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锦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其锦

博文

“白色污染”的塑料袋面面观 精选

已有 6984 次阅读 2008-1-21 09:0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塑料袋将结束免费使用的公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实际上塑料袋从来都不会是免费使用,一句俗话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不过是价格低廉和隐性收费造成了“免费”的印象。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这样一个全国性的举措,大多数人都是迟迟疑疑地接受,心想,即使收费能有多高?

然而,这一举措是针对环境保护而来的。是否能够达到环境保护的愿望,才是问题的根本。在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探索问题中的未知因素和客观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真正获得可持续的社会发展。

制作塑料袋的原料为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为聚乙烯和聚丙烯。相比较前辈材料金属(铁,锡等),非金属(陶,瓷等)和天然高分子(木,棉,纸等)来说,塑料袋以其特有的价廉物美受到世人的青睐,可以用“横扫千军如卷席”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从科学发展角度来说,一位诺奖获得者曾说过:诺奖的工作是改变世界的工作(大意如此),用到此再贴切不过了。聚乙烯和聚丙烯的两位发明者共享了1963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塑料袋改变世界的内容不仅仅是它的物美价廉,随之而来的还有一整条产业链,从石油开采开始,还包括石油冶炼制备单体乙烯和丙烯,石油化工将单体转变为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和聚丙烯,塑料加工将高分子转变为各种类型的塑料袋,等等。再加上各种经销环节,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前几年还有一个创业故事说,一个农村老太太就是靠生产塑料袋发了家。

事情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塑料袋的价廉物美的历史也就是十多年的时间,很快,就被带上了“白色污染”的帽子,成为环境保护的重点监视对象。现实情况是,到处可见它的身影:它很轻,能飞到天空中;它很薄,能在铁路,公路上出现而无人怕其硌脚;它耐水,能在湖泊河流,甚至公海大洋中出现;它高寿,常常埋在地下几年仍然存在。所有这些优点,一旦与价廉相结合,加上市场经济,立马变成了公害。虽然有人提出塑料袋与青铜器(最早的容器)相比,寿命是太短了,埋在地下不会超过百年。如何一个成为宝贝,一个成为公害呢?但由于价格要便宜很多,被人滥用,不能珍惜现代科技送给人间的这一宝贝。

我们面临的问题仍然是老问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也能害人。具体到塑料袋,我们有没有应对的办法呢?现在提出的有偿使用是否能解决呢?

对于解决问题,中国文化中最早也最出名的故事大概是大禹治水了。大禹从治水中总结出的道理,易疏不易堵,至今仍然闪耀着普适的哲学光芒。对于塑料袋问题,从疏和堵的角度,大概分为上中下三策。上策当然是充分使用,加强管理。发挥其优势,而克服其劣势。中策是有偿使用,减少使用量。下策当然是全面禁用。下策当然是不可能的了。当今世界,即使是原子弹那样的“双刃剑”都无全面禁止的可能,更何况已经进入千家百户的塑料袋。上策是理想,当然是一个无限趋进的目标,在现实中采用可能实现不了。所以现在采用中策,应该是最佳选择。能否解决问题,还要看具体措施。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1塑料袋虽然现在免费使用,但它仍然是商品。从石油开采到商品出售,每一个环节都是有价的。即使老百姓从商场免费领取,我想商场也是经过精确物价计算,还是那句老话:买的没有卖的精,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如此说来,在最后一个环节收费,就有教育老百姓的味道:你这是花钱买的,要珍惜。道理没错,只是不知道上游各个环节的费用会如何变化。用量少了,一般来说价格会上升,这是工业社会的生产特征决定的。这样倒推过去的经济关系,最终导致的是生产的萎缩。是可持续发展吗?

2向消费者收取的费用多少是一个没有价格调节机制的人为收费。收取多少主要看老百姓的受教育程度和老百姓能够接受的程度。少了,起不到教育作用,多了,老百姓承受不起。能够想到,目前物价部门正在为此伤脑筋。这一难题的最后结果取决于物价部门向谁负责。法制不能不再一次向人治低头。更为麻烦的是,如此形成的新的收费格局,再想改回来就难了。

3收取的费用能够用于环保吗?塑料袋的环境问题,如同所有的物品造成的环境问题,从其一开始出现就存在。不管用量大小,其对环境的影响都是要出现,要处理的。要想趋近理想的上策,就应该不断增强环保措施,而这需要经费。如何能从产业链中不断抽提出相应的经费,才能保证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可目前由最后一个环节的商家来收费,能否用于环保还需要具体措施。

无论存在多少问题,环保总是最重要的。尽管目前的中策推广起来都有难度(比如商家和老百姓愿意失去这样一个价廉物美的塑料袋吗?要知道,目前很多超市还靠它来监视出门物品是否为正常购买呢!),不断趋向理想就更难了。再难,万里之行都有开始。祝愿我们这一环保新举措一路走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04-14769.html

上一篇:基础研究需要科学发展观
下一篇:什么是科学?
收藏 IP: .*| 热度|

1 李丽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