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7-3-15 21:21:46
李侠:科学网的十年与科学界公共领域的形成

 
科学网的十年所带来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为科技界构建了一个基于共享、交流与反馈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的科技工作者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达到交流和理解的前提下,那些具有共性的科技界话题通常由某个不经意的时间节点和个人表达涌现出来,然后就是热议、争论与反驳,最后形成共识,而这种共识又通过多个渠道散播到远方,从而形成对科技界的存在方式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方式的影响与改变。
 
时至今日,任何科技界的重要话题:如政策的制定、人才的承认机制、资源分配等诸多科技界的核心话题都在这个平台上得到高度的关注与反思,所有这些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型塑中国科技界的精气神。坦率地说,今天任何科技政策的出台都无法绕过科学网的来自众多独立博主的评判,这也无形中促使决策者审慎决策并尽量吸收来自科学网的声音,从而最大限度上遏制政策制定者的傲慢与短视,并无形中促使政策质量的提升,所有这一切都源于科学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开放的公共领域,只有公共领域的存在,科技共同体才能从虚拟变为现实。
 
这十年来,我在科学网博客上写了各类文字有1000余篇,其中对于科技领域的诸多话题都以在场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至于是否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起到些许作用,我无从知道,但其中有两件事我印象深刻:其一,2011年开春的时候,在博文中曾粗略提出过建设科学网大学的设想,那时朱清时的南方科技大学以及后来的国科大、上科大都还没有建立起来,有很多科学网友热情跟进,很是热闹一番。虽然那是一个虚幻的念想,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国当下的大学办得很不理想,必须改革,但到底怎么改并没有一个定势,大家在一个念想的召唤下,分别提出了自己心中对于大学改革的设想与渴望。其二,2013年春节过后,关于院士年龄分布的小博文曾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后来院士制度终于有了微小变化。不论如何,事情向好的方向转变总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科学网作为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平台,拥有众多的人才与知识优势,理应走到时代与公众的前面。一则,可以促成科学共同体的交流与进步研究纲领的重建。以此打破科技界根深蒂固的教条主义的桎梏;二则,由于其独特的知识优势也承担了启蒙民智与引领社会的职责。前者就是通过科学传播(科学普及)来实现的;后者则是通过公共领域的批判功能,使科技界处于自律主导的有尊严状态,使之时刻保持在高效与高质量的发展轨道上,并为整个社会构建新的“状态—结构—绩效”认知模式,以此荣耀我们的理性与自豪,并倒逼其他那些令人气馁的停滞与僵化的领域发生深刻的认知上的改变。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科学网仍需加大投入力度,最大限度上吸纳人才和知识,不论风云如何变换,谁拥有了这些资源,谁就拥有了力量、权力、责任和未来。祝科学网越办越好!■
(李侠,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2月刊 感言)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