奇是“一种积极的情绪—驱动系统,它与认知、追究、新奇的自我调节和挑战性机遇密切相关。”该模型所述的特质性好奇似乎与兴趣较贴近,但跟以往有关好奇的理论有异。它不是将好奇归因于冲动系统,也不是将好奇归因于情绪或者归因于认知驱动,而是用人的成长理论来说明好奇,认为好奇来自人的自我发展投射和情感的具体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3-17279.html

上一篇: 好奇与探索( 人之思考15)
下一篇:教育堪忧乎?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