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3 21:33:6
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家
高福:破解病毒密码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跨种传播与宿主细胞免疫研究以及公共卫生政策与全球卫生策略研究。
作为为数不多的已经在《科学》《自然》《细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五大顶级学术期刊上取得“大满贯”的中国科学家之一,高福几乎可以说已经“功成名就”。但他的梦想并没有就此止步。
 
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爆发,高福临危受命,出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队前方工作组副组长,身先士卒奔赴塞拉利昂。
 
在与埃博拉生死搏斗的两个月里,高福带领的检测队累计监测血液样本1635份,收治留观病例274例;他用掉7只笔,写下两本厚厚的日记,完整记录了我国首次大规模公共卫生援外行动,为控制埃博拉疫情的蔓延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2016年1月14日,《细胞》发表高福团队研究文章,揭示了埃博拉病毒糖蛋白(GP)结合内吞体受体NPC1的分子机制。新研究提供了有关埃博拉病毒进入晚期内吞体的结构机制,为设计出阻止病毒进入的治疗抑制剂奠定了分子基础。
 
伴随着寨卡病毒在南美洲暴发,并在全球蔓延,我国也出现了多个输入病例。2016年年初,高福就开始在各种场合呼吁科学界重视寨卡病毒,并建立输入病例监测及研究共享机制。
 
2016年11月,《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向东课题组与高福团队合作的一项最新发现:寨卡病毒在小鼠模型中可以引起睾丸损伤并最终导致雄性不育,从新的角度揭示了寨卡病毒影响人类健康的可能性。
 
12月15日,《科学—转化医学》发表了由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严景华和高福等人的合作成果。研究人员从中国第一例寨卡康复病人体内鉴定出高效、特异的寨卡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治病机理进行了解析,这在全球尚属首次。该抗体在小鼠模型上能有效治疗寨卡病毒感染,有望成为候选靶向治疗药物。
 
这一研究建立的B细胞单细胞测序技术,能够从康复者B细胞中快速分离鉴定出抗原特异的中和抗体,短时间内达到规模化生产,从而提供大量有效的应急抗体。通过对感染病人中和抗体产生机制及表位的确立,还可以指导疫苗的设计和研发,因此这一技术平台的建立对于我国应对突发传染性疾病的暴发、保障国民健康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1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