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 唐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5-25 7:49:21
把握机遇 合作共赢
——专访《免疫》主编及细胞出版社出版总监Peter Lee博士

 
Peter Lee是《免疫》杂志主编及细胞出版社出版总监。他有着超过15年的编辑与出版经验,并自2005年起在细胞出版社工作至今。他在微生物学及免疫学领域的科学训练始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除了领导《免疫》的编辑团队外,他还作为高级管理团队的成员,负责监督细胞出版社的整体战略与运营。如今,Peter Lee正带领细胞出版社向自然科学领域发起进军,同时领导旨在加强细胞出版社与中国合作的项目
 
作为世界权威的生命科学专业出版机构,美国细胞出版社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盏明灯,指引着全球生命科学研究者探索未知,奋勇向前。在生命科学领域深耕的同时,细胞出版社也开始不断拓展新的领域:Chem、Joule、iScience等众多全新产品的亮相,再度赋予了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近年来,细胞出版社一直亲身参与到中国科学研究的跨越式发展之中,以多种形式支持中国科技交流和科学知识的传播,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借着“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特刊出版之机,我们采访到了《免疫》主编、细胞出版社出版总监Peter Lee博士,听他为我们讲述《免疫》的故事以及细胞出版社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科学新闻》:自1994年创刊以来,《免疫》所发布的研究论文为免疫学研究提供了卓越和资源丰富的平台。可否为中国读者介绍一下《免疫》的基本情况?与其他同类期刊相比,其具有哪些优势与特色?
 
Peter Lee:在《免疫》的创刊号上,《细胞》创始人Benjamin Lewin先生曾这样写道:该杂志将涵盖“超出免疫学正式定义之外的以及所有参与或影响机体免疫反应的系统的广泛兴趣范围”。这一认知在当下依然不曾改变,并且意义更深:伴随着理解的深入,人们发现免疫系统与人体内的大多数系统都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并对健康及多数疾病产生深远影响。而《免疫》正是旨在发布所有这些领域内的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虽然由公众来评价杂志更为合适,但我仍想借此机会向中国读者介绍《免疫》的几个独一无二的特点。在内容方面,我们发表当前领域内最重要的研究进展,同时致力于引领业内学者探索当下还不太受瞩目的研究领域;在“服务”层面,我们的编辑团队致力于紧密联系科研团体,期望能够以平易近人、开放的态度与作者、审稿人们探讨科学问题,思考如何才能最好地为读者提供与领域相关的和高质量的内容。
 
《科学新闻》:近来连续发生的多起学术不端事件,让人们对于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方式产生了一定的质疑。细胞出版社如何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Peter Lee:首先,同行评议在评估科学论文的有效性及提升论文的质量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它在检测学术不端行为的过程中作用不大,这是因为在多数情况下,除非进行深度调查,否则是很难发现那些不诚实的行为的。随着对学术不端的认识的增长,公众对科学的信心也受到了一点动摇,这也是令人遗憾的现实。但需要明确的是,同行评议本身是一个健康的过程,其不仅有助于阻止学术不端行为,还有助于揭露伪科学。
 
细胞出版社一直非常重视学术不端行为,并多管齐下采取措施应对这一问题。
 
首先是建立促进透明度的系统,比如我们推出的新版块“STAR Methods”以及在文献管理软件Mendeley中存储原始数据等。实验数据方法和可用性的改进,将有助于检测和阻止学术欺诈行为。我们也支持关于实验可重复性研究的论文以及对已发表工作作出的挑战。其次,我们有多种工具,可以用于检测论文原稿中的文字与图表造假。再次,细胞出版社非常重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一旦发现,绝对严惩不贷,比如论文撤稿以及禁止造假者与出版社继续互动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细胞出版社致力于通过由编辑组织的研讨会、各种教育资料以及支持行业相关活动和倡议等多种渠道,向各个层面的科学家宣传科学诚信的重要性。我相信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科学新闻》:下一步,细胞出版社是否有和中国进行更多、更深层次合作的计划?
 
Peter Lee:在过去的几年中,细胞出版社最显著的一个发展,便是伴随着Chem、Joule、iScience及其他一些新产品的问世,开始将目光拓展至物理科学领域。当然,在众多领域之中,生命科学依然是我们的首要目标。以《细胞》为旗舰先锋,细胞出版社将持续推陈出新,加强服务,不断升级我们的期刊。
 
与此同时,随着一系列期刊广度与实力的延伸和增加,我们切切实实地看到了与中国的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发展强有力合作关系为双方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因此,我们正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大细胞出版社在中国的发展力度。比如发展壮大我们在中国的编辑队伍,为平时驻扎在美国和英国办公室的科技编辑提供在中国进行深入访问、了解中国科研环境甚至人文文化的机会。
 
目前,细胞出版社已经与中国科学报社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也在努力开拓与中国其他机构和组织的双赢合作关系,比如我们已经增加了无论是作为主办方还是参与方对在中国举行的学术会议的投入。对于以后越来越多的充满前景的合作机会,我们感到非常振奋 。■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8年4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