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记者 倪伟波综合报道 来源: 发布时间:2019-3-5 20:58:30
一炮打响的中国科幻电影

 
提起今年春节档的电影,改编自科幻作家刘慈欣同名小说的影片《流浪地球》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截至2月24日,《流浪地球》票房突破43亿元,成为目前中国内地影史票房亚军。不止在中国,该片在海外同样表现不俗:在北美上映11天便斩获382万美元的票房,登顶近五年中国电影北美票房榜。
 
从超前点映到首映再到正式上线,《流浪地球》一路飚红的票房与口碑,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中,无异于一匹黑马横空出世,令人刮目相看。
 
在各种赞誉声中,认为《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呼声逐渐占据舆论市场。新华社接连发表《中国科幻电影在农历新春迈出新一步》等多篇评论;《纽约时报》撰文指出,《流浪地球》将成为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的开始;香港《南华早报》更是不吝夸奖,称《流浪地球》是一部史诗级的中国科幻电影。
 
“所谓的‘中国科幻元年’,它只能以一部成功的中国本土科幻大片来开启。有抱负的中国科幻作家和有抱负的中国电影人,都必须接受这一使命。”长期从事科学史和科幻电影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如是预言。
 
如今,《流浪地球》正向世人宣告,中国科幻有能力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
 
前世今生
 
听到“元年”的提法,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中国此前难道没有科幻电影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其实,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由来已久。回顾历史,有资料可查的第一部中国科幻电影是1938年新华影业公司出品的《六十年后上海滩》。尽管距离好莱坞最早拍摄的科幻片《科学怪人》足足迟了36年,但“气候控制室”“机器人”“睡眠复活技术”等科幻元素,仍让这部影片充满令人赞叹的想象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对科学技术极为重视,强调科学为人民服务,“科幻文艺是为科学普及服务的观念”更是深入到每个文艺创作的思想中。之后,我国建国以来最早的科幻电影《小太阳》问世。
 
刘慈欣曾在《被忘却的佳作》中指出,“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是《小太阳》,拍摄时间让人吃惊:五十年代中期!内容同样让人吃惊:与拙作《中国太阳》相似,描写中国人在太空轨道上建造反射镜……更重要的是,与前面那几部科幻片相比,它具有更大的科幻内核。”然而,这部电影并没有得到大力推广,反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冷藏了。
 
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十三陵水库畅想曲》,通过对未来社会的种种畅想,为观众展示了1978年的社会景象,适应和配合了当时的政治时局。
 
在随后的“文革”十年中,中国科幻电影陷入一片死寂。直至20世纪8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中国科幻电影才逐渐复苏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西安电影厂将科幻片《错位》搬上屏幕,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出现了一个小高潮。紧接着,《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魔表》等一批中国科幻电影登上屏幕。
 
不过这种昙花一现式的高产仅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之后中国科幻电影再度踪迹难觅。
 
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电影虽然在数量上比以前有所增长,但质量参差不齐,而且这些具有科幻元素的电影无论在主旨、表现形式,还是拍摄效果、后期制作等方面,都无法与同时期的好莱坞科幻大片相提并论。
 
诚然,中国科幻电影虽一直都在,却始终萎靡不振;有过各种尝试,却又似乎从未开始。如此尴尬的局面,让国内科幻迷们无不扼腕长叹。此次《流浪地球》的一炮打响,无疑给中国影迷们提振了士气,坚定了信心。在中国,科幻电影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太空探索的突破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科幻电影的水平可被视为是展现一国国力的“晴雨表”。这可从美国科幻电影的卓越表现中得到印证。
 
从《星球大战》到《侏罗纪公园》,从《星际穿越》到《火星救援》……一系列赚足眼球与口碑的科幻电影,都成为好莱坞甚至世界科幻电影的标杆。而这除了依赖于美国发达的电影工业,还离不开美国强大的科技实力的托举。
 
比如,堪称好莱坞科幻经典之作的《星际穿越》就邀请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黑洞和广义相对论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Kip Stephen Thorne担任联合编剧和监制,为影片中的黑洞模型及相关引力方程提供理论支持。
 
当然,严谨的科学逻辑在好莱坞科幻电影制作中并非个例。比如,《火星救援》就曾获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全力支持,尽可能地还原了火星上的真实环境。这些都为科幻电影的拍摄与制作注入了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科学助力。
 
再将视线转回国内。几十年来,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的探索与突破,无不折射出《流浪地球》此次逆袭背后的“巨人肩膀”——中国航天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
 
从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到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从“嫦娥一号”“天宫一号”“天舟一号”,到刚刚登陆月球背面并拍下第一张月球背面全景图的“嫦娥四号”,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中国人在太空的旅程也越走越远。
 
科技实力的增强势必会为经济文化的前进提供不懈动力。对此,《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深有同感,指出只有国家够强大,才有可能拍出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比如,最近我们的飞行器成功登陆了月球背面,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观众才会相信,中国人可以做到电影中呈现的东西。科幻片需要国家的综合实力来背书。”
 
值得一提的是,《流浪地球》中不少科学设定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成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信公众号发文指出,《流浪地球》中的黑科技,该校师生已默默探索了多年。比方说,打造复杂的巨型“行星发动机”可能就离不开该校专家发明的“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而建设经久可靠的“地下城”,或许可以用到该校专家设计的“土壤沉降计算模型”。
 
崛起的中国电影工业
 
拍摄科幻电影,一直被认为是电影工业发展程度的试金石。电影工业化意味着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形成一整套标准化的流程和体系,从前期概念设计、现场美术,到科学顾问、后期特效等,都有极其细致的分工以及专业级别的技术、设备、人才和雄厚资金的支撑。
 
与过去相比,《流浪地球》这一次显然做好了调动庞大的工业级行业资源的准备。也许《流浪地球》的剧情与人物塑造称不上经典,但影片的视觉奇观、美学设计、工业制作都堪称中国科幻电影的最高水平。而这无疑得益于一流摄影基地的加持。
 
《流浪地球》的拍摄地在位于山东青岛的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投资500亿元、总建筑面积达540万平方米的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无论从体量还是产业模式上来说,都是全球投资规模最大的影视产业基地。
 
“2017年开机拍摄的《流浪地球》,使用了该园区内8座摄影棚,置景车间加工制作了1万多件道具,置景延展面积近10万平方米,相当于14个足球场;运载车、地下城、空间站等都是实景搭建……”《流浪地球》制片人王鸿对这里一流的硬件设施印象极为深刻。
 
对于科幻电影来说,具象呈现的效果是决定影片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后期特效至关重要。
 
《流浪地球》全片共有2000多个特效镜头,导演郭帆大胆启用了国内多家特效公司,在特效上下了苦功夫。影片80%的特效均由中国团队独立完成,虽然与美国科幻大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却反映出近年来我国电影工业和电影技术创新的最高成就。
 
“我们甚至有一些镜头做得比海外团队还好,这是让我们特别骄傲和自豪的。”郭帆如是说。
 
为了打磨作品,《流浪地球》剧组还特地邀请了4位科学顾问,一遍遍地研究剧情,力求构建科学严谨的世界观。此外,4000余人的电影团队、300人的概念美术团队、1万件人工制作的道具……这一切的精心准备让《流浪地球》迅速切进了制作难度最高的电影类型的赛道。
 
中国情感
 
要让世界接受中国科幻电影,复制、模仿好莱坞模式是行不通的。《流浪地球》正是凭借着“中国式”的人文情怀,才得以成为世界科幻电影中的一股清流。
 
对于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套路”,很多人都了然于胸:要么“一人开挂,拯救人类”,要么不到最后一秒绝不剪断炸弹电线。与彰显个人英雄主义的好莱坞科幻片不同的是,《流浪地球》摒弃了以往的俗套情节,加进了中华文化元素,在片中渗透了中国人特有的安土重迁、恋家的核心情感。正如江晓原指出的,《流浪地球》第一次向世界科幻电影市场输出了一个独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故土情结”。
 
当地球发生危机时,中国人作出的选择不是放弃地球,而是给地球安上发动机,带着地球去流浪。这是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背景,也是中国人对故土家园的深厚情感。
 
生死攸关之际,影片男主角在“小家”的父子情与“大家”的人类命运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为了地球的集体利益,宁可牺牲自己。“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在灾难面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心理活动、个人故事就是这样的,换作外国人就不是。”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饶骏在谈到影片时如是说。
 
或许,对于阅过众多科幻大片的影迷而言,《流浪地球》本身并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创造”。但在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科普创作》执行编辑姚利芬看来,作为中国本土的第一部科幻大片,无论是故事的完整性、逻辑推演的自洽、宏大的场面、向好莱坞偷师的各种桥段,以及对经典作品的致敬,都可以让人看到它极尽所能地想要做到“正确”。先努力做对,然后再去创造,并在细节上下功夫。中国的科幻电影是值得被宽容并且期待的。
 
无疑,《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次大突破。然而,与好莱坞科幻电影工业相比,中国科幻电影才刚起步。为中国科幻电影开了个好头的《流浪地球》,也为中国科幻电影做了一次积极的探索。
 
不过,“美国科幻片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失去最初的创作力,这也是我们的机会。”刘慈欣曾向媒体表示。“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影片中的这句台词,用来形容发展路径逐渐清晰的中国科幻电影同样适用。■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9年2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