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落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30 14:15:26
“增强生命”的罗斯林

 
如果现在问你,19年前,这个地球上最具爆炸性的一则新闻是什么,恐怕任你绞尽脑汁也无法回答上来。
 
但倘若真的将时间倒回到1996年,从地球这端的科学家,到地球另一端的出租车司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大概都会是一只羊——一只名叫“多利”(Dolly)的羊。
 
作为世界上第一只用已经分化的成熟的体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多利的意义不言而喻。而将它孕育出来的世界级研究中心,正是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The Roslin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曲折的诞生史
 
说起罗斯林研究所的诞生,这其中的经过委实有点曲折。
 
罗斯林研究所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建立的爱丁堡大学动物遗传研究所(IAG)。
 
1947年,为了帮助英国农民生产更多的粮食,农业研究委员会(即后来的农业和食品研究委员会)设立了一系列公共资助的研究组织。
 
在这一背景下,同年,爱丁堡大学动物遗传研究所也创建了两个新的组织——家禽研究中心(PRC)和动物育种研究组织(ABRO)。这两个组织在爱丁堡大学以动物遗传部门(UAG)的形式存在。
 
1985年,一项基本审查席卷了农业和食品研究委员会设立的30个研究组织。审查过后,相关部门下令关闭动物遗传部门、家禽研究中心以及动物育种研究组织,并联合Babraham的动物生理研究所,共同建立动物生理及遗传研究所(IAPGR)。而动物育种研究组织的职员则转到罗斯林的家禽研究中心,组成动物生理及遗传研究所的爱丁堡研究站。
 
1992年,农业和食品研究委员会决定将罗斯林和Babraham的研究所分别建成独立的研究所,并赋予它们各自不同的明确使命。
 
于是,经历一番整合后,1993年4月1日,罗斯林研究所正式成立;1995年,罗斯林研究所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并成为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BBSRC)赞助的机构。
 
2007年4月,罗斯林研究所与动物健康研究所原有的神经病发病机理部门进行整合,并于2008年4月合并成为爱丁堡大学兽医研究皇家学院的一部分。
 
如今,罗斯林研究所主要由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提供赞助。除这之外,还有一部分资助来自于肉类及活畜委员会、奶业发展理事会、英国议会、英国皇家学会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
 
“增强生命”
 
罗斯林研究所新闻与科技管理部门的一位负责人曾经做过如此表述:罗斯林研究所的宗旨,简言之就是“增强生命”。
 
这话如今看来一点都不假。罗斯林研究所从建立之初开始,就一直致力于一流的基础科学与转化科学研究,以解决动物健康与福祉方面的最紧迫的问题,并为人类及动物医药、畜牧业发展领域的全球挑战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在这样一个总体宗旨的指导下,罗斯林研究所的目标可以细分为几个方面:通过动物生物学领域世界级的研究,提高人与动物的生活质量;了解遗传因素对疾病的抵抗作用,从而提高动物的健康与福祉;通过对生殖发育生物学的了解,提高畜牧系统和食品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及生产力;通过了解有机体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食品安全性;通过对健康、疾病的基本机制,以及对动物物种比较生物学的了解,增进人类健康;识别新出现的动物传染病,并找出病原体是如何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
 
罗斯林研究所切实地实践着这些目标,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或者说最为显著的符号,当属克隆羊多利。
 
毫不夸张地说,多利的出现捕获了全世界的目光。1997年,多利首次公开亮相,随即震动整个世界,美国《科学》杂志把多利的诞生评为当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
 
多利诞生的意义不言而喻:它推翻了科学家们的假设——认为分化的整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不仅对胚胎学、发育遗传学、医学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有巨大的经济潜力。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克隆技术关注度的提升:人们开始认识到,克隆技术可以用于器官移植,造福人类;也可以通过这顶技术改良物种,给畜牧业带来好处。
 
即便在当时被科学界捧到了殿堂级的高度,罗斯林研究所丝毫没有放慢脚步。
 
1997年7月,罗斯林研究所和PPL公司宣布用基因改造过的胎儿成纤维细胞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头带有人类基因的转基因绵羊——“波利”(Polly)。这一成果显示了克隆技术在培育转基因动物方面的巨大应用价值。
 
2005年9月,罗斯林研究所用单性繁殖方法使人类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为人类胚胎。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技术不同于克隆或核移植技术,研究人员只利用未受精卵进行实验,方法是通过特殊的手段使只有体细胞一半遗传物质的卵细胞,在发育成胚胎前就获得足够的遗传物质。
 
2007年1月,罗斯林研究所应用新技术,实现了人类基因与母鸡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合,使母鸡产生具有药效的蛋白质,从而有助癌症治疗。另外,罗斯林研究所还积极开展适合临床应用的干细胞研究。■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5年11月刊 实验室)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