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 发布时间:2016-3-2 10:13:45
为接地气的原创点赞

 
当彼时举国科技体制为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家战略安全研究倾斜的时候,可能谁也没有想到,湖南一所普通农校的教员袁隆平一个不起眼的发现,能为世界做出多养活数亿人的贡献。
 
就是那小小的几株秧苗,最终成就了中国“杂交水稻”这一变革,并留给多年之后的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科学研究也随着历史进程在逐步调整着自己的脚步和方向。当前,面临发展方式转变的我国,正迎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高潮,“大众”与“万众”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国家更加鼓励接地气的“小型”创新。
 
何谓“小型”创新研究?本编辑部认为,那些国家资源、经费投入不大,团队人数不多,并长期聚焦于一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符合这样的定义。与“上天”“入地”“下海”的大格局相比,“小”研究更明显的特征是与兴趣相结合,注重市场和需求,并且往往在早期难以为人所知。
 
不可否认,很多这样的“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销声匿迹。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少有潜力的研究,尤其涉及到与强势资源对接的时候,却因为缺乏有效推广和后续其他方面的支持而夭折,令人唏嘘。
 
今天,“双创”时代的中国正缺少遍地皆是的、小型的“星星之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的形成,呼唤和要求我们每个人都为自主的“小型”原创点赞。
 
基于这样的考虑,《科学新闻》编辑部特意选取了西南边陲的一位农民科学家,以封面故事的形式讲述他带领团队开展“小”研究,并努力将其应用于更广泛实践的历程。
 
源于一个儿时的梦想和变革中国农耕方式的雄心,这位农民科学家和他的粉垄耕作团队走遍了大江南北,其技术赢得了一些农学家和普通农民的尊重和支持。
 
通过这个样本,本刊希望通过剖析那些看上去有些“不起眼”的“小”研究,能带给读者些许思考和感悟。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6年2月刊 社论)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