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gfeng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博文

SCI:势在必行的改革 精选

已有 7542 次阅读 2008-2-17 21:34 |个人分类:科学人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SCI:势在必行的改革
 
由于单纯地以SCI论文篇数来评价科研绩效,已经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所以对SCI的改革,即以怎样的形式来进行科研评价就显得相当的必要和紧迫了。在前面的博文中,我提出的观点是SCI是利大于弊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而这篇文章将主要探讨应该怎样进行改革。(参考 SCI中国科研评价的功臣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5885
 
论文篇数应该废除
 
SCI的“副作用”相当大的一部分可以归咎为单纯的追求论文数量。正是由于对论文篇数的追求,造成了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急功近利的科研态度。所以,SCI的篇数统计,即每年一次的大学和科研机构SCI篇数排名、个人所宣传的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等应该废除。
 
引用次数及其衍生指数
 
1 直接引用次数
 
人们逐渐认识到引用次数比单纯的篇数更能反应学术水平,于是出现了“SCI总引用次数排名”和“SCI论文平均引用次数排名”。从南京大学科技处《科技信息》发布的信息可以看到国内很多大学的情况是篇数高,引用次数低,而篇均引用次数更低。从论文篇数,到引用次数,再到篇均引用次数无疑是一大进步。(中国大学1996-2006十年中SCI论文排序http://www.chsi.com.cn/jyzx/200610/20061011/620477.html
 
2 引用次数与引用指数
 
但是,引用次数也有其不足,不是每一次引用的价值都是一样大的,而这种差别在单纯的引用次数中无法体现出来。引用次数价值的大小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同一引用次数,发表在不同等级期刊上的价值大小有别。例如同是被引用一次,发表在《nature》上的论文应该比普通期刊上的论文的价值大。2,不同等级的期刊引用一次其价值大小不同。例如,《nature》上的一篇论文引用了你的一篇文章和普通期刊上有一篇论文引用了你的文章其意义是不一样的。3,不同水平的文章引用一次价值也不同。例如,一篇被别的论文引用了上千次的文章引用了你的一篇文章,和一篇只被其他论文引用了几次或一次都没有的文章,无疑前者的那一次引用价值更大。4,相关性不同价值也不同。例如同一篇论文引用了两篇文章,其中一篇是大幅的引用,而且是该论文必不可少的基础,而另外一篇文章则仅是略微提到,显然前者的这一次引用价值要大于后者。
 
正是由于以上差别的存在而单纯的引用次数无法反映出来,所以应该对引用次数进行改革,我在这里将其成为“引用指数”。为便于说明,这里先拟定两个概念:累积影响因子和影响系数,累积影响因子指的是论文所在期刊影响因子*引用次数。如A(IF=20)刊引用了B刊上一篇论文2次,则累积影响因子为20*2=40. 影响系数指的是加权累积影响因子的系数,直接引用系数为1.0,间接引用为0.5,再间接一次为0.25,以此类推。举例:A刊(IF=30)上论文a,被B刊(IF=10)引用2次,引用a的论文分别为b1和b2,其中b1无人引用,b2被D刊(IF=8)论文d引用一次,d被E刊(IF=20)论文e引用一次。a还被C刊(IF=5)引用2次,引用a的论文为c1和c2,这两篇论文都无人引用。要计算a的引用指数,A刊和直接引用a的刊物即B和C刊,其影响系数为1.0,而间接引用a的那一级刊物,即引用了B刊上b2的D刊,影响系数为0.5,而引用了D刊d的E刊,影响系数为0.25.那么a的引用指数有以下几种计算方法:1,只计算到直接引用。为本刊IF+直接引用刊物的累积影响因子。如本例中为:30+(10*2+5*2)。2,计算到间接引用这一级别。为本刊IF+直接引用各刊物的累积影响因子之和+间接影响系数(即0.5)*间接引用各刊物的累积影响因子之和。例如本例中为:30+(10*2+5*2)+0.5(8*1)。 3 计算到间间接引用这一级别。为本刊IF+直接引用各刊物的累积影响因子之和+间接影响系数(即0.5)*间接引用各刊物的累积影响因子之和+间间接影响系数(即0.25)*间间接引用各刊物的累积影响因子之和,或者:本刊IF+直接引用各刊物的累积影响因子之和+ 0.5*(间接引用各刊物的累积影响因子之和+ 0.25*间间接引用各刊物的累积影响因子之和)在本例中为:30+(10*2+5*2)+0.5(8*1)+0.25*20*1 或者 30+(10*2+5*2)+0.5【(8*1)+0.25*8*1】
 
这些计算体现了本刊水平、引用本论文的论文发表刊物水平的区别,计算到间接和间间接这一级别的算法同时也体现了引用论文的不同水平的区别。然而对于相关性的区别由于主观性较强无法在公式中反映出来。
 
3 代表性论文引用指数
 
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是木桶原理并不适合与科研。科研应该追求卓越,力戒平庸,一位科学家可能在他一生所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有许多篇无人引用,然而只要有一两篇被成千次的引用,他就无愧于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一位科研工作者发表一千篇论文,每篇被引用一次,和这一千篇中999篇无人引用但有一篇被引用一千次其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引用指数也应该考虑到这一点。解决的方法选取少数几篇代表性论文来看其引用指数。例如,SCI论文数在10以下者,看引用指数最高的前三分之一的论文,在10-50篇的,看前五分之一,在50篇以上者,看最好的3-10篇。也可以简单点,就看最好的3-10篇论文的引用指数。
 
考虑到科研经费
 
科研管理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科研的投入产出比。目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滥用科研经费的情况,所以引用指数也应该考虑科研经费。例如,一个科研工作者用10万的科研经费,其发表论文的引用指数是100,而同一领域的另外一人拿着100万的经费,其指数也是100,毫无疑问在审批科研经费的申请时应该优先考虑前者。
 
考虑到经费的方法很简单,将引用指数除以科研经费即得到科研经费引用指数。
 
教授人均SCI引用指数
 
在不同的学校与科研单位之间进行比较时,应该考虑到不同单位科研人员数量的不同,否则比较就会不太公平,例如对于非综合性大学来说就是如此。一个可以考虑的解决方法是计算教授(或相当职称者)的人均SCI引用指数,也可以计算全部科研人员的人均SCI引用指数。为了防止平均数掩盖优秀的科研人员,也可以计算top10%科研人员的人均SCI引用指数。该方法同时有助于保证职称评定时尽可能把是优秀的科研人员评为教授。
 
不同作者的贡献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文被引用了多少次或引用指数是多少便是多少,但是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并列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呢?
 
方案一:固定系数法。每一位作者确定一个固定的系数,用这个系数乘以该论文的引用指数。如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系数为1.0,并列第一或通讯作者各为0.5(系数也可以调整),第二作者第一作者的一半0.5,第三作者为第二作者的一半0.25以此类推。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然而也比较机械,毕竟第二作者的贡献可能不一定恰好等于第一作者的一半,第三作者的贡献也不一定恰好等于第一作者的四分之一。
方案二:可变系数法。所有作者的系数加起来为1.0,然后由作者们一起决定谁的贡献多大,例如第一和通讯作者为同一人贡献最大,系数0.8,第二作者0.1,第三作者0.07,第四作者0.03等。这种方法从理论上来说比较好,然而实施起来却不太好办,因为要在投稿之前确定系数的分配,容易出现纷争,影响团结。
方案三:分开统计。即同一科研人员在不同的论文中作为不同的作者的引用指数不直接相加,而是分别列出来。例如:A的身份为第一作者时引用指数500,通讯作者为800,为第二作者时引用指数为1000,第三作者时为1200等。综合起来考虑似乎第三种方案更为可行和科学。
 
防患于未然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任何方法都有可能被钻空子。为了提高影响因子,有些期刊规定(也可能是一种潜规则)要引用该期刊的论文才能够或容易在它上面发表。而为了提高自己的引用次数,有些作者可能采取大量引用自身文章,要求学生或朋友引用自己论文,或者“很多学者为了提高自己文章的引用率,要自己的朋友和学生引用自己的文章,即使沾不上边也要引用.甚至有的人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有国际影响和引用率,还帮国外学者(外国人)写文章,落列一大堆自己的文章,而自己又不署名,以期在国外发表,来提高自己文章在国际上的引用率.这种情况在我国科学界是存在的,大有增加之势.” (罗德海:关于SCI文章的引用率的问题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058
 
既然这些问题已经初现端倪,就应该采取措施来预防。首先是作者个人的自引率的问题,最好是限定一个比例,例如要求在25%以下。然而一刀切的方法也有不好的一面,例如有些确实需要大量的引用自身论文,或者有的作者为了大量引用自身论文,在自引的同时更大量的引用别人的论文以降低自引比例。二是限制互引的比率,例如A、B二人互相引用对方无关的论文来提高引用次数。更重要的预防措施是相关性的抽查。引用是否应该,应该看被引用的论文与自己的论文相关性有多大。所以可以对有些论文的引用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的取样可以采取随机抽样和取高自引率及互引率的论文,即使高自引率或互引率,只要引用的确实是相关的就是合理的。但是相关性的评价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过程,所以为了防止误判应该采取较松的指标。另外,SCI官方网为每一个发表过SCI论文的科研工作者建立网络信用档案,将其不合适的引用情况显示出来。一方面可以纠正引用是否合适的不正确的判断,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信用档案同时可以显示是否有一文多发、证据确凿的伪造数据、学术不端等。
 
其他改革
 
1 姓名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的数目已经有了大幅的提高,因此出现了同名同姓的情况,而中国人的姓名表达在英文论文中尤其混乱。这些情况对于确定某一篇论文的“归属”产生了不利影响。解决的方法是通过对姓名进行编号来使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拥有唯一的一个姓名,例如Albert Einstein001、Albert Einstein002等。对于中文姓名的作者,应该统一形式并给予一个特定的编号,例如Li Xiaolong001等。编号的工作可以由SCI官方网来进行,也可以由一个国际性的科研组织来进行,所有的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之前都应该获得这样一个编号以明确身份。
 
2 单位名称的规范 
单位名称同作者姓名一样比较混乱。同一单位的不同作者在发表论文时往往写出来的单位名称不同,这也不利于确定论文的单位归属。解决的方法是单位使用固定的名称并在SCI或国际科研机构处注册,如果单位名称发生变迁,同样需要登记,这样即使名称变化,也不难确定某一论文到底是那一个单位的。
 
3 列出本文的参考文献形式
写过科研论文的人都知道,列参考文献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机械而且容易出错。所以建议每一篇论文在后面的参考文献处写出假如别的论文要引用这篇论文时参考文献应该是怎样的,其形式与该论文引用其它的论文完全一样。可以参考文献1-n 为本文引用的文献,但是参考文献【0】则为本文的参考文献条目。例如《关于双螺旋学说与科学研究的辩证思维》一文的参考文献可以这样列:【0】  张超. 关于双螺旋学说与科学研究的辩证思维[J]医学与哲学,2001,(22)2:33-34. 【1】… 【2】… 这样在电子版的情况下别人只需要复制这一条,改一下数字就可以方便的引用了。 另外,给出每一篇文献的一个国际性的编号,同样附在参考文献【0】后面,其作用是方便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例如:【0】  张超. 关于双螺旋学说与科学研究的辩证思维[J]医学与哲学,2001,(22)2:33-34. 158795623.
 
4 建立信用档案
信用档案的建立可以方便的查找某一科研人员的科研成绩,同时也可查找其是否有不合适引用、一文多发、数据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可以由SCI的官方网建立,主入口为姓名编号。进入之后,可以方便的查找出该作者发表了多少论文,被人引用多少次,引用指数是多少,有无不合适引用及学术不端行为,还可以显示一些其它的不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如获得过哪些科研经费、电子邮件地址、单位归属等。
 
5 自动统计软件及网站
为了方便进行科研绩效评价,应该使用软件来进行统计,否则工作量巨大,而前面提到的一些措施部分作用就是为了方便该统计软件的使用。该统计软件可以整合到SCI的网站之中,凭借SCI的巨大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轻松的得出某一科研人员、科研单位等的各种科研指标。
 
注意事项
 
首先是不同的行业可能不具有可比性。例如有些行业的篇均引用次数低,自然科研人员的平均引用次数也会低;有些行业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投入产出比低,因此引用指数除以科研经费后结果也会低。其次是有些超前的研究,可能刚开始一直无人引用,但是并不说明没有价值,所以还应该与同行评议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如果这些措施,如建立姓名编号、单位名称注册、科研人员信用档案、引用是否合适抽查等都由SCI官方机构来进行,有可能使其权力过大,从而对科研造成不利影响。一个可行的办法是由政府部门例如联合国或其他部门建立一个类似的数据库收录各种重要期刊,并采取这些措施。这样由于竞争的存在,对于不利影响可能可以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结语:由于作者尚为在读研究生,对科研评价等知识所知有限,提出的方法不一定完全可行,有些具体的数据也仅供参考。而且科研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也绝非这短短的一篇博文能够论述完全的,所以本文希望起到的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广大科研人员一样,我唯一的希望是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中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中国能够早日成为真正的科研强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8-15886.html

上一篇:SCI:中国科研评价的功臣
下一篇:细胞遗传学技术课心得
收藏 IP: 199.76.186.*|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