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泉琳综合报道 来源: 发布时间:2018-3-8 14:0:17
区块链:开启金融2.0时代

 
毫无疑问,“横空出世”的区块链技术已成为当下最火的技术之一,并且还受到了资本的大力热捧及政府的高度重视。
 
根据已有数据显示,目前世界有近30个国家在大力投资发展区块链技术,近百家中央银行已经开始讨论发展和应用区块链技术,全球约百家大型跨国公司已经加入区块链技术联盟。在过去的三年中,关于区块链的风险投资总额已高达14亿美元。
 
随着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强势崛起,新兴的区块链技术正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焦点。而区块链技术所独有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不可篡改等优势,更使其在数字货币的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比特币:最成功的应用
 
提起区块链,就不得不说比特币。可以说,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首次大规模应用到全球网络的一个典型案例。
 
2008年11月1日,一位化名“中本聪”的神秘人发布了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调查文献,首次阐释了“比特币”的概念,描述了其在加密方面的突破——“一种点对点完全版本的电子现金在线支付,直接从一方发送至另一方,而不经过金融机构。”
 
简言之,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源的P2P(点对点)软件产生的电子数据,其初始来源就是创始人设计的比特币系统给出的奖励。比特币账户间的交易与个人发送电子邮件十分类似,先要安装一个比特币客户端,账户就像是个人的电子邮箱地址,而密码就好比是比特币交易的个人私钥。
 
在比特币的网络中,每个安装了客户端的节点都拥有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来管理比特币的生产、交易,同时也更新着比特币系统变化的最新记录。
 
当要给朋友发送比特币时,首先需要进入比特币个人账户,用个人私钥发出转账信息。周边的节点会检查你的账户是否拥有相应数量的比特币,如果有,则同意这次交易,并且把这条信息广播到附近的节点。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网络都会确认这笔交易信息,然后写入到区块中。最后,朋友将会收到对应数量的比特币,交易就此完成。
 
比特币的问世带来了一项前所未有的革新,即首次无需经过第三方机构核实就可进行交易,从而防止了重复消费。作为一种数字现金,比特币是一种类似于实物现金的不记名工具,通过使用比特币,任何人都能在不了解且未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向陌生商人付钱购买商品,而商人不问任何问题直接收钱。
 
比特币之所以敢于这样创新,是因为借助了支撑技术——区块链。如果说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人们的信息获取问题,那么区块链技术则解决了人们之间的信任问题。
 
按照中本聪的设计,比特币交易系统每10分钟就将这段时间内全网所有的交易数据打包,存储在特定的区块文件中,并发送到每个节点,这些区块文件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排列,构成区块链。
 
在比特币网络中,每台电脑都称为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拥有全部分类账的副本,这些节点就好像一个个“账房先生”。那么,怎样才能从中找出那个记账又快又准的“账房先生”来生成唯一被系统认可的区块呢?
 
为此,中本聪设计了比特币的奖励机制:谁能最全搜集前10分钟内的全网交易数据,并且最快猜出特定复杂方程的解并发送到网络上让大家确认,谁就成为该区块的记账者。奖励一开始是50个比特币,以后每隔4年减半,直到2140年2100万枚比特币全部发完为止。
 
基于这样的设计,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撑下,比特币自诞生以来以高效、透明的特点帮助了成千上万人。因其应用门槛较低,比特币也在经济欠发达或金融服务不完善的国家发光发热。
 
靠谱的平台
 
在比特币产生之后,以太币、莱特币等模仿比特币的数字货币相继出现,数字货币也成为区块链技术首先广泛应用的领域。
 
2015年9月,全球13家顶级银行,包括花旗银行、美国银行、摩根斯坦利、德国商业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瑞典北欧斯安银行、纽约梅隆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和多伦多道明银行,加入了由金融技术公司R3领导的区块链联盟组织。
 
随后,R3发布了首个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实验,并使用了微软Azure的区块链即服务(BaaS),涉及其中的11家成员银行。这些银行通过分布式账本上的代币资产来模拟交易,而无需中心化的第三方参与。自推出以来,R3分布式账本财团已签署了近50家合作银行。目前,该联盟的大门已向非银行机构、清算所以及交易所开放。
 
除了上述的区块链联盟组织,全球大型银行也正以其他各种形式在区块链领域开展一系列探索。比如,花旗银行就专门成立了创新实验室,开发出3条区块链并在上面测试运行了一种名为“花旗币”的数字货币;纽约梅隆银行也已尝试将比特币的点对点模型基础运用到银行系统,并在其员工内部系统中推出BK Coins数字货币。
 
商业银行之所以如此重视区块链技术,一方面是希望能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的方式来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则希望能够在新的商业模式下创造利润并与同业保持竞争;此外,面对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只有通过积极的“自我革命”才能获得先行优势。
 
目前,区块链金融的应用研究也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展开。巴克莱银行和以色列一家初创公司共同完成了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贸易交易。通过区块链技术,传统需要耗时7至10日的交易处理流程被大幅缩短至不足4个小时。
 
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各大银行会在区块链基础上发行加密货币,股权市场会通过区块链加强股权管理,货币、债券、股票的清算也会通过区块链解决方案进行。这正如世界经济论坛金融服务行业主管GianCarlo Bruno说得那样,“区块链技术不再是金融行业的边缘领域,而会占据核心位置。”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区块链技术得以在短期内强势崛起的呢?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曾一语道破其中的奥秘:区块链的影响力远不止于加密货币,它让彼此之间没有建立信任关系的人们达成合作,无需通过中立的中央权威机构,它是建立信任的机器。
 
的确,在现实世界中,无论人与人之间、人与公司之间,还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交易都离不开公信力提供的支撑。公信力意指在社会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公正、公开、人道、民主与责任的信任力。当前社会,公信力一般由政府、国家机关或政府授权的第三方组织来提供。
 
如今,区块链技术的横空出世很好地满足了公信力的需求,并把公信力抽象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而非由政府或其他第三方组织掌控的存在,从而形成了政府、公众、区块链与公信力互相监督的“公信新格局”,产生了强大的信任,这便是区块链最大的魅力所在。
 
当然,区块链的价值还不止于此。
 
由于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数字货币去中心化信用,从而使货币变得更为安全。当前中心化的金融系统易受电脑黑客的攻击,安全成本高且难以防御;然而基于区块链技术创立数字货币,其去中心化的优势可以实现全网络记账,有效预防故障和攻击。从这个层面来说,区块链就是一个所有用户共同维护的“数据大家庭”。另外,区块链信息的时序记录、不可追溯和难以篡改的特点,也使得货币防伪轻而易举。
 
与传统数据查询模式下只有管理人员才能看到全盘或全程数据信息以及当事人只能看到个人交易信息不同,区块链对P2P网络上的参与者平等开放,而且由于交易单都记录了该笔资金的前一个拥有者、当前拥有者以及后一个拥有者,所以任何一个人不仅将每笔交易明细看得一清二楚,同时还能以监督者的身份查询和追溯每一区块。由于区块链上的每一笔交易都由系统自动记录,这就保证了数据的高度透明与公开。
 
就中国而言,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有利于人民币有序、可控地实现国际化。在区块链中,如果让所有参与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共同构建联盟链的分布式网络,那么单中心会变成多中心,从而可以实现安全稳定运行。此外,零知识证明技术和共识机制能保证所有参与者的信息保密;链条各节点网络通过账本网络共享机制,确保达到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结合。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实现信息流与资金流的统一,实时结算、逐笔交割与无间断运行,从而初步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全球化人民币登记结算与支付清算网络,这将会极大地提高人民币结算、支付清算的效率,从而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为“新”金融保驾护航
 
如今,在不少人看来,区块链是继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核心技术,是一把用技术手段解决社会信用问题的“金钥匙”。
 
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在比特币诞生之后,以其为代表的各种加密数字货币成为区块链技术的“首秀之地”。2014年前后,当业界逐渐认识到区块链技术的重要价值时,区块链却从数字货币中抽离出来,开始应用于数字货币以外的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不久前,西班牙国际银行有限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20年前后,如果全世界的银行内部都使用区块链技术,每年大概能节省成本200亿美元。这一数据足以说明区块链技术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和挑战。
 
首先,区块链技术将会大幅削减并降低银行业成本。在当代金融体系中,银行是中心化的典型代表,银行除了要代表客户管理财富外,还需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建立客户数据库,并进行维护和更新。而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环境中,通过分布式记账与集体性数据维护,银行业的成本显然会大幅削减,前述报告中的数据便是明证。
 
其次,在区块链中,银行业务的处理效率将大大提升,且银行的监管力度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区块链省去了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中间环节,让双方跨境支付、结算、交易能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快速自由地完成,而且区块链安全、透明、低风险的特性进一步提升了跨境汇款的安全性,加速了结算与清算速度,使资金利用率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区块链的分布式网络特性,还使得金融数据无法被任何一个参与方单独控制,所有数据也难以篡改,这对于金融监管极为有利。在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下,监管机构需要针对每一个监管对象获取数据;而在区块链网络中,监管部门只需接入每一个区块链网络便可以完成对该网络内所有监管对象的监管,并且数据更加准确、及时、真实。
 
此外,对于非银金融而言,区块链将会推动其进一步优化、再造与重构。比如在证券行业,众所周知,证券发行与交易流程的手续极为繁杂且耗时,但有了区块链技术,证券交易流程就变得更为公开、透明且富有效率。
 
同样,在保险业,由于每一笔交易都可以被追溯,因而区块链技术能协助保险公司解决保险欺诈的难题。而在P2P网贷市场,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双方根本无需平台方的撮合,直接点对点便可完成资金的供求交配,并可以让资金供给方规避平台倒逼和跑路等诸多风险。
 
虽然从当下来看,区块链的许多应用场景仍处于构想阶段,多数仍未走出实验室,距离运用于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很长的路,面临诸多问题。但是其未来将深刻改变全球金融业面貌,并将成为金融机构未来最为重要的竞争工具。甚至可以说,区块链技术将为传统金融开启一扇通往金融2.0模式的大门。
 
“在2030年一个明媚的午后,你漫步走入当地一个杂货店买牛奶。随着你的手一挥,智能手表检测到牛奶盒中内置的透明加密芯片,并获得了它的哈希代码。这一瞬间完成了所有权的转移,这盒牛奶就成了你的牛奶。”《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一书中描述的这一场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8年2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