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3 21:45:19
2016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美火箭首次在船上软着陆 充气式太空舱飞往空间站

 
2016年4月8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飞船携带首个试验性充气式太空舱飞向国际空间站,这是该飞船在2015年6月的爆炸事故后首次给空间站运送物资。
 
而其中同样备受瞩目的,是此次发射的运载火箭第一级在船上实现软着陆,实现了人类火箭回收史上的首次海上回收。
 
美国东部时间16时43分,“猎鹰9”火箭搭载“龙”飞船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在此之前,此类试验已经有过4次失败经历。回收火箭的难度要远大于回收航天飞机、飞船和返回式卫星,越细长的飞行物越难以控制其空中姿态。2015年12月,“猎鹰9”火箭第一级虽已成功在陆地平台上软着陆,但是要使细长的火箭箭体精确地在海上平台垂直着陆,难度更大、成功率更低。
 
该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透露,发射前他曾估计软着陆成功的可能性为三分之二,“在船上着陆依然相当的难,这个目标太小了”。
 
此次,SpaceX尝试将“猎鹰9”火箭第一级垂直降落在大西洋中一艘无人船上。当火箭接近无人船时,速度逐渐减慢,并不断调整降落姿态,最后在箭体与甲板呈90度角时稳稳降落,着陆点与船正中心位置仅有很小偏差。专家评估,此次火箭回收中,着陆支架、姿态控制技术、推进剂交叉供应和高效发动机均成为突出的技术亮点。
 
火箭第一级回收试验的最终目标是研制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相关专家介绍,成功回收并重复利用一级火箭能够使发射费用随之大幅降低。一旦火箭第一级达到有效、快速重复使用的程度,届时发射成本将有望降到现在的百分之一。
 
对此,美国商业太空飞行协会发表声明说,快速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是更经济可行的未来太空飞行的关键,今天的成功是在这个领域“迈出的一大步”。
 
在“龙”飞船携带的3.2吨物资中,最受关注的是国际空间站上第一个充气式太空舱——“比格洛可展开活动模块”。该结构充气后内部空间可达16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小型卧室的大小。在其与空间站对接的两年期间,宇航员将会在一系列试验中评估其作为未来人类深空探索栖息地的性能。不过,此次宇航员不会在里面居住。
 
除了这些物资外,飞船上还携带了一些科学实验材料,将帮助科学家研究在失重环境下的肌萎缩与骨质疏松,了解纳米尺度下粒子流在太空的相互作用,以及分析蛋白质晶体在太空的生长速率以设计新药等。■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1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