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记者 赵广立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17 12:4:48
转基因作物在阿根廷

 
在中国,论及转基因作物的话题,时常传来有关阿根廷的谣言:“阿根廷农民因种植转基因大豆而纷纷破产”“阿根廷农业被孟山都牢牢控制”等,凡此种种。事实上,阿根廷作为世界上距离中国最远的国家之一,此类信息流传,与两国密切的转基因大豆贸易不无相关——中国是阿根廷最大的大豆消费市场,阿根廷出口的大豆3/4销往中国。
 
近20年来,阿根廷和巴西从粮食紧缺国迅速成长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成为“世界粮仓”。这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
 
第三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
 
阿根廷应用转基因作物的历史始于1996年,如今阿根廷已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排名第三的国家(曾一度排名第二,后被巴西超越),前两名分别是美国和巴西。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2014年阿根廷种植了2430万公顷的转基因作物。
 
1996 年,孟山都公司推出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阿根廷几乎和美国同时批准了这一新技术。主要业务在南美洲的种业巨头尼戴拉(Nidera)从孟山都买来了抗草甘膦基因的使用权,然后将其转入阿根廷本土大豆品种中,并研制出适宜当地种植的转基因大豆。
 
该转基因大豆品种顺利通过了大田试验,尼戴拉遂向阿根廷农业部提出了种植申请,很快就获得了批准。
 
大豆是阿根廷目前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政府对大豆出口征税高达30%。实践证明大豆也是最适合阿根廷农民种植的经济作物。目前,阿根廷种植的大豆已经几乎全是转基因品种。
 
另据其农业部门数据,阿根廷玉米和棉花的转基因品种应用比例也高达86%和99%。这些转基因作物品种的性状以除草剂耐受、抗虫性为主,也包括提高产量等。近年来,两个及多个性状复合的转基因产品的应用比例逐渐升高至超过半数。
 
截至目前,阿根廷一共批准了28项转基因技术,大都采取和抗草甘膦大豆类似的模式,即个别转基因技术来自六大跨国种子公司(美国的孟山都、先锋和陶氏,德国的巴斯夫和拜耳,瑞士的先正达),但种子都是阿根廷本土品种。
 
巨大的经济效益
 
显然,种植转基因作物为阿根廷带来巨大经济收益。根据阿根廷生物技术信息和发展委员会2011年发布的报告,转基因农作物进入阿根廷的前15年一共为阿根廷带来了726 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其中654 亿美元来自大豆。
 
与此同时,该国质优价廉的转基因大豆还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890 亿美元的经济效益。ArgenBio提出,如果没有这项技术,全球大豆市场的均价在2011 年将增加14%。
 
阿根廷农场主或农民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在大豆带来的经济效益中,种子公司和除草剂供应商仅获得6.4%,政府通过征收高额出口税等占得21.2%,剩余72.4%的收益都属于农场主或农民。
 
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减少农民生产投入。统计数据显示,由于耐除草剂大豆不需要像传统大豆一样在种植过程中多次喷洒多种除草剂,在除草费用上的投入每公顷就能减少24~30美元。此外,相比于传统大豆,转基因大豆种植程序、收获程序和收获后处理过程均大大简化,人工耕种投入明显降低。
 
环境效益显著
 
种植转基因作物也为阿根廷带来不小的环境效益。阿根廷大豆育种专家、现任尼戴拉公司大豆项目负责人鲁道夫·罗希说,因为抗草甘膦转基因技术的使用,以及草甘膦专利到期后的大幅降价,使得采用免耕技术的大豆种植面积从1993 年的不到100 万公顷增加到现在将近2000 万公顷。现在阿根廷全国作物种植面积约75%是免耕。
 
免耕技术是阿根廷免耕协会前主席加斯藤·帕尔玛“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钻研”出的新耕作方式,目的是避免阿根廷大豆主产区土壤流失。免耕法改良了土壤,使得阿根廷农业变得可持续。正是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使得免耕技术得以迅速普及,让阿根廷大豆主产区的土壤流失速度降到了每公顷每年2 吨以下,远低于通常认为可承受的每公顷每年10 吨的水平。
 
此外,免耕技术还节约了能源,降低碳排放——种植每公顷大豆所消耗的汽油从1996 年的35.8升减少到2010 年的22.2 升,由于种植抗除草剂大豆,阿根廷2012年由于燃料使用量减少导致永久二氧化碳减少7.36亿千克,潜在额外土壤固碳111.86亿千克,相当于一年内从道路上减少普通家庭汽车32.7万辆。
 
转基因品种与免耕技术协同应用,能够对土壤结构及能源有效利用产生积极作用。在报告调查的1996~2011年间,转基因作物品种的应用减少了38%的能源消耗和大量的除草剂使用量。
 
诸多好处使转基因技术在阿根廷的扩张速度史无前例。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在阿根廷仅用了8年就达到了近100%的普及率,这在人类历史上仅有杂交玉米在美国爱荷华州的普及速度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成为生物技术的领跑者
 
如今的阿根廷,已经从原始的农业状态,发展成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国家。
 
阿根廷政府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了快速利用新的转基因品系,甚至从政策上缩短审批时间。不过阿根廷并非一味崇尚国外转基因技术专利,相反非常注重提升本国的创新和竞争能力。政府一方面大力扶持本地技术研发抗旱甘蔗、抗旱玉米和大豆等,一方面注重国际合作,促进本国研发和商业化能力,并借机参与到全球的产业链及市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阿根廷不强制食品厂商贴转基因标签,所以超市中根本找不到任何转基因的字样,也找不到“非转基因”标签。阿根廷最大的报纸《号角报》农业版主编塞尔吉奥·帕索格力亚说,普通阿根廷民众根本不关心转基因,这个问题已经没人讨论了,因为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一样安全。■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5年10月刊 农业生物)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