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廖/整理 来源: 发布时间:2017-3-15 20:47:50
百名科学网博主建言中科院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启动实施之年。
 
2011年5月4日至2011年8月20日,由中科院、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科技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主办,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科学网承办的“国家的科学院,人民的科学家——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投稿。
 
科学网作为全球第一华人科学社区,承担了重要的网络征文任务,并成为高质量稿件的来源地,一百多名科学网博主通过科学网发布并投递了多篇有深度有思想的征文,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对中国科技和中科院发展的关注。
 
征文掀起科学热潮
 
“国家的科学院,人民的科学家——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网络征文活动利用科学网等重要网络平台,先后共收到投稿1381篇,经审核后发布稿件1085篇。
 
这些作品不仅来自资深院士、知名学者、一线研究人员,还来自高校教师及在读的本科生甚至中学生。
 
本次征文活动,旨在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关心中国科技和中科院发展的科技、教育界人士,围绕“建言未来发展、分析当前态势、再现优良传统”这一主线,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共促中科院新时期的整体跨越发展。
 
所有中科院在职职工、曾经在中科院工作和学习过的院友,关注中国科技和中科院发展的海内外人士,以及青年学生等,均可围绕“国家的科学院,人民的科学家”这一主题投稿。
 
从搜集到的征文内容分类看,建言类文章约40%,其余为颂扬类、回顾类和人物事迹类,体现了“建言未来发展、分析现实态势、再现优良传统”这一活动主线;从来源看,院外作者接近一半,其中海外作者撰文27篇,质量很高,体现了此次活动的开放性。
 
其中,在院外作者中,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方锦清一人投稿达到16篇,几乎每篇都观点犀利、见解独特;在院内作者中,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原副所长陈子才一人投稿达26篇,记下了他多年来在科学院工作的真实感悟;在海外投稿者中,美国地质学家、中科院外籍院士郎尼·汤姆森作为“老外”,成了征文活动中的“花边”新闻。
 
百名博主建言献策
 
科学网拥有全球最大的华人科学社区,其博客频道的博主大多来自于海内外的科技与教育界,十分关心我国科技事业的腾飞与中科院的未来发展。
 
此次征文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建言献策的平台。征文期间,一百多名科学网博主通过科学网发布并投递了多篇有深度有思想的征文,其中武夷山、王鸿飞、王铮、王茂章、吴宝俊、李永丹、黄秀清等多位博主在最终的评选活动中获奖并受邀在颁奖大会上发言。
 
博主王鸿飞在《科学网民间科学家心中的中国科学院》一文中指出:“如果中国科学院要更上一层楼,则还有更多的障碍需要克服,更多的路需要走。尤其是在国内高校推广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竞争环境下,很多科学院研究所具有的传统研究优势的领域都面临激烈的人才和资源的竞争。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卓越和进一步发展,这些都是中国科学院目前和今后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博主武夷山在《院外人士进一言》一文中建议:“我个人以为,中科院总体上应该属于使命导向的国立科研机构,而不属于自由探索的科研组织。因此,中科院应该更自觉地以解决或帮助解决国计民生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为己任。那么,机构设置、资源分配、人才培养、考核评估等等,都得做出必要的调整。”
 
早在1958年就进入中科院工作的博主王茂章也提出了他所提倡的几“多”几“少”:管理服务多点,各级官员少点;公开透明多点,独断专行少点;务实研究更多点,老板掮客少点;平衡发展多点,马太效应少点;人才宜居环境多点,近亲繁殖关系少点。
 
此外,博主李永丹的《诚邀院士走下神坛》、博主冯用军的《联名呼吁中国科学院重建人文社会科学部》、博主王铮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科学院》、博主蒋高明的《中国科学院应重塑科学精神》、博主黄秀清的《中国科学院需要六个反思》等,均在评选活动中获奖并引发了科技界的广泛讨论。
 
网友走进中科院
 
为增进社会各界对中科院的了解,本次征文活动也特别举办了“网友走进中科院”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征集有兴趣了解科研院所的网友“走进中科院”。
 
科学网作为“网友走进中科院”活动的征集网站,征集了多名科教界网友参与了这项活动。参观行程中包括中科院各研究单位的“看家法宝”,探月工程运控、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都在行程之列。陈和生、崔向群、郭华东、赵振、罗小安等专家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海光源、遥感飞机等为例,揭秘中国大科学装置,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此次活动受到了网友的高度评价,活动结束后,黄安年等多名网友兴奋地在科学网上晒出自己在中科院各院所的所见所感。
 
在参观原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遥感科学知识长廊时,黄安年以三篇博客的篇幅展示了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成果,“遥感技术于国计民生和现代化工农业,现代化国防与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他写道。
 
博主王运武在参观了高性能计算集群、数学院图书馆、华罗庚纪念室、机器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后,在博文中感慨道:“中国的科研实力正在逐渐增强,有些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高能所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为高能物理研究提供了先进的试验环境,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先进的物质基础。数篇《自然》《科学》论文,正在彰显着我国科研水平的日益提高。”
 
同时,他还写道,我“所接触的中科院研究人员,具有饱满的激情和勇攀科研高峰的责任感,在进行高端科学研究的同时,不忘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从百名博主为中科院发展建言献策,到网友“走进中国科学院”,中国的一流科研机构正在依靠科学网等网络平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近热爱科学、关注科技发展的公众;与此同时,来自社会各界的智力资源也在这些平台中集聚起来,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2月刊 回响)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