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 唐琳综合报道 来源: 发布时间:2018-2-1 15:54:30
全球变暖下的洪灾“杀手”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如果各国不投入巨资加强对洪灾的防御,那么未来25年,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数千万人陷入洪灾带来的巨大威胁之中。
 
迫在眉睫
 
洪灾虽然没有飓风或台风般惊人的破坏力,但它所带来的破坏同样不容小觑。2017年,秘鲁遭遇了数十年来最为严重的洪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90亿美元;同样在2017年,南亚地区发生十年内最严重的季候洪灾,造成1400多人死亡、数百个村庄被淹以及数万平民流离失所。
 
虽然海平面上升同样会导致海岸洪灾,但是在这篇最新发表于美国《科学进展》杂志的文章中,研究人员主要将目光聚焦于河流洪灾,即因为河水泛滥而发生的洪灾。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在很多地区,暴风雨和大雨事件变得越发严重,从而加剧了河流洪灾发生的风险。
 
研究显示,仅仅就美国而言,就有超过一半的地区至少需要采取双倍的防洪保护措施——比如建造新的防洪堤及更新其他基础设施——才能防止更多人受到洪灾的影响。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包括中欧、中美洲和南美洲、非洲部分地区,以及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同样需要采取类似的防御措施来为人民提供保护。
 
否则,以上每一个地区都可能有超过百万人遭受洪灾威胁:在美国和加拿大部分区域,面临洪灾威胁的人数将会从10万激增到100万;南美洲受影响人数估计倍增至1200万;非洲区域则多达3400万。
 
而这还是未将未来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考虑在内所得出的结论。如果受洪灾影响地区的人口数量在未来几十年内持续增长,那么届时将会有更多人被卷入这一巨大的威胁之中。
 
“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想将未来25年的洪灾风险,控制在过去25年的水平,那么地区防洪程度需要提高多少?”文章作者之一、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气候学家Anders Levermann说。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是德国政府的科研机构,也是国际上知名的气候变化研究单位。
 
不同地区的居民接受的防灾保护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美国许多州,防洪基础设施能够抵御足够严重的洪灾,而这样的灾害大概每100年甚至500年才会发生一次。但在世界其他一些地区,防洪设施只能抵御低强度的洪灾,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发生破坏性较大的洪灾,这些地区的绝大多数居民将会受到影响。
 
但即便是像美国一样洪灾风险相对较低的地区,依然需要严阵以待。总之,不论是北美、欧洲、东亚地区的发达国家,还是非洲、亚洲、南美等地的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尽快通过诸如加强堤防、改善河流管理、提高建筑标准甚至重新选择居住地等措施,改善防洪体系。
 
始作俑者
 
那么,研究者们为何将目光锁定在未来几十年?“这是因为未来25年的气候变化早就由我们现今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所决定了。”Levermann指出。
 
也就是说,即便世界上所有国家明天立刻停止一切碳排放,未来几年,气候系统依然会持续升温,这正是所谓的“气候惰性”现象——气候效应并非是在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后立刻发生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显露的。
 
由于过去几十年里人类实在排放了太多温室气体,因而即使现在为遏制气候变化做出努力,河流洪灾的风险依然会上升。但是,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那么未来25年的洪灾威胁将会越发严重,导致人口无法适应河流洪水模式带来的变化。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借助水文和气候模型,模拟出未来气候变化及其对降水和全球水系统的影响,然后通过覆盖全球的防洪标准数据库,估算出不同地区居民遭受洪灾的风险以及受影响的人数。
 
与这项研究相呼应的是随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发布的一份新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刚刚过去的2017年成为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最高的一年:暴风雨、山火、洪灾、干旱等自然灾害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总计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2017年2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的洪灾以及4月密苏里州和阿肯色州发生的洪灾也包含在内,而这两起洪灾均是由大雨引发的。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这份数据与德国慕尼黑再保险集团的数据不谋而合。
 
慕尼黑再保险集团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各类天灾造成的财务损失总额达到3300亿美元,接近2016年财务损失1750亿美元的2倍。同时,2017年还出现了史上破坏最大的飓风季和重大雨季洪灾。
 
要想阻止更为严重的灾害发生,当下就必须做好适应性努力,为接下来的几十年做好准备。Levermann等人传达出一个重要观点:如果说有什么能够避免更严重的洪灾发生,那么就只有当下立刻采取严格措施减缓气候变暖进程。毕竟,“未来25年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由我们当下的所作所为决定的。”Levermann表示。■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8年1月刊 绿色)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