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整理 来源: 发布时间:2017-8-11 11:4:6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韩雅玲: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警惕胃肠道出血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P2Y12受体拮抗剂已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基石,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长期接受阿司匹林和P2Y12受体拮抗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以防止血栓形成及其不良后果。
 
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也可能导致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消化道黏膜损伤及其引发的消化道溃疡和出血,长期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消化道黏膜可能造成更为严重损伤。临床上经常能遇到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已有多项研究数据表明,冠心病PCI术后,发生出血事件可能对DAPT疗程产生一定影响,继而患者的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风险明显增高,严重影响其远期预后。
 
对于总体人群而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造成胃肠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和程度,以及不同抗血小板策略引发的胃肠道黏膜损伤及出血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国际国内均缺乏相关研究提供确切依据。如何破解这个国际性的临床难题,已成为心血管科及消化科领域的当务之急。
 
一次偶然机会,得知长海医院李兆申教授利用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AMCE)正在进行早期筛查消化道肿瘤。随即产生了一个科研设想:通过AMCE来检测DAPT相关的消化道出血,以探索安全、有效的精准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减少冠心病PCI术后出血事件的发生。
 
最后,该研究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大慢病防治项目(课题名称:冠心病血栓事件预测与优化干预技术研究,编号:2016YFC1301300),命名为OPT-PEACE研究。
 
该研究除了我,还有三位共同研究负责人:长海医院消化科主任李兆申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国际知名心脏病专家G.W.Stone教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王效增主任医师。
 
此项研究具有很高的创新程度和实用价值。首先体现在检测消化道出血的手段新,是全球首次用无创性的磁控胶囊内镜来检测;二是患者容易接受,将来在临床推广普及比较容易;三是研究的问题是当前尚无定论的学术热点,即DAPT的最佳疗程;四是采用了循证医学采证最强的设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五是心内科和消化科首次进行如此深度的密切合作,这在其他国家尚未见报道。
 
最终希望,通过AMCE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评估,继而优选出精准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以减少DAPT期间患者不良反应,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7月刊 声音)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