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琳/整理 来源: 发布时间:2018-2-1 15:54:30
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家
杨超:超算追梦人

 
杨超,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研究工作。
 
2017年10月27日,在中国计算机大会的颁奖晚宴上,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杨超荣膺2017年度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以表彰他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自2007年起,杨超就带领团队在面向大气动力学模拟的全隐式求解器算法和软件研究方面辛勤耕耘。在历经了“蓝色基因/L”“曙光5000A”“深腾7000”“天河一号”以及“天河二号”等国内外多代超算系统的考验后,杨超团队最终在国产“神威·太湖之光”这一配备了国产众核处理器的世界顶级超算系统上取得了突破。
 
研究团队重新设计了基于区域分解、多重网格和不完全矩阵分解技术的新型求解器算法,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一套具有千万核扩展能力、适应于“神威”等众核体系结构特征的全隐式求解器软件,并在非静力大气动力学模拟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2016年11月,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由杨超、清华大学副教授薛巍和付昊桓、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兰宁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凭借在“神威·太湖之光”上运行的“千万核可扩展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研究成果,一举斩获“戈登贝尔奖”,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成果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
 
获奖项目“千万核可扩展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使用了超过一千万个核来完成一次气候的数值仿真。在算法层面上,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新的全隐式计算方法,可以大幅提升天气预报的计算精度和运算速度。而杨超团队的获奖也宣告着隐式方法的全面回归。
 
“戈登贝尔奖”有着超算界诺贝尔奖的美称。然而对于中国超算来说,却足足等待了29年之久。对于此次中国团队的获奖,评奖委员会副主席、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授松岗聪认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了高性能计算机(HPC)领域的世界领导者之一。”
 
从2007年开始相关研究,到2011年冲奖团队正式成立,到2012年第一次尝试冲奖,再到2016年正式获奖……一路走来,杨超感慨万千。“没想到当年很遥远的一个梦想成真了。”在他看来,拿到“戈登贝尔奖”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有助于树立信心、鼓舞士气。他坚信,中国高性能计算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会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8年1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