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记者 倪伟波综合报道 来源: 发布时间:2017-4-21 19:35:48
精准治理 打好蓝天保卫战

 
进入3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又如约而至。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两会期间的北京却有些不同。
 
碧空如洗,阳光明媚。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天安门广场上飞扬的五星红旗显得格外鲜亮。
 
与往年两会期间必遭“十面霾伏”不同,今年的“两会蓝”让奔波忙碌的参会记者们有了更多“露脸”的机会。
 
然而,2016年12月灰霾天气来袭的情景却仍让很多人无法忘却。短短几天,整个华北平原就“沦陷”霾中,让不少人哀叹“灰霾之下,中国之大,我们却无处可逃”。
 
试问当蓝天白云、清洁的空气成为中国诸多城市的“奢侈品”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拿起治理、控制灰霾的“武器”,为保卫蓝天而战呢?
 
“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做出的庄严承诺,传递出了国家治霾的坚定决心。
 
不能只靠等风来
 
驱霾靠大风,似乎已经成为我国改善空气状况的一个“怪现象”。
 
在不少城市,蓝天白云必然与大风相伴。现在,每当老百姓听到天气预报说哪天有风,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就会“条件反射”地高兴。
 
“我们必须反对听‘天’由命的思想!”在政协经济界分组讨论时,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原部长周生贤语气坚定。
 
事实上,在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世界上有不少国家都曾上演过环境污染事件,比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等。
 
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被环保主义者看作是20世纪重大环境灾害事件之一。事件发生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随后,英国当局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措施来整治环境,包括颁布《清洁空气法案》等。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治理,伦敦终于摘掉了“雾都”的帽子,蓝天白云重现城市上空。
 
其实,为拔掉大气中的“毒瘤”,中国近年来一直持续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重拳治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要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
 
《大气十条》启动至今,中国各城市空气质量是否有所改善呢?
 
在3月9日下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表示,《大气十条》实施3年以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74个重点城市的大气质量得到改善,PM2.5年均浓度下降30%以上,优良天数比例在上升,重污染发生频次明显降低。
 
这一结果与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首席科学家贺泓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贺泓指出,2013~2016年全国空气质量的平均改善幅度为30%,污染更重的京津冀地区改善幅度还要更大。
 
不过,这个数据却难以说服老百姓。因为“颗粒物浓度还远未达到环境显著改善的拐点,公众还没有明显感受到大气质量的改善,我国中东部部分地区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贺泓表示。
 
的确如此。刚刚过去的2016年,仍出现了不少PM2.5指数“爆表”的情况,特别是进入采暖季的北方,大气污染程度甚至更加严重。
 
再来看环保部今年1月公布的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数据,重污染天气“报复性”反弹:1月份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PM2.5浓度同比上升43.8%。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灰霾究竟从何而来?为何这“顽疾”总是无法治愈?
 
灰霾之问
 
“灰霾”这一概念从2002年被明确提出至今,已经过去15年。
 
近年来,学界关于灰霾的研究内容已发生了质的飞跃,从早期的定义、识别方法、气候特征等,发展到了单颗粒物理化学特征、光学性质、遥感研究、有机气溶胶毒理学,以及模拟、预报预警、监测排放等多学科、多方向的交叉领域。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灰霾的认识与理解,也为科学治霾指引了方向。
 
尽管这样,这些研究仍然不能对诸如灰霾的准确成因等基本问题给出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解释,因为灰霾形成机理的复杂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我们发现,我们排出来的污染物,原本是气体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物理化学过程会变成二次颗粒物。二次颗粒物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特别是在一些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在一些复合污染的情况下,二次颗粒物有爆发增长现象,短期内快速上升,我们了解了一些规律,但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全弄清楚。”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
 
对此,贺泓举例说,比如,通过对机动车尾气生成颗粒物过程的模拟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中国机动车尾气生成二次颗粒物的贡献被低估。一些污染源比如汽油车,其尾气中一次颗粒物浓度不高,但在大气中反应产生大量二次颗粒物,成为城市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中东部地区二次颗粒物对PM2.5的贡献率常常高达60%。
 
“二次颗粒物生成的机制不明,大大增加了灰霾问题的复杂性和治理的艰巨性。”贺泓坦言。
 
科技支撑 精准治霾
 
铁腕治污,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环保方面释放出的强烈信号。
 
为此,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五项治霾举措:一要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二要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三要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四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五要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这五项举措的背后,是国家严格治理污染的决心和力度。
 
不过,铁腕治污光靠严格的管理还不够,还需要科技的支撑。
 
由于灰霾的成因极其复杂,只有集合各学科的力量和不同手段进行科技攻关,并结合现实中遇到的各类环境问题,才能为控制灰霾污染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与政策解决方案,为环境治理提供有效的支撑。
 
在这一点上,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中科院已走在了前面。
 
2012年,中科院先后启动了“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等先导专项,集合起一支科研力量,向大气污染宣战。
 
与此同时,中科院在全国布设了40多个站点,组成了大气质量的观测网,覆盖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关中等多个区域,利用自主研发的环境、光学、激光雷达等测量大气灰霾的专用设备,对PM2.5的浓度、化学成分、气态污染物和大尺度传输开展长期的、立体的联网观测。
 
不仅如此,中科院还不定期联合国内外有关科研单位组织联合观测项目。这些数据在监测的区域和参数上,将与国家环保、气象部门的常规监测形成相互补充,有利于准确、全面掌握大气灰霾污染的特征。
 
此外,围绕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预报预警的需求,中科院还自主研制了一个新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式。这个三维的大气数字模拟模式,量化了很多物理化学过程和综合作用,现在已经被环保部广泛使用。
 
中科院“科技支撑”的作用正日益凸显。然而,这离“持续的蓝天不再是奢侈品”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
 
在今年陕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会场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周卫健再度建言,希望加强对灰霾形成机理的科学研究。
 
在听取周卫健关于集中多学科科学家攻克“我国北方雾霾的成因、发展趋势、环境影响与应对”的建议后,李克强总理当即表示,“如果有科研团队能够把雾霾的形成机理和危害性真正研究透,提出更有效的应对良策,我们愿意拿出总理预备费给予重奖!这是民生的当务之急啊。我们会不惜财力,一定要把这件事研究透!”
 
在科技界人的眼中,总理的回应不仅是对广大科研人员的希冀与鼓励,更是有力的鞭策。
 
灰霾锁城的日子里,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在治理灰霾的战役里,每个人都不能缺席。在广大科研人员勇担重任、潜心研究,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灰霾攻坚战终将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而持久的蓝天白云也将不再遥远。■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3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