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落 来源: 发布时间:2019-3-5 20:58:30
科幻电影的西方模式

 
时间迈入2019,对于全球科幻迷而言,这无疑是翘首企盼的一年:《星球大战9》将带着无数“星战迷”的年少记忆,卷土重来。
 
科幻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凭借大胆的想象力和富有冲击感的画面征服了全球亿万观众。这其中,又要数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科幻电影最为著名。
 
即便拥有浓厚的艺术色彩,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本质仍是一种商业实体,自然也就拥有保证其持续成功的“套路”。
 
融入科技元素的好莱坞式叙事情节、超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成熟化的市场运作和营销理念以及“夹带”其中的美国文化,合力将好莱坞科幻电影打造成为全球同类电影中的典范。
 
时代主题 流行故事
 
任何类型电影的持续成功都离不开一些必备元素,比如主题的号召力以及流行的故事等,好莱坞科幻电影更是深谙此道。
 
科幻电影的主题从来就不是天马行空的,而是具有深深的时代印记。比如,在二战后国际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对核武器和核战争充满恐惧,对航天工业的飞速发展满怀期待。于是,描述科技与未知自然界之间冲突的内容成为了当时科幻电影的主题。
 
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游》堪称是“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即便到了今天,人们还对影片中那些有关人类在太空中状态的描绘记忆犹新:寂寥的太空、飞船内的微重力状态……要知道在影片上映后的一年,人类才首度登月。正如米高梅影业在宣传此片时所说的那样:“《2001太空漫游》中的一切都将会在今后30年中成为现实。”
 
除了紧扣时代主题,好莱坞式的情节设定也是科幻电影必备的元素。只有满足观众的审美习惯,才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继而创造利润,而这样的故事也会不断地被重复和演绎下去,成为流行的模式。
 
总体来说,美国科幻电影在情节设定上有几个突出特点,首先就是不惜笔墨地对未知世界进行勾勒。无论是《星际穿越》中广阔无垣的曼恩星球冰原,还是被巨浪潮汐覆盖的米勒星球,又或是错综复杂的五维空间……这些都建立起一种以太空为背景的崇高感。
 
其次是对末日降临的悲剧性渲染。在《后天》中,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龙卷风、海啸、地震在全球肆虐:冰封的自由女神像、被龙卷风切开的大厦、冲进城市中央的巨轮……极富冲击感的末日画面与现今的安逸生活形成了强烈对比,引人震颤。
 
再就是注重对超级英雄的塑造与刻画。纵观美国科幻电影,总会有一个英雄式人物扛起“救世”大旗,他(她)也许是《后天》中与儿子关系并不融洽的父亲,又或许是《火星救援》中种土豆的植物学家,可能是《星际穿越》中在家人与拯救人类之间做出艰难抉择的飞行员,也可能是《地心引力》中面对残酷宇宙环境的坚强女性……
 
这些“英雄”可以不够魁梧,但大多胆识过人;可以不够天才,但却正直善良。他们总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最终力挽狂澜,拯救众人于水火之中,为人类带来希望与光明。
 
技术加持 视听盛宴
 
好莱坞科幻影片最大的卖点除了主题与情节,就是其通过高科技所营造出的视觉奇观,也就是观众最津津乐道的“特效”。
 
从1977年的《星球大战》系列到1999年的《黑客帝国》,从2009年的《阿凡达》《2012》到2014年的《星际穿越》,可以说,科幻电影的每一次突破都必然伴随着电影制作技术的飞跃。
 
“一方面,科幻电影以新科技的发展为内容,通过夸张的手法向人们展示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另一方面,科幻电影借助发达的摄影、数码技术,将一个个目前所不能实现的科学奇观完美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科幻电影中的神话叙事研究》一文这样阐释技术与科幻电影的关系。
 
《阿凡达》之所以能够创造全球票房神话,显然是与其划时代的制作技术分不开的:潘多拉星球上的参天巨树、漂浮的群山、会发光的动植物……每个画面让人仿佛误入了奇幻世界。这部影片被誉为是凸显电影技术的巅峰之作,使电影制作技术真正上升到了审美的高度。
 
在创作过程中,影片采用了虚拟摄影棚与面部捕捉还原系统,做到了全部电影画面都在摄影棚拍摄,且每一帧画面都有特效参与的壮举。最让人振奋的,还是影片使用了全新的3D摄影系统。也正是自《阿凡达》开始,电影拍摄方式开始由数字化时代向3D时代全面过渡。
 
除了复杂的特效技术,科幻电影中的声音元素也至关重要,它往往充当揭示人物内心复杂情绪、烘托影片气氛的工具。当下电影声音制作数字技术的日趋完善,也都反映在好莱坞科幻电影当中:《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等影片的声音制作技术在当时都处于先锋地位。
 
宣发先行 整合营销
 
商业性是科幻电影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为了确保商业利润,好莱坞科幻电影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市场运作方式。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宣发成本在影片总成本中占有极大比重。比如,《阿凡达》的影片成本约为3.5亿美元,但宣传费用就达到了1.5亿美元,最终影片斩获了27.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好莱坞科幻电影的营销大多采用了传统营销和新兴营销相结合的模式,即通过协同宣传,将电影潜在受众的注意力转化成实际的收益。
 
其中,开发IP就是传统营销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即以知识产权为源头,将其扩展到动漫、网游、小说、电影、电视剧等多种文娱产业形式。像《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等电影,其题材就是改编自知名漫画或经典题材,因而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同时,这类影片也多采用续集策略,以保证电影品牌的后续开发性。
 
在新兴的网络营销方面,好莱坞科幻电影也不遑多让。比如,《蝙蝠侠之黑暗骑士》就设计了近30个与电影相关的网站,涵盖了影片中哥谭市的多个电影场景;新版《哥斯拉》也开通了名为“遭遇哥斯拉”的网站,激发了全球观众的观影好奇心。
 
另外,好莱坞科幻电影的营销推广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开发电影后续产品以延展产业链,形成多元化的盈利方式。
 
从被称作“星战元年”的1977年到现在的40多年间,《星球大战》除了9部电影,还有无数的小说、漫画、游戏,“星战文化”已浸染到各个领域。而由第一部影片直接催生的“工业光魔”特效公司,至今也仍在电影界书写各种不可能。
 
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出
 
电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符号,好莱坞科幻电影中自然也深深镌刻着美国的文化。
 
通过有系统的、贯穿全产业链的全球化营销推广工作,好莱坞不仅向世界输出高科技的文化产品,同时也“捎带着”输出其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将美国文化传遍全球,从而引发全球观众对电影中描绘的美国社会的极大向往。
 
纵观美国科幻电影,不难看出贯穿其中的“英雄救世”“环境危机,寻求生存之路”等价值观。比如《2012》《后天》等影片都表现了人类生存面临巨大的困境与危机,英雄人物带领人们实现自我救赎的主题。
 
在《流浪地球》热映之际,有网友曾在某网络问答社区发起话题:“如果让好莱坞来拍《流浪地球》会如何?”其中点赞数量最多的一条回答是:“引爆木星一定是主角的主意,各国救援队会毫无用处,影片的关键点也绝不会放在苏拉威西。”这足以窥见好莱坞科幻影片中模式化的英雄主义和“高大上”的美国形象。
 
“通过制造一个又一个科幻或荒诞的故事,好莱坞科幻电影成功地输出了美国至上的意识形态,展示了美国式自由、平等、自信乐观和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成为推销美国形象和进行政治宣传的重要工具。”《文化视域下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一针见血地指出。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好莱坞也创作了很多发人深省的经典科幻影片,如《火星救援》《星际穿越》等就引发了观众对人口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的社会批判意义。■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9年2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