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23 12:19:49
应赋予高校免费自由权

 
“我们学校去年刚推行一项面向所有研究生都全免费的改革,可前不久国家出台政策,实行研究生收费改革,要求计划内招收的学生都要收费,我们不清楚全免费的做法还能不能继续。”针对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一高校学生工作负责人对我说。每个学校有自己的校情,国家可以确定研究生最高收费标准,但应该允许学校自主确定是收费还是免费。
 
笔者赞成这一高校的做法,这所行业性较强的学校,近年来在研究生招生中,与名校竞争并不具有优势,因此推出了“全免费”这一办法,而学校的办学经费也足以实行“全免费”。如果实行收费制度改革,即便对应收费,建立全奖制度,也可能失去“全免费”的吸引力。
 
“全免费”与“收费+全覆盖奖学金”制度,是有所不同的。首先,如果实行“收费+全覆盖奖学金”,学校必须有评定奖学金,设定不同等级的过程,否则,假如告诉所有学生,都享有一样的奖学金,奖学金可以冲抵学费,这就多此一举,不如实行全免费。其次,按照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在“收费+奖学金”政策中,学生报考一所学校事先是不知道自己能获得多少奖学金的(只知道有获得奖学金的机会),而如果学校告诉所有学生全免费,那么,报考学生将十分明确自己求学这所学校不用缴纳学费。这无疑有助于学校吸引生源。
 
我国推进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是必要的,但是,政府部门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不能代替所有学校做出决定。在收费制度改革中,政府的作用有三,一是从政策层面允许研究生培养机构收费;二是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确定最高收费标准;三是为所有学校推进改革创造外部环境,比如设立研究生奖励基金。这次政府出台的政策,有利于改革的快速推进,可是却是政府代替学校做出决定,忽视了学校的差异性。
 
在政府限定的学费标准之下,学校怎样收费,也属于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实行现代大学制度的大学中,学校的收费,通常由大学理事会(或董事会)根据学校的办学资源、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结构做出,就是政府举办的公立学校,收费也不是政府说了算,而是由理事会决策(理事会中有政府官员代表)。由于收费事关学校的长远办学和受教育者的利益,因此,在进行收费改革、确定收费标准时必须听取师生的意见。在这样的决策机制之下,我们看到国外一些大学,很难上涨学费。
 
我国推行研究生收费改革,也应该引入这样的决策机制。这一方面可避免学校在收费改革的旗帜下乱涨学费。另一方面可让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采取适合自身的招生方式。
 
按照政府统一规定不收费,或者统一规定收费,这从本质上说,还是政府办学,而非学校自主办学。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由国家层面推行研究生收费改革,应该贯彻《纲要》的精神,明确政府该做什么、学校该做什么、学校内部应该建立怎样的决策机制,这样,研究生收费改革与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学校的民主决策机制结合起来,才会取得改革的效果。■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3年第10期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