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伟波/整理 来源: 发布时间:2018-2-1 15:54:30
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杰出者
刘中民:点“煤”成“醇” 洁净中国

 
刘中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应用催化方面的研究。
 
煤炭的组成和结构十分复杂,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让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地球已不堪重负。如何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打造全新的生态用煤之路,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奋斗与追求的目标。
 
如今,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研发的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成为我国实现大型工业化应用的现代煤代化工技术。
 
早在2010年,刘中民便带领科研团队开展煤基乙醇技术关键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工作。该技术以二甲醚羰基化制乙酸甲酯为核心,是一条全新的煤基乙醇合成新路线。在整个研发过程中,由于可借鉴的资料寥寥无几,因此如何发现新的催化材料并使其达到预期效果,成为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刘中民深知,如果我们的国家不在煤化工领域实现质的飞跃和突破,仅依靠本来就不充沛的石油资源,就会长期受制于人。为此,他带领团队将压力变为不竭的拼搏动力,毅然承担起中科院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的研究任务,在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且艰苦的技术攻坚之后,最终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2012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联合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开展了“煤基乙醇整套工艺技术的开发”项目研发工作。经过刻苦攻关,2013年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催化剂长周期实验和再生性能实验,各项指标完全达到工业应用的要求。
 
2014年,双方启动了“10万吨/年乙醇工业示范”项目。2015年6月,该项目中试结果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技术指标先进、应用性强,成果与国际同类技术相比,主要指标属国际领先水平。
 
2016年12月,煤基乙醇工业示范装置基本建成;12月下旬开始整套系统的投料试车工作;2017年1月11号生产出合格的无水乙醇。
 
该示范项目的投产成功,标志着我国将率先拥有设计和建设百万吨级大型煤基乙醇工厂的能力,对于缓解我国石油供应不足,石油化工原料替代,油品清洁化、煤炭清洁利用及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8年1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