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28 20:35:7
“西部之光”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西部之光”)是中科院于1996年在全国率先启动的以培养人才、稳定人才和吸引人才为目标的区域性人才计划,已成为我国区域人才工作的一个品牌和旗舰。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20年来,“西部之光”成果丰硕、效益显著,在吸引青年才俊、培养领军人才、培育特色学科、服务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特色鲜明,硕果累累。“西部之光”的实施,拉开了西部科技人才聚集的序幕,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已成为全国人才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被列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西部精准扶贫工作的全力推进,随着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随着中科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的改革发展,中科院对“西部之光”做了进一步调整完善,加大支持,继续为西部地区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值“西部之光”实施20周年之际,基于对“西部之光”发展历程的回顾,入选者成长情况的调研和历年来相关数据的分析,本报告从实施背景、工作成效、成功经验、问题与挑战以及工作展望等五个方面对“西部之光”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总结。
 
实施背景与发展历程
 
上世纪90年代,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工作的“瓶颈”和“短板”日益显现,科技人才吸引困难和流失严重两方面问题同时存在,直接影响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支持西部发展,加强西部人才培养工作,1996年中科院对西部地区研究所人才工作情况调研后,决定在全国率先布局西部地区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实施“西部之光”。
 
1996~2002年,“西部之光”起步探索。在当时经费紧张、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中科院决定从1996年起至2000年,从全院事业费中挤出1000万元专项经费,以“优秀人才+应用项目”的模式支持兰州、新疆和昆明分院各研究所以及地球化学研究所和水土保持研究所的1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同时,决定资助西部地区研究所在职博士研究生每人2万元,以支持其开展研究工作。
 
“西部之光”推出后,得到中组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1998年初,中组部与中科院开始共同实施“西部之光”,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意见》,正式唱响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科技人才发展的前奏。
 
2003~2014年,“西部之光”全面发展。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2003年,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和中科院联合启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项目,推荐、遴选西部地区青年科研骨干到东部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学习访问,进一步丰富了“西部之光”的人才培养体系。
 
2004年,为保证资源的综合集成和有效利用,中科院将原来单一的支持类别扩大为一般和重点两类项目,同时资助地方单位选拔推荐青年科技人员到中科院所属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同年,“西部之光”启动实施“联合学者项目”,支持东部及海外优秀人才参与西部建设,增进人才联合互动,进一步拓展了“西部之光”的内涵和外延。
 
2007年,增设“西部博士资助专项”,以支持科研项目启动经费的形式由中科院每年拨款1000多万元,资助优秀博士毕业生到西部工作。
 
2015年以来,“西部之光”进一步深化和完善。2015年,根据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和西部人才发展的新需求,中科院整合优化了“西部之光”人才项目,进一步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西部引进人才”项目,支持西部地区研究所引进急需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通过“西部青年学者”项目,强化“优秀人才+应用项目”形式,支持博士毕业生到西部地区研究所工作。
 
20年来,通过中央部委、地方党委和政府及相关单位、中科院西部分院和研究所的共同努力,“西部之光”这一西部人才发展平台日趋巩固。
 
中科院支持经费从最初的每年200多万元到目前的6000多万元,已累计投入经费超过4亿元,地方匹配支持经费近4000万元;支持范围从最初的兰州、新疆和昆明分院等中科院所属单位,逐步扩大到覆盖整个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目前,“西部之光”已支持各类入选者近2600人,其中为地方培养人才400余人。此外,通过“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3200余人到东部地区访问研修。
 
效果和影响
 
20年来,“西部之光”始终牢记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秉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服务的初衷,通过“优秀人才+应用项目”的支持模式,达到了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目的,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和显著的综合效益。
 
——造就了一大批扎根西部、奉献西部的优秀科技人才。20年来,“西部之光”支持重点与一般项目/西部青年学者项目入选者近1100人,联合学者与西部引进人才130多人,为地方培养在职博士260多人,资助西部研究所引进博士1000余人。
 
获资助人员中,360余人晋升到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500余人晋升到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340余人成长为单位学术技术带头人,80余人担任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负责人,60余人走上地方或中科院所局级领导岗位,310余人入选“万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云岭学者”“天山英才”等国家和地方重要人才计划。
 
“西部之光”为西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科研骨干和领衔式学科带头人,他们立足西部,在这片思贤若渴的广阔天地中,和着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科技进步的时代节拍,扎根奉献、贡献才智。
 
——推动了西部研究所科技队伍结构优化和梯队建设。“西部之光”在助推入选者个人成长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单位整体科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了“种下一棵树,成长一片林”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了西部地区人才队伍的代际转移。
 
例如,“西部之光”启动之初,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55岁,有正高级职称的只有1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只有1人,人才结构严重失衡。“西部之光”实施以来,全所共有174位青年学者获得支持,他们已逐步成长为研究所的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其中16人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973计划等国家重要科研任务,23人晋升为研究员,并以他们为中心凝聚和锻炼了一批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青年科研创新团队,促进了研究所人才队伍的代际转移和交替,进一步优化了队伍结构。
 
——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了西部科技创新能力。20年来,一大批“西部之光”入选者聚焦地方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形成大量新的学科增长点,取得了大量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了西部的科技创新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历年入选者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近50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6人次),授权专利3000多项。例如,国家授时中心入选者董瑞芳,2011年在“西部之光”资助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量子时间同步研究,完成了高效频率纠缠光源的产生装置,全面分析并实现了频率一致纠缠光源量子特性的测量和操控,在国际上首次实验演示了4km光纤距离上亚皮秒精度(0.6ps)的时间同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董瑞芳带领团队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已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董瑞芳本人入选了2012年首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入选者雷加强在“西部之光”资助下,多年来始终坚持在沙漠科研第一线,足迹遍布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承担的“塔里木沙漠公路筑路技术研究”和“塔里木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工程”两个项目均获得当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新疆科技进步(个人)特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为新疆防沙治沙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使新疆防沙治沙在全国和世界保持了技术领先地位。
 
——支撑了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年来,“西部之光”入选者始终围绕解决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他们在西部区域环境治理、野生资源开发、青藏铁路建设、民族医药开发、民生改善及公共安全等方面成果显著。
 
据统计,入选者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400多亿元,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为助力国家西部艰苦地区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例如,昆明植物研究所入选者胡虹带领研究团队,围绕支撑云南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坚持不懈地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究,在胡虹团队的技术支撑下,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云南省为数不多获得国家甲级资质认证的绿色花卉企业,并成为国内花卉行业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2010年胡虹被国务院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荣誉称号。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入选者王爱勤,10多年来以发展高效农业兼顾恢复西部生态环境为目标,针对西部地区干旱缺水、高盐碱度的土壤特点,结合黏土和腐殖酸的独特性能,带领团队开展了凹凸棒石缓释腐殖酸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工作,与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产品分别在甘肃“读者林”基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和兰州南北两山等地进行了近十万亩的成功应用,为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和西部生态环境的恢复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爱勤本人先后获得“中国凹土都梁香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多项荣誉和表彰。
 
——坚持开放,促进了院地人才的共同成长。20年来,“西部之光”始终坚持促进中科院与地方人才共同成长的原则,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平台和科教资源优势,为地方培养了大量优秀科学家和青年俊才。
 
截至目前,“西部之光”已累计培养支持地方人才400余人,约占入选者总数的15%。目前看来,活跃在西部地区的高层次科研人员大多数受到“西部之光”的支持,在他们的牵引下,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并且大部分都留在西部工作。
 
例如,在“西部之光”资助下,入选者贾殿赠、李建贵、杨松、黄玉清、王金辉等在各自单位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做出突出贡献。其中,贾殿赠(现任新疆大学副校长)在“西部之光”支持下,系统研究了低热条件下利用固相化学反应制备纳米材料的机理及其在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荣获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和新疆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1项。
 
中科院对西部地区人才的倾斜支持举措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关注和重视,院地共建人才队伍、合作共促科技发展成为普遍共识。2008年1月,中科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宣布启动“西部之光新疆人才特别支持项目”,双方共同出资,支持和推动新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
 
——带动示范,促进了西部地区人才工作发展。“西部之光”的成功实施对西部地区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很多部门和省市纷纷借鉴。如,四川省实施藏区“希望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为藏区培养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新疆自治区出台“百名青年博士引进计划”,以加强新疆地区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20年来“西部之光”先后被写入《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成为我国区域人才工作的一个品牌计划,不断诠释着无私奉献和科技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内涵。
 
成功经验
 
科技创新是西部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是西部地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保障。
 
上世纪90年代,面对西部地区科技人才流失严重的困境,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西部地区培养、稳定科技人才队伍是中科院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20年来“西部之光”不断发展完善,为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和稳定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服务国家战略的定位。“西部之光”始终秉承着为国家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战略定位和初衷,伴随着国家“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方针应运而生。
 
1999年,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急需一支能稳定扎根西部的科技人才队伍。此时“西部之光”成效已经初显,以培养稳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西部之光”被注入了新的历史使命。
 
中科院审时度势,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了“西部之光”在引进、培养、稳定西部地区优秀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当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西部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推进,“西部之光”将肩负新使命,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优秀人才+应用项目”的支持方式。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西部青年科技人才的智慧,西部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也离不开西部经济建设这一实践过程,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西部之光”采取“优秀人才+应用项目”捆绑支持的方式,优先支持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支持的人才所申请的项目必须与所在地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既实现了科技项目的引领作用,又发挥了科技人员的骨干中坚作用,对构筑西部科技人才高地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深远。
 
《人民日报》曾多次头版发表文章,指出“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优秀人才+应用项目”的组织模式,“达到了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效果”。
 
——东西部融合的发展理念。20年来,“西部之光”始终坚持促进东西部交融,“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借助东部人才优势促西部建设。
 
2003年,中组部会同相关部门启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项目支持西部青年学者“走出去”。2004年,与“走出去”战略相配套,中科院实施“联合学者”项目,确立了“请进来”思路,吸引东部及海外的人才到西部开展交流合作。同时,支持东部的博士毕业后到西部工作,引进东部学术技术带头人扎根西部。
 
东西部融合的理念达到了“走出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请进来”,筑巢引凤、借力发展的效果。
 
——开放合作,携手培养西部人才的模式。“西部之光”自设立之初就强调只有通过开放合作、院地共建的模式,才能更好地为地方和西部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出适应西部需要的科技人才。
 
一直以来,“西部之光”坚持面向地方单位开放,支持地方人才成长,与地方共同培养优秀人才,与西部地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才培养工作局面,相得益彰,合作共赢,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地方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行之有效的三级管理架构。“西部之光”实施以来,始终坚持三级管理模式,重视宏观与具体相结合,垂直与横向相衔接,统筹推进、高效有序。
 
其中,由中组部和中科院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对相关事宜的决策和指导。地方组织部门、科技部门及中科院分院成立工作协调小组,负责指导、监督、保证“西部之光”顺利实施,并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申请人和项目(课题)进行评审和遴选。
 
20年来,中科院根据西部人才队伍的状况,及时调整完善管理制度,重视项目过程管理,严格执行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评估,引入退出机制,强化人才培养效果。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西部之光”20年成效有目共睹。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随着西部创新驱动发展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西部之光”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西部之光”原有项目体系已不能满足当前国家对西部科技人才发展的新需求。“西部之光”成功探索出一种具有西部特色、区域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西部之光”应进一步完善,资助的范围和领域应作出相应调整,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为西部人才队伍建设再立新功。
 
——中科院调整办院方针,“西部之光”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作用有待加强。根据中科院新的办院方针,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进一步发挥科技的支撑服务作用是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20年来“西部之光”始终坚持为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初衷,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部之光”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度仍显不足,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院地合作力度有待加强,“西部之光”面临着人才竞争和管理制度的双重挑战。“西部之光”始终坚持开放、坚持院地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原则,但是由于机构调整、职能转变,院地合作的力度明显弱化,地方对“西部之光”的支持力度提升有限。
 
今年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把科技人才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东部发达地区纷纷出台各类人才计划,西部地区稳定优秀人才的难度剧增,给“西部之光”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当前新的政策环境下,需要进一步加大院地合作力度,在管理制度上进行新的设计,与西部地区人才计划有效衔接,形成合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西部之光”在西部人才工作中的品牌地位。
 
未来展望
 
“西部之光”作为一项特色鲜明的区域人才培养计划,20年来,在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构筑西部人才高地和支撑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西部地区又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春天。“西部之光”将继续围绕国家战略,为西部地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立足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提升“西部之光”的工作目标。“西部之光”将秉持国际化理念,结合西部地区特色和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推动与相邻国家的人才合作,支持西部地区的科研人员更多地走出国门,强化人才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人才+项目”式的深度合作,加强人才“走出去”与“引进来”力度,扩大研究资源和研究区域,建立国际合作人才成长快速通道,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围绕中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充分发挥“西部之光”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作用。随着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需求的不断增加,“西部之光”将紧密结合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国家在西部的重大部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有针对性的加强人才培养和项目部署,鼓励、引导青年科研人员积极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靠拢对接,集中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科技问题。同时,加大对成果转移转化人才的支持,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养、打造一支立足西部广袤大地、对接西部科技需求、服务区域发展的实用型人才队伍。
 
——进一步强化院地合作,携手共筑西部人才高地。继续发挥“西部之光”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中科院与西部省(市、区)的协同合作,强化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以人才和项目为纽带,加强院属各单位和地方高校、企业等单位的科技人才互融互补、借鉴交流,进一步增强“西部之光”的开放性和融合性,发挥好“西部之光”作为院地合作共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剂”作用,探索建立健全中科院与地方政府联合支持、联合培养的机制,进一步提高“西部之光”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加强“西部之光”的三级管理。发挥领导小组的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职能;落实协调小组工作机制,突出协调小组督促、指导、协调作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加强用人单位对“西部之光”入选者的管理、支撑和服务,提高人才推荐、择优支持、评估考核等过程管理方面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使“西部之光”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中科院人事局供稿)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6年11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