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28 20:35:7
夯实平台 培养青年才俊 突出抓手 建设人才高地
——中科院成都分院“西部之光”20周年

 
成都分院自1997年实施“西部之光”人才计划以来,在中组部,川、渝、藏省(市、自治区)委组织部,院人事局,院属有关研究所,相关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和单位的领导、支持和关心下,围绕国家和地方需求,结合研究所发展方向,以青年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通过项目带动培养,注重全过程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20年来,已为川渝藏桂地区吸引、稳定和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截止到2015年底,成都片区共获准“西部之光”人才计划项目478项(508人次),所获院资助经费共计8663万元。获得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已担任所局级领导9人、地方厅(局)级领导2人;晋升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30人,博士生导师28人;担任单位部门负责人59人;承担国家973、863项目9人。
 
通过不断深入实施“西部之光”人才计划,突出夯实青年成长途径,以“人才带项目,项目促人才”为理念,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研究所创新发展和企业创业、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助推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区域社会发展、推动院地科技合作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中,成都生物所吴宁担任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生态领域主任;亚热带所谭支良担任副所长;光电所胡松分别承担两项“国家重大专项”研发项目;成都信息公司崔吉吉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持续服务于全国党代会及“两会”;余懋群、陈宁生等20余人被评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等。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成都片区“西部之光”人才计划,以培养青年人才为目标,通过项目带动,促进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青年才俊快速成长。截止2015年底,成都片区共资助“西部博士”189项,受资助团队人数达到千余人,为各研究所乃至西部地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起到关键性的带动作用。
 
通过“西部之光”人才计划的培育,多数人员相继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获资助的145个“一般项目”(含青年A院内)负责人,大多数已成为各研究所青年骨干;获“联合学者”和“重点项目”资助的73人,60%成长为各单位学科带头人或在领导岗位任职,如魏全忠担任了光电所副所长,王嘉图担任成都分院分党组副书记,杨志萍担任了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付忠良担任成都信息公司总经理,成都山地所陈学华现已调任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成都有机公司丁小斌现已调任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主任。
 
促进研究所创新发展
 
在“西部之光”人才计划的支持下,大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拓宽了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并逐渐成为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研究所创新发展。
 
光电所杨平研究员,以“西部之光”人才计划为起点,带领团队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在自适应光束控制、优化算法控制、高速信号处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首次建立了近似等效空腔自适应激光谐振腔控制模型,提出了非线性全局优化和直接测量相结合的自适应模式控制方法,保证了算法的全局性和快速性;首次引入了有源谐振腔激光模式畸变梯度函数概念,建立了自适应模式控制的非线性数理方程,实现了激光基模的实时可控;2009、2011年两项成果被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基于该技术方案建立的自适应光学控制系统,2010年被选为中科院建院60周年现场演示项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该学科方向也成为光电所“一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成都生物所谭红研究员长期从事微生物发酵工程和生物农药研发工作,是“真菌发酵生产天然脱落酸(S-诱抗素,ABA)技术”及“新型生物农药新奥霉素、捷安肽素”的主要发明人,带领研究小组进行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工作。
 
李家堂博士在树蛙科物种形态分类学、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物种特征进化和生物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获得第六届中国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奖。
 
承担国家重大任务
 
成都分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入选者注重国家需求,以国家重大任务为己任,切实把握以国家所需为自身追求。
 
光电所胡松研究员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中核心装备的关键系统研制——“下一代193nm光子筛聚焦直写关键技术研究”,首次利用超振荡光子筛形成激光直写光刻设备,并获得超分辨聚焦(λ/3)直写光刻胶图形。同时,承担了国家重大仪器专项“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该设备是世界上第一台采用365nm波长光源,获得22nm分辨力的光刻机,未来结合多重曝光技术,有望用于制备10纳米以下的信息器件。
 
成都信息公司崔吉吉研究员承担的“计算机选举系统系列化产品研制”,2007年完成了“西部之光”计划的项目任务,经“西部之光”评审获得优秀,并获得了后续支持。该项目研制的产品成功应用于十七大以来全国党代会及“两会”,为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换届选举工作提供技术服务,获得了中央领导和各级代表、委员的好评。还完成了20余省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以及全国总工会、全国妇代会、共青团中央的选举工作,均取得圆满成功。2010年,该系统推广应用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国际博物馆协会的换届选举,取得圆满成功。
 
推动地方经济建设
 
成都片区“西部之光”人才计划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主线,切实提高中科院技术转移转化。目前已完成的200余个项目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亿元,是支持经费的20余倍。
 
成都生物所罗应刚研究员团队在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发酵和转化条件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靳艳玲副研究员通过项目的实施,在浮萍处理废水、浮萍乙醇和丁醇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11年后研究团队获得浮萍科研项目4项,总经费近1000万元。
 
成都信息公司,在完成的16个项目中,每年为公司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2000万元,为地方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19亿元。其中,付忠良研究员完成的“高精度OCR快速检测系统的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涉及项目合同总额超过5000万元,系统和产品的使用为地方使用单位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陈斌研究员承担的“高速机器视觉技术的研究”,先后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发展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获得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5项,系列产品年产生合同额5000万元以上。钟勇研究员承担的“基于Web服务的企业信息化集成平台研制”,其成果应用于烟草、石油等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先后应用于“哈尔滨协同办公应用平台”“郑州卷烟厂数据采集系统”等地方经济建设,获得项目经费共计3500万元。
 
成都有机公司范未峰,利用企业提供的转化平台,将“西部之光”成果直接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与合作企业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钛酸锂材料生产线(年产钛酸锂3000吨/年)和5000万安时钛酸锂电池生产线。
 
其中钛酸锂生产线被四川省科技厅认定为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技术。累计为企业实现材料销售800余吨,销售额1.2亿元,并解决了当地500余人的就业。
 
成都唯实公司马宁,将研究成果配套公司主要产品一起销售,累计销售收入2600万元,新增利税420万元,带动实现产值1亿元。
 
服务区域社会发展
 
成都分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在锻造自身青年科技队伍的基础上,着重围绕“一带一路”和“精准扶贫”,服务地方区域社会发展。
 
亚热带所以陈洪松研究员为代表的“西部之光”入选者,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格局、过程、功能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在探索自然规律和解决科学问题的同时,满足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现实需求,推进了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脚步,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近5年推广示范8000余公顷,示范区水土流失减少30%、植被覆盖度提高20%以上,同时培育了替代型草食畜牧业等生态衍生产业,户均年增收15%,显著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产生了积极社会影响,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
 
成都文献中心利用“西部之光”人才计划项目,部署了“四川省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建设项目”,成为四川省科技厅首批启动建设的平台之一,已建设成为四川省重要的基础条件平台,并承担了四川省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任务,先后建立了西藏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中科院重要开放会议资源采集与服务系统、中科院(四川)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四川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面向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的知识服务平台等系列平台,成为区域合作、发展服务的重要抓手之一。
 
成都生物所潘志芬副研究员团队项目紧密围绕影响特色青稞应用的关键组分,结合青稞应用的营养价值和文化价值,选育了高葡聚糖、低直链淀粉等特色品质青稞材料,极大促进了青稞的深加工和藏区外的消费拓展,提高了青稞产业效益。
 
成都生物所王飞研究员团队依托“西部之光”项目显著促进了女贞子药典标准和生产标准的完善,以及开发新的抗骨质疏松、抗高原反应和抗乳腺癌前体药物,开展的对中药菟丝子、安息香和淫羊藿的研究,也为开发新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奠定了基础。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了西部地区丰富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成都山地所陈宁生研究员依托“西部之光”人才计划项目研究,提出了地震区松散固体物质强度衰减破坏产流所需临界降雨量与土体组构特征指标,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可视性、实用性的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体系,成果在多个灾害区推广应用。撰写的国家重大咨询报告4份获得中办和国办及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批示。
 
成都山地所王小丹研究员团队通过多学科融合和集成研究,查明了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干扰度空间分异规律,形成了西藏高原的生态安全理论体系。为区分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丰富和完善了高寒环境与生态相关学科,对科学维护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和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16年获得全国第十九届“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
 
北京地理所石培礼研究员通过“西部之光”人才计划项目,长期从事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以及西藏安全屏障建设与保护,提出了基于施肥、围栏封育、生态补播、毒杂草治理以及人工草地管理的退化草地恢复和碳减排增汇途径及小生境草地植被恢复技术。并将研究成果进行示范和推广,缓解了藏北草地压力,维持了草畜平衡,对维持高寒草地持续稳定的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促进院地科技合作
 
以“西部之光”人才计划为抓手,光电所先后与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西昌卫星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科技重镇开展了联合研究;通过与华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合作,将所研制的生物芯片扫描仪、便携式蛋白芯片检测仪、人眼高阶相差检测仪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系统。
 
成都生物所围绕中科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医院,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开展深入合作,双方通过将研究实体建立到临床医院中,探索建立全新的转化医学研究机制和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临床重大宏观问题在实验室具体化,实验室重大微观科学问题在临床宏观化的临床—基础双向通道。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作为中科院与地方共建单位,围绕“西部之光”项目,与中科院地环所、中科院化学所、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3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取得实效。
 
20年来,成都片区通过“西部之光”计划的实施,为各单位培养了一批锐意创新的青年科技人才,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和开拓市场的团队,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科技人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都分院将紧紧围绕中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和“三重大”产出要求以及“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工作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夯实基础,奋发作为,做好工作,力争取得更大成绩。■
 
(中科院成都分院供稿、供图)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6年11月刊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