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打造有影响力传媒品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报社概况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1959~1966年

☆1959年1月1日,《科学报》创刊(对开周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科学报”报名。

☆1959年初,召开首次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报通讯员大会,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杜润生代表院党组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科学报》创刊后的几年内曾反复停刊复刊。到1962年11月12日第二次复刊后去掉“内部资料”的字样。

☆1966年8月13日,编辑部发表《告读者》:本报自即日起,暂时停止出版。

 

1979~1988年

☆1979年11月2日,《科学报》复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昌代表中国科学院党组,以《春风吹又生》为题撰写了《科学报》复刊词。

☆1979年12月,《科学报》首次采取院内公开招聘方式,从应聘的30多人中经考试调入5人。到1980年底,形成了由14名专职采编人员组成的基本队伍。

☆1981年1月,《科学报》在北京第一次召开记者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克实代表院党组到会讲话,特别赞赏报社设兼职记者的做法。

☆1982年8月,《科学报》在国内首家刊发本报记者高景泰和宋世绵独家采写的有关中年知识分子蒋筑英事迹的长篇通讯《献身祖国光学事业的忠诚战士》,在国内引起震动。此后引发各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关注并批示,蒋筑英成为新时期中年知识分子的一代楷模。

☆1984年1月,《科学报》由复刊后的4开8版小报改为对开大报,每周一期。

☆1984年5月,《科学报》编辑部在征得中国科学院有关分院的同意和支持下,决定在华东、中南、西北、东北地区设记者站。

☆1985年,《科学报》开始在国内公开发行,由北京市邮政局承担国内发行业务,当年征订份数近5万份。

☆1986年4月,《科学报》围绕长江三峡工程开展讨论,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为推进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调动和发挥科学家在国家建设中的咨询参谋作用产生了积极效果。

☆1987年1月,《科学报》由周一刊改为周二刊,开始向国外发行(国外刊号为D995)。

☆1987年9月,新华社记者李希光在北京对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大会的科学家的调查表明,80%的中国科学家认为在中国各家新闻媒介中,《科学报》的科技新闻报道最可信。

☆1987年底,《科学报》已在中国科学院各分院和京外直属研究所建立起记者站18个,拥有记者站专职记者23名、兼职记者40名、特约记者28名、通讯员近500名,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有较好素质的通联队伍。

☆1988年,科学报社创办国内首家科技新闻业务杂志《科技新闻通讯》,在长春编辑、出版、发行。1989年改由中国科学报社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合办。1990年移回北京编辑发行,更名《科技新闻与写作》。

 

1989~1998年

☆1989年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学报》更名为《中国科学报》。

☆1989年11月,报社激光照排筹备工作完成。

☆1990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了科技体制改革探讨的专题讨论,在科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起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都作了报道。

☆1991年12月,报社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各部委600余项科技合作项目参加洽谈,引资2200万美元。

☆1993年1月,《中国科学报》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

☆1993年初,《中国科学报》揭露李富斌剽窃论文事件引发的科技界打假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报道与随之开展的科学道德专题讨论被两院院士评为1993年十大科技新闻。

☆1993年7月1日,《中国科学报海外版》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范围涵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美国就有700多家大学图书馆订阅。

☆1993年下半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如何看待科技人员上山下海”的讨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报道这一讨论的进展情况,并选播讨论文章。

☆1993年11月,《中国科学报》在一版开辟专栏开展关于“成果评审和鉴定”的讨论,首先发表了学部委员何祚庥的文章,对如何看待成果鉴定、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研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予播发,新华社也发了通稿。

☆1994年7月,《中国科学报》一版开辟专栏,开展“维护科学尊严”讨论,对邱氏鼠药、水变油、伪气功及伪科学、学术造假等等进行揭露和批判,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1994年7月20日,刊登卢嘉锡院士为庆祝《中国科学报》创刊35周年的题词——“促进科技发展,引导社会进步”。有关领导、两院院士、著名大学校长等近百人先后题词,祝贺和鼓励报社。

☆1994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订阅《中国科学报》。该文说“《中国科学报》是一份在我国科技界颇有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它在宣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动态、弘扬老科学家治学经验和奉献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广大科技和教育界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1995年1月17日,报社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两院院士评选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揭晓,卢嘉锡、吴阶平、钱学森、苏步青、朱光亚、周光召等300多位院士参与了此次评选活动。截至2023年底已成功举办了29次,成为报社的重要活动品牌。

☆1995年3月,报社申请将《科技新闻与写作》更名为《科技新闻》。1998年4月,推出面向北京市民读者、引导市民科学生活的《科技新闻·生活周刊》,迅速成为北京报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刊物之一。

☆1995年6月,本报评论员文章《义不容辞地维护科学尊严》(黄安文撰稿,李士修改)荣获1994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1995年10月,《中国科学报》以《我国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为题展开讨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996年5月,报社与美国《科学》杂志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科学报》开辟《科学快讯》专栏,将《科学》杂志上的重要内容及时介绍给中国读者,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1996年6~9月,钱伟长等60余位大学校长向全国联名推荐《中国科学报》。推荐信说:“在我国科技界,有一份在国内颇具影响但尚未被高校师生普遍认识的代表我国科技教育界水平的科技大报——《中国科学报》,她是我们担任校长工作的同志们最喜爱阅读的报纸之一。”

☆1996年秋,美国《科学》杂志专门撰文介绍《中国科学报》反对伪科学的情况,高度评价《中国科学报》在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斗争中所起到的作用。

☆1997年12月,中国科学院批准对《中国科学报海外版》隶属关系进行调整,由中科集团代管调整为隶属中国科学报社。

☆1998年1月,《中国科学报》改版,由周三刊变为周四刊(后为周五刊),由原来每周12版发展为每周28版。

☆1998年初,《中国科学报》与英国《自然》杂志建立合作关系。

☆1998年6月29日,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9年1月1日起更名为《科学时报》(日报,对开8~16版)。《科学时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办。

☆1998年7月6日,《网络报》首刊暨中国信息化建设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该报由《中国科学报海外版》更名而来。

☆1998年8月13日,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科坛文明天地》变更为《科学新闻》杂志,并由双月刊变更为周刊(8开64版)。《科学新闻》杂志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国科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1999年1月正式出版。

☆1998年10月,第一届中共中国科学报社党委和纪委成立。

☆1998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报社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更名后的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仍是中国科学院的事业单位,归口管理中国科学院新闻媒体。

 

1999~2008年

☆1999年1月1日,《中国科学报》更名为《科学时报》首刊发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以《发挥科学思想库的作用》为题,为《科学时报》首刊致词。

☆1999年2月10日,《院士科普书系》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院士科普书系》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学部和科学时报社共同策划,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院士科普书系》历时7年,先后有176名院士签订了写作出版协议,分4辑共出版了100多本科普书籍。江泽民总书记为《院士科普书系》撰写了序言——《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这是截至目前规模最大、作者层次最高的科普出版工程,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也是科普著作首次获得国家科技奖。

☆1999年5月6日,《科学时报》1~3版以3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中国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兼副院长张劲夫的文章:《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将尘封30余年的记忆郑重公之于世。该文受到江泽民总书记重视,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在科技界引起很大反响。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专家予以表彰,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99年6月17日,报社迁入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3号。

☆1999年9月13日,《科学时报·读书周刊》创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

☆1999年9月16日,《科学时报·成才导刊》创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2000年9月17日,《成才导刊》改为《大学周刊》。

☆2000年1月1日,《科学时报》经批准明确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办。

☆2000年1月2日,《科学时报》与美国《侨报》合作,在美创办《中国科学周报》,并正式在纽约出版发行。《中国科学周报》出版受到各方肯定, 2001年2月16日,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要情》载文《〈中国科学周报〉在美国发行受好评》。该文说:该报在报道方式上坚持“好看、实用”的原则,将我国改革开放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就宣传融于海外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受到海外读者欢迎。

☆2000年6月16日,经中央编办批准,中国科学报社正式更名为科学时报社。

☆2000年8月22日,科学时报社举行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会委员会。

☆2000年11月6~9日,由科学时报社发起并承办的2000中国国际科普论坛在北京科技会堂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部分与会代表,周光召、路甬祥、Leon Lederman(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等一批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在会上作报告。

☆2001年3月,《科技新闻•生活周刊》杂志更名为《科学新生活》,该刊系以科学指导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类杂志,曾创下北京地区报刊单日发行量第一的历史。

☆2001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北京市分会和科学时报社承办的科学家新世纪论坛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路甬祥、Harry Kroto(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白春礼、李国杰、李三立、匡廷云、朱作言、徐晓白等中外著名科学家,分别就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信息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新材料和环境保护等专题作精彩演讲。

☆2001年6月14日,召开了共青团科学时报社委员会成立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科学时报社委员会。

☆2001年8月,由报社编写的《请历史记住他们——中国科学家与“两弹一星”》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

☆2001年9月,科学时报社第一届大学工作站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公寓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中国工程院副秘书长白玉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2002年1月,由科学时报社和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组织,566名两院院士投票评出“爱立信杯200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是国际知名企业首次参与评选活动,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对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精彩点评,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徐匡迪院士宣读评选结果。

☆2002年4月,应台湾吴大猷基金会的邀请,报社作为大陆地区协办单位参加“第一届吴大猷科学普及奖”评选推荐工作,该项评选每两年一次,一直持续至今。

☆2002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药学会、长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科学时报社、长春生物制品所、长春医药生物技术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药学及医药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院士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侯云德等9位两院院士和来自全国的200多家医药研发与生产单位的代表500余人参加了论坛。

☆2003年1月1日,《科学时报》首次彩色印刷出版,并由日报改为周五刊,周一至周五对开8版,4个版主报,4个版周刊。周一至周五的周刊分别是《创业周刊》《大学周刊》《中关村周刊》《读书周刊》《科学周末》。

☆2003年1月,《科学新闻》杂志由周刊改为半月刊。

☆2003年2月,报社参与承办的中国科学院网站被信息产业部、国家经贸委有关单位授予“优秀政府上网工程网站建设示范单位”称号。

☆2003年3月,《科学时报》推出《两院院士评选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部分成果展示特刊》,并向全国两会赠送报纸。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对这期特刊作了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2003年4月,推出《讲科学战非典》等大型专题栏目,钟南山、侯云德、陈可冀等一大批活跃在抗击非典科研攻关一线的两院院士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他们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对正确舆论导向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4年1月1日,《科学时报》由周五刊改为周六刊。

☆2004年1月,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振邦杯’两院院士评选2003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会上分别对世界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进行精彩点评。

☆2004年3月,为庆祝科学时报创刊45周年,科学时报社征集、整理、编辑的《中国院士治学格言手迹》在京出版。4月,689位中国院士的治学格言手迹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5年3月,编辑出版《创新人物风采录》,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作序。

☆2005年5月,刊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中国不能沦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该文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表扬,并得到国内各大媒体转载,引起很大反响。

☆2005年6月,报社策划组织“创新的脚步”大型系列报道,对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单位“创新跨越、持续发展”试点第三阶段7年来的各方面成就展开全景式报道。

☆2005年9月,报社提出“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的奋斗目标。

☆2005年10月27日,刊发由徐光宪、王淀佐、赵忠贤等15位院士联合提交的《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并作了批示。

☆2006年2月起,开《科学基金》专版,每周出版,持续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基金资助项目动态,报道基金项目成果,宣传杰出人才成功经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2006年2月,报社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订“报系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技传播人才培养、传播理论与新闻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加强合作。

☆2006年11月,科学时报社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进一步增强了报社在科技传播领域的影响力。

☆2007年 1月18日,定位为“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的科学网正式上线,并迅速跻身我国科技类网站前列。

☆2007年3月5日,《科学时报》的主办单位变更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3年7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加入,成为中国科学报四家主办单位之一。

☆2007年6月,科学时报社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12家国家一级学会、协会共同主办首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截至2023年底已举办15届。

☆2007年8月,成立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

☆2007年11月,科学时报社与爱思唯尔、英国大使馆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在科学网合作开办了论文频道。

☆2007年11月,报社采编系统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2008年1月,开设《雨雪无情 科学有爱》栏目,连续十余期就冰雪灾害进行了报道,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2008年3月,推出纪念“科学的春天”30年系列报道。

☆2008年4月,推出“问粮”系列报道,叩问大国粮食安全,追寻解决之道,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2008年4月,出版《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08)》,这是国内第一本科学传播蓝皮书,专家学者及有关领导对报告给予高度的评价。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当天,第一时间安排记者赴中国地震局采访,在第二天刊发了头条文章《震级高 有感范围大 传言不属实》,并配发言论《镇定 信心 勇气》,被央视等多家媒体广泛转载。在随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刊发近25个整版的地震报道,并派出记者赴震区一线采访,报道工作受到中国科学院的表彰。

☆2008年7~8月,策划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从科学家参与运动及奥运科技等角度,对北京奥运会进行了报道。9月,重点进行了中国科学院实施科技奥运项目报道,对中国科学院为北京奥运会所作出的科技贡献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2008年9月底,“神七”发射,派出记者赴酒泉发射现场和北京飞控中心进行了全程现场报道。

☆2008年12月,推出“纪念改革开放30年”系列报道。

☆2008年12月19日,举办“CN域名杯全国首届青年科学博客大赛闭幕式暨颁奖晚会”。

 

2009~2018年

☆2009年1月1日,推出社庆50周年特刊。

☆2009年6月,开办“我和我心爱的祖国——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科学人物报道”专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弘扬科学界的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组褒扬。

☆2009年6月,出版《流动的科学——科学网2008博文集萃》。

☆2009年8~11月,开展“辉煌甲子,永志创新”庆祝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系列报道,以中国科学院科研与企业单元为基础,采编了这些单元的人和事,借60周年的时间节点,还原中国科技事业的不凡发展历程。

☆2009年9月,与中国科学院团委共同举办与“SCI之父”Eugene Garfield面对面活动。

☆2009年9月,与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合作编写出版《科学人生——共和国60年科技发展历程》。

☆2009年10月,与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部门共同举办“现代农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暨黄淮海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振声任论坛主席。

☆2009年10~12月,举办“科学新闻大讲堂”系列高端科学讲座活动,先后邀请南斯拉夫前总理Milan Panic和《自然》杂志总编辑Philip Campbell博士等主讲。

☆2009年12月,举办“Scopus寻找未来科学之星”活动。该活动是中国大陆地区首次针对40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所设置的奖项,由《科学新闻》杂志主办,爱思唯尔协办,旨在打造人才培养、人才流动、成果转化的交流平台。

☆2010年4月,开通科学网微博,正式进军新媒体。

☆2010年4月,对23位大学校长的深度采访报道,以栏目同名(“大学校长访谈”)结集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题写书名。

☆2010年5月,举办“中国科学大讲堂联盟”启动仪式暨陆佑楣院士“水能利用与中国的低碳之路”全国巡回演讲。

☆2010年10月30日,首届“创新中国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论坛由报社和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发起,美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担任论坛主席,论坛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截至2023年底已举办14届。

☆2011年2月,科学网新闻频道荣获“2010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频道)”称号。

☆2011年7月1日,推出“贺建党九十华诞,展科技创新风采”专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2011年10月,开通中国科学报微博。

☆2011年12月27日,举办“《中国科学报》复名仪式暨院士名家迎春书画展”,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为报社揭牌,130多位院士及数十位书画名家题词或赠画。同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院士开启科学网手机客户端。

☆2012年1月1日,《科学时报》正式复名《中国科学报》,推出《中国科学报•元旦特刊》,这是报社历史上首次出版对开百版。

☆2012年1月,《中国科学报》设立《人物周刊》《思想周刊》。

☆2012年3月,科学传媒产业创新园在报社挂牌。

☆2012年3月,《中国科学报》“两会特刊”刊发了10位省部级领导专访。百余名代表委员联名致信本报呼吁加强科普,引起科技界热烈反响。

☆2012年3月18日,举行中国科学报科学大使、首席科学家聘请仪式。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佳洱,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刘德培,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匡廷云、郭雷、刘嘉麒等知名科学家成为本报科学大使和首席科学家。

☆2012年4月,刊登30名院士联名公开信《有关部门要严肃面对公众期待——关于反对“中式卷烟”项目入围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呼吁》。此后卫生部正式回应称所谓的“低危害”烟草制品研究项目,不应该参加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选。

☆2012年6月,成立北京科学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7月,连续刊登9篇“该死的奥数”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和支持,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教委第一时间回应,并就“奥数”政策作出相应调整。该系列报道荣获首届中国报业新闻社会活动“十佳”精品案例。

☆2012年8~10月,派遣记者随“大洋一号”采访报道中国大洋第26航次科考,在《中国科学报》开设“大洋之旅”专栏,同时在科学网开博客,以科考日记的形式,将科考现场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

☆2013年1月19日,“科学之夜——2012中国科学报社年度盛典”在京举行,“两院院士评选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2年度科学新闻人物”等评选结果揭晓。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等领导为获奖者颁奖。

☆2013年1月,推出以对中国科学院各单位宣传为业务方向的《中国科学报•创新周刊》,成为外界了解院属各单位的重要窗口。

☆2013年3~4月,《科学新生活》杂志针对网络虚假医疗医药广告泛滥的热点问题,与央视新闻中心联合推出大型深度报道,倡议拒绝网络虚假医疗医药广告,直接推动了国家工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专项行动。

☆2013年4月12日,推出SARS十年纪念专刊,用20个整版系统回顾过往细节、总结成败得失、甄别现实对策,以期更好地记住历史。

☆2013年4月,报社被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命名为“北京市科普基地(2013-2015年)”。

☆2013年7月,推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特别报道。

☆2013年7月,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称号。

☆2013年11月,《中国科学报》“文化周刊·读书版”在新闻出版总署开展的“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栏目。

☆2013年12月,开通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2014年2月,报社策划的“百余院士签名‘抵制迷信’公开信”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3年度十大科普事件。

☆2014年2月,报社记者甘晓获美国科学促进会Eurekalert!国际年轻科学记者奖。

☆2014年2月,开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8月19日,科学网微信公众号出现首篇10万+文章——《学生评课加剧了教师的“丑角化”》。

☆2014年4月,推出联想公司成立三十周年特稿,全面总结并重新审视了联想现象、联想经验。

☆2014年7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新闻官Edward Lempinen访问报社。

☆2014年11月,发起成立“创新中国智库”,首批入选院士、权威专家160余人,涵盖多学科多领域。该智库是以两院院士为核心,联合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组成的综合性咨询服务平台。

☆2014年12月,《两会聚焦:我心中的美丽中国》获第二十一届全国政协好新闻三等奖。

☆2014年12月,开通科学网头条号。次年1月,开通中国科学报头条号。

☆2015年1月1日,《网络报》变更为《医学科学报》在京出版,由报社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同主办。

☆2015年5月,美国《科学》杂志社新任社长Kent Anderson访问报社,就内容、活动及专题等双方感兴趣的合作话题进行交流。

☆2015年6月,推出学部成立60年系列报道及特刊,回顾中国科学院学部60年发展历程。

☆2015年8月,由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科学报社共同举办的首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评选活动在京颁奖。

☆2015年10月,启动“科学精神与中国精神”诗歌大赛。该大赛由报社与中国科学院文联、《人民文学》杂志社、浙江联合出版集团联合主办。

☆2015年10月,《为了纠正亚里士多德的错误》(作者丁佳)在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三等奖。

☆2016年3月,美国物理联合会(AIP)首席执行官Robert G.W.Brown一行访问报社,双方就科技新闻内容、科技视频及相关教育项目合作等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交流。

☆2016年5月,与细胞出版社共同举办“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系列活动。

☆2016年8月,推出墨子号特刊,全面介绍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研发情况、科学目标以及未来影响。报道受到中国科学院领导充分肯定,并被作为重要材料上报中央领导。

☆2016年11月,美国细胞出版社总裁、《细胞》杂志主编Emilie Marcus访问报社,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7年5月12日,温家宝同志在《中国科学报》首发纪念吴文俊院士文章。

☆2017年6月,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召开科技传播与科普工作研讨会暨全国高校科普H5制作大赛和“我眼中的北京科技周”摄影大赛颁奖典礼。

☆2017年12月,推出“我在现场”系列报道,主打记者和科研人员的第一视角,强调故事性和现场感,受到各方好评。

☆2017年12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为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2018年4月,出版《科学的力量——媒体人眼中的科学与科学家》。

☆2018年5月,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报》进行审读。2019年1月,专家回复审读意见——“从过去8个月的内容来看,2018年的中国科学报以科学态度、科学思想、严谨学风,讲政治、讲大局、讲科学、求真理、接地气”。

☆2018年6月,推出“三多”现象大讨论系列报道,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到的“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的现象,深入探讨我国科技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8年6月,推出系列报道“院士忆高考”,先后有50多位院士欣然提笔,追忆当年求学经历。《两院院士忆高考》的出版得到袁隆平、王志珍、俞汝勤等院士高度肯定。2020年4月,该图书获湖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2021年4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2018年8月3日,“科学小记者”举办首场活动。活动以“科学记者培养计划”为主线,策划并打造“科学小记者”体验、选拔、培训、讲座、研学及科考等系列品牌。

☆2018年8月,开设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排头兵——重温习近平“7.17”讲话五周年专栏,系统梳理中国科学院按照总书记指示推进机构改革创新发展的思路脉络,展示全院5年来的创新成果,鼓舞全院上下的奋斗热情。

☆2018年11月,《“天河工程”被指仓促上马 研究团队未回应气象学家质疑》的报道引发社会关注和媒体跟进,科技部、教育部对此组织了专门听证。

☆2018年12月,科学网编辑部荣获中国科技新闻学会“2018年科技传播奖”优秀团体奖。

 

2019~2023年

☆2019年初,编制《中国科学报社改革发展总体方案(2019—2023年)》,实施移动优先发展战略,开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篇章。

☆2019年初,启动视频直播工作室建设。3月,正式开展直播服务。

☆2019年1月,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

☆2019年3月,与字节跳动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展全民短视频科普行动——“DOU知”计划,5个月取得话题视频播放量5亿次的成绩。

☆2019年4月,开辟“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专栏,庆祝共和国建国70周年,多领域、多角度报道70年来科技进步为新中国发展做出的贡献。

☆2019年4月始,在“斯诺命题”提出60周年之际,针对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关系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开设“两种文化大家谈”栏目。

☆2019年5月,上线科学网抖音。11月,发布的“丁肇中报告”短视频,记录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成为报社首个播放量超千万的视频。

☆2019年8月,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小柯”上线运行,报道范围覆盖生命科学、医学领域和化学领域顶级期刊论文,初步形成科学新闻AI生产能力。11月起,陆续上线小柯生命、小柯化学等“小柯”系列学术公众号,面向垂直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小柯”获得海淀区政府文创专项资金支持,2021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2019年9月,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重大科研成果、举办重大活动、重要学术会议中的宣传需求及党建工作开展合作,开启专业媒体机构与科研院所合作新模式。

☆2019年10月,举办“院士进腾讯暨前沿科技论坛”,搭建科学界与企业界的交流平台。后续与腾讯公司深度合作,组织“为村讲坛·农业科技系列”活动,服务于乡村振兴工作。

☆2019年11月,科学网头条号荣获今日头条“2019年度科学领域十大头条号”称号。

☆2019年12月,上线科学网视频频道。

☆2019年12月,报社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签署《数字内容合作协议》,双方达成先授权后使用的共识,就资讯共享、内容授权、媒体报道等方面开展合作。

☆2020年1月,开通科学网视频号。

☆2020年1月20日,全面启动新冠疫情专题报道工作,通过新闻追踪、进展解析、热点讨论、署名文章、人物报道等体裁,实现多角度、多平台、多形式传播,充分发挥了鼓士气、正视听、清谣言、广科普的作用,全面展现了科研人员抗疫的决心和努力,突出科研“国家队”依靠科技创新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贡献。

☆2020年2月1日,《疫情拐点将到?陈薇:最坏打算 最充分方案 最长期奋战》在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发布,阅读量分别为385万、1346万,并入选今日头条优质长文榜。2月3日,同名文章在《中国科学报》头版刊发,相关音视频作品在微博播放量达1164万、在头条号播放量达1199万。

☆2020年2月5日,刊发《大疫当前岂能“围殴”科学家?》,呼吁大战当前,不要做瓦解政府、民众与科学界相互信任的事。

☆2020年2月5日,视频“听钟南山老爷子的,准没错”,在科学网抖音号点击量超过1000万。

☆2020年2月,开通科学网人民号、中国科学报人民号。12月,中国科学报人民号荣获“人民号2020年度优秀媒体号主”。

☆2020年3月,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分别签署记者站共建协议,开启记者站新模式建站工作。

☆2020年5月15日,刊发《面对阴谋论要相信理性和科学》,呼吁在危机时刻要尊重科学规律,反响热烈。

☆2020年5月16日,策划《原武汉病毒所科研人员万余字长文:疫情之下的是与非》,传播效果良好。

☆2020年7月,报社荣获北京分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0年7月,报社领导体制由社长负责制调整为党委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

☆2020年8月,上线科学网B站。

☆2020年底,形成以科学网视频频道为大本营,以抖音、B站、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多个视频新媒体平台分发、运营的科技视频传播格局。

☆2021年1月,《率先改革进行时——中科院研究所分类改革纪实(系列报道)》荣获中国科学院第十六届科星新闻奖一等奖。

☆2021年1月,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型专栏,分设弘扬科学家精神、走进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党旗下的百年科学印迹、战斗在科研一线的新党员、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等子栏目,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党的百年征程。

☆2021年1月,科学网微信公众号入选2020年度新榜排行榜500强。

☆2021年2月,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汪克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先后调研中国科学报社。

☆2021年3月,科学网头条号获评“今日头条”2020年度优质合作媒体号。

☆2021年4月,报社被中国科学院、科技部授予“国家科研科普基地”称号。

☆2021年5月,《实验室里过大年》被中国记协、中国行业报协会推选为全国性行业类媒体2021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全媒体报道精品。

☆2021年7月,开展科学可视化业务探索,聚焦科研成果发表、成果转化、科学教育方向,为科研群体提供专业的科学传播服务。

☆2021年7月,发布《20余位中国科学家郑重发声:新冠病毒“不可能是人为制造”》短视频,用科学证据有力回击不实谣言。该视频获中央网信办“2021年度中国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奖。

☆2021年9月,《中科院首次发现24吨“史前巨兽”》在B站播放量超过40万。

☆2021年9月,举办“唤梦杯”科学艺术原创诗词征集展评活动,面向社会征集原创诗词作品并进行网络展评,弘扬科学家精神,促进公众科学素质和艺术修养共同发展。

☆2021年10月,首次直播专家解读诺贝尔奖评选活动,人民日报、新浪等官方媒体及商业平台进行了转播,全网观看数超过4100万。

☆2021年底,报社新媒体矩阵日趋完善,已基本实现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B站等主流移动新媒体平台的全覆盖,各平台官方账号粉丝数达到500万。

☆2022年1月,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成为《医学科学报》学术顾问单位。

☆2022年1月,携手肯德基公司开展“追光吧 梦想家”活动,以致敬中国科学成就梦想为起点,邀请年轻人共赴梦想探索之旅,以科学文化自信为情感链接,用情怀唤起年轻人共鸣。

☆2022年4月,刊发《不看“洋指标”、拒绝“洋排名”:拿什么评价中国大学?》,引发多家媒体跟进报道。

☆2022年5月,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组织策划“抢救分类学”话题,国内30余位院士专家联名倡议,呼吁正确认识生物分类学的价值,给予这门基础学科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2022年5月,“全球首艘智能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下水”在科学网抖音号点击量近400万。

☆2022年5月,开通中国科学报知乎、中国科学报百家号。

☆2022年7月8日,首次承接国际直播业务——“2022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年开幕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官员充分肯定。

☆2022年 8月,成立中国科学报社科学技术协会。协会系北京市科协的基层组织,是推动报社科学传播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2年9月,策划推出人物通讯专栏“风范”,挖掘著名科学家学术人生的闪光点,刊出后获得广泛好评。

☆2022年10月,开设“宝藏学科”“科学说法”等精品栏目,视频业务向品牌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2022年11月,“走进国家太空实验室”直播系列,三天微博话题阅读总量1115万次,直播总观看量超过220万次,为同时段微博直播榜榜首。

☆2022年11月,《啃下多少硬骨头 才能成为“奋斗者”》(作者陈欢欢)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通讯三等奖。

☆2022年12月,科学新闻AI生产从生命、化学领域扩大到物理、地理领域。

☆2023年2月,上线科学网App。

☆2023年2月始,在“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百年之际,与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开设“科玄新论”专栏。

☆2023年3月,报社先后与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约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

☆2023年4月,首批中国科学报社科学小记者实践及培养基地在深圳成立。

☆2023年5月,报社与“学习强国”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共建共享、共创共赢的可持续性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加强科学传播,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2023年7月,报社荣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称号。

☆2023年7月,报社获得人民号“2022年度优秀媒体创作者”称号。

☆2023年9月,报社荣获中国报业协会“2021-2022年度全国媒体融合技术应用优秀案例奖”。

☆2023年11月,《地下700米的孤勇者》(作者倪思洁,通讯类)、《九旬院士“一站到底”令谁脸红》(作者李思辉,副刊作品类)获第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