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刊记者 易蓉蓉 来源: 发布时间:2013-2-6 16:18:0
程代展、萧扬:“逃离科研”大讨论

 
67岁的程代展,平头、戴副眼镜、个头不高,上穿黑色羽绒服,下面是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脚上蹬着一双黑色登山鞋,背着一个双肩包。
 
每天早晨,从北京的大屯路,穿过拥挤的车流,来到中关村,笑呵呵地向思源楼里的保安问好;下午,他又背着双肩包,笑呵呵地和保安道别。
 
就是这个乐呵的老头在科学网上写就博文《昨夜无眠》,而引发了学生“逃离科研”的社会大讨论,一石激起千重浪!
 
这篇发表于2012年11月13日的博文,区区两千来字,截至2013年1月11日,却已有177006 次阅读。
 
在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和唇枪舌剑的网络讨论之后,1月10日,程代展和萧扬(化名)双双被评为中国科学报社的“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一切似乎尘埃落定。本刊记者在岁末年初走进思源楼,力图还原程代展和萧扬之间为何“白天不懂夜的黑”。
 
天生“科研料”
 
程代展办公室的东西多但井然有序。一进门,西墙上一块粘贴板,正中贴着罗丹的代表作《思想者》,右上角是头发花白的爱因斯坦,而左下角则是易卜生的名言:人的首要天职是什么?答案很简单:我行我素。
 
书柜里当然不缺专业书籍,整齐摆放着《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等诸多数学巨著。
 
对记者的来访,程代展准备了热茶和矿泉水,笑着说:“凉水和热茶,您任选一样。”
 
他就是以这样的热情和周到对待自己的得意门生——硕博连读的博士生萧扬。
 
五年前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的萧扬,被直接保送到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的第二年,萧扬进入实验室,程代展很快发现了他的优点:数学基本功扎实,和他讨论数学问题是一种享受。
 
“他在科研上的敏感性也很难得。”程代展说,“在讨论布尔网络可控性时,他首先发现了控制传递矩阵的特性,我们一起很快推导了一个很简洁的能控性公式。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结果,后续引用也很多。”
 
萧扬几乎是个无可挑剔的好学生,听话出活,对程代展的要求从来不说“NO”。程代展渐渐地被他感动了,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他对萧扬说:“我是一个失败的运动员,当我成了教练员,就把全部希望放在了学生身上,但愿你们能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
 
博二伊始,萧扬已经发表了十几篇期刊论文、十几篇会议论文。
 
26岁的萧扬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获得控制界很有影响的关肇直奖和数学院的院长特别奖。
 
程代展一再要求萧扬要学好英语。从博一开始,每年都安排他出国开会至少一次。博三,程安排萧到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等进行学术访问。
 
程代展说:“你知道吗?我对他充满期待,也充满信心。他成了我对未来的一个梦!”乐呵呵地说完,又不停地摇头。
 
追随内心
 
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本准备按照程的安排去国外做博士后的萧扬,在2012年10月底去美国访问的签证意外地晚了半个月。就在这半个月里,“没事干”的萧扬被周围就业的焦虑感染了,试着投了4份简历到4所高中,没有投其他行业。
 
对此,程代展的反应是非常生气,“他至少是去一所985或者211高校,他去了高中,真是大材小用”。
 
萧扬投简历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一定赶不上试讲,但没想到有两所中学很快就通知试讲。其中一所非常高效,上午试讲,下午“群面”,第二天最终考核后,直接出结果。
 
萧扬认为这种意外算是一种缘分,加上该中学也是所很好的学校,他很欣赏学校的教育改革理念,另外待遇也不错,跟家里商量后就签约了。
 
程代展对萧扬说,家里人不了解科研,他应该和科研人员谈谈,并搬出中科院院士陈翰馥等救兵劝萧“回头”。可惜,也没能动摇萧扬的决心。
 
萧扬觉得自己“有足够能力应对中学数学的知识”,而“完全没能力做有价值的科研工作”;也很喜欢“教会别人知识的成就感”,“将带给学生更广阔的视野”,省却操心住房、子女入学等麻烦事。
 
以程代展为代表的研究室老师看来,这“简直是年轻人任性胡闹”,博士当中学教师是资源浪费。
 
时至今日,萧扬已在美国待了快2个月,但“并没有找回对科研的兴趣”。他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写道:“主要是现在比较好的大学都没有纯教学的岗位了,只能主要做科研,而我现在确实对科研已经厌倦了。”
 
萧扬说自己从小被教育成听话的“好”孩子,只要别人给了任务,不管喜不喜欢,都会尽力去完成,不只是科研问题,甚至是帮实验室干杂活,都是完成得既快又好。
 
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自我施压导致的“心累”。听话,意味着兴趣遭受压抑,偏离独立意识,失去自由人格。在某种程度上,萧扬被一种集体意识与学界权威严重捆绑了,失去了本心。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萧扬觉得告别此前被支配的人生,内心透彻,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才是最好的人生路。
 
而这场大讨论,带给我们的也许是更多的思考。■
 
(本文参考程代展博文《昨夜无眠》、萧扬的回应《我为什么逃离科研》。)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3年第01期 封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