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刊记者 唐凤 来源: 发布时间:2012-9-24 14:48:57
北生所这八年
 
北京西北郊区的一片园地,建筑群错落有致,绿化带形式精巧,匆匆行人穿梭其中。
 
这里是中国生命科学的伊甸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而在十多年前,这片土地还十分寂静荒芜。
 
2004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下称北生所)在这里生根,它的到来,给这片园区带来了一份生机。同时,也给中国的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一股活力、一缕新鲜。
 
种下种子
 
北生所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999年。
 
当时,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访问新加坡,那里的生命科学研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命科学在新加坡从无到有,短短数年时间,成绩傲视四邻。而先于新加坡起步的中国生命科学研究,能否借助新加坡的经验而腾飞呢?
 
朱镕基带回的信息引起了其他领导人的关注。吸引优秀人才,创建先进机制,提升中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整体水平的理念,开始在中国领导人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2000年,一封新加坡来信为中国建立新的生命研究所带来了契机。
 
新加坡留学人员致信中央有关领导,请求集体回国工作。于是,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七部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提出“团队式引进优秀留学人才,创办国际一流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方案。
 
经过紧张严密的论证和调查,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组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并将研究所的任务明确为进行原创性基础研究,培养优秀科研人才,探索新的与国际接轨而又符合中国发展形势的科研运作机制。
 
北生所开始在北京生根发芽。
 
这所研究所参照国际先进经验,采取全新的机制,甚至连砖红色的五层办公楼都是按照国际一流研究所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的。在这里,实验室主任的办公室就设在实验室里,谁都能随时敲门进入主任的办公室,氛围融洽。
 
北生所采用全新的运作模式,参考国际标准确定海外招聘人员的生活福利和工资待遇;科研经费实行5年合同制,由国家支持。这在当时研究人员待遇普遍不算高的中国,曾一度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
 
“当时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这里,压力很大。”作科研出身的北生所常务副所长智刚回忆道。
 
八年花开
 
2005年12月9日,北生所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正式挂牌成立。
 
北生所自正式成立以来就展现出强大的科研实力,2006年就开始在生命科学领域顶尖杂志Nature上发表文章,此后更高密度发表一系列高水平的论文。
 
“没有其他任何研究所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国际科研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席位。” 2008年12月,由1名诺贝尔奖得主、6名美国科学院院士、2名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1名法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组成的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对北生所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2012年,中国7名青年科学家荣获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其中4人来自北生所。
 
邵峰就是其中之一。被视为北生所科学明星的他,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
 
“从国外刚回来作科研的人,大都会担心自己难以融入国内的人际关系网,我也不例外。我之所以选择北生所,就是因为这里的科研文化氛围和谐。”邵峰说。
 
作为当时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点的北生所,其运行管理模式、科研氛围几乎完全参照国外模式,研究人员不会面临过大的经费压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中国目前的部分待遇已经超越美国,但是,刚回来的人们还是担心体制和文化上的不适应。实际上,对于人才的吸引,钱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一些软的价值,文化上的特色,才能吸引真正的人才。”邵峰告诉《科学新闻》。
 
崇尚自由和学术交流与批评
 
正是基于这样的担忧,第一代领军人十分注重对北生所科研文化氛围的培养。
 
智刚坦言,一个研究所,承载其人才、政策基础的是文化氛围,建立怎样的氛围直接关系到研究所是否能顺利跟国际接轨,是否能从世界各地吸引到一流的人才。而对于如何建设国际一流的文化背景,北生所一直在探索,在摸着石头过河。
 
不负众望,北生所终于建立了自己独有的文化氛围。这里强调民主、专注,研究人员享有学术上的充分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选择科研项目。同时北生所大力推动学术交流与批评。每周北生所的学术报告厅都有多个国内外嘉宾的学术报告。每周二晚间还有研究室和技术中心主任以非正式形式作学术进展报告并交流心得。其间学术批评可以非常尖锐,大家习以为常。
 
北生所采取合同制,这在中国同类研究所里也属首创。研究所与科研人员签订5年的合同,根据合同给予他们经费。这5年里,北生所给他们充分的学术自由,合同到期时,他们要将自己在5年内的研究、学生、专利、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打包送到自己本领域的数位国际科学家手中,让他们对自己进行评估。如果评估不通过,便要结束合同,离开北生所,初始的房补也要退还。
 
所长王晓东则将北生所的机制体系形象地比喻成“社会主义下的联产承包制”。
 
北生所还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理事会是研究所的决策机构。第一任科学指导委员会由理事会聘任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组成,对研究所的研究工作作出评估并提出建议,这些科学家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十分活跃。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评价说:“北生所已经证明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目前中国不仅应该、而且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在相应的学科,推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体制。尤其是当一些地方加强支持已有机构或新建科研机构时,要同时匹配改革的体制。”
 
王晓东提到,在北生所,所有的权力都已经制度化,一切按照规章来。领导个人对整个所的工作运行没有太大的影响。
 
学术自由,标准严格,一直是北生所坚持的原则,也是这里国际化的一个表现。
 
智刚提到,许多海外学者访问北生所时感叹:一进研究所,感觉和国外学术机构一样,完全没有文化和环境落差。
 
如此自由舒畅的氛围,依赖于北生所各职能部门的服务支持。北生所人事、财务、研究生部、设备、后勤等8个行政部门,总共加起来不到20人。科研人员能享受到高效的行政服务,却感觉不到行政力量的存在。行政人员靠他们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尊重。一切“唯学术是瞻”。
 
服务一流
 
建立之初,北生所就强调“以人为本”。
 
“虽然,各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是人人地位平等。北生所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将自己的工作定位好,干好自己的活。”智刚告诉《科学新闻》。
 
“在这里,我们没有管理,行政部门是服务部门,任务只是营造舒适的环境,为科研人员节约时间和提供便利。”智刚说。离开北生所的科研人员们,临走前都会带上水果到各个部门进行感谢,感谢后勤服务人员对他们的帮助。
 
“在研究所的服务支持上,北生所已经走到世界前面,技术服务同样也是如此。”智刚说。
 
北生所的大型仪器是通用的,根据使用需求,所有仪器管理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即专用仪器专门负责,部分人使用的仪器由部门代管,常用仪器各实验室自己负责。另外,他们还在积极探索和尝试与企业合作等方式。
 
2012年8月,他们与美国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公司成立了联合实验室,把最先进的技术第一时间带给科学家。
 
花开何处?
 
北生所身上肩负的重任之一,是探索新的与国际接轨而又符合中国发展形势的科研运作机制。
 
成立之初,研究所给主要研究人员的待遇是美国同等职位薪酬的75%。政府每年拨给研究所1亿元人民币,作为日常运行费用和科研经费。
 
“然而,很多年过去了,虽然从去年开始,经费增加到1.4亿元人民币。但其他同类研究所的经费却已经增加了很多,甚至好几倍。”当时的“富翁”已经变成了“平民”。
 
“所里不少人已经走了:有的因为评审没有过,而有的则是其他地方开出了更优越的条件。”邵峰说,“钱紧,物价上涨,很多仪器平台建设排队,人员待遇也很难提上去,捉襟见肘。”
 
前不久,实验室一位项目主管来跟邵峰请辞,称别处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请他。此前,邵峰觉得自己每年给他涨工资的额度并不低。比一比才知道,其他研究所给的待遇高得多。
 
北生所曾是中国以优厚的条件吸引人才的先行者。然而时至今日,这个先行者已经慢慢落后。
 
北生所由国家拨付经费,在其他国家科研项目的申请中往往被忽略,几乎没有大宗额外项目经费来源。
 
放下高贵身段的北生所,对科研人员要求依旧严格,科研成果依旧高产高质。目前,他们更是在科研氛围和体制环境上吸引人才,探索着国外科研环境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点点滴滴管理经验。
 
未来,北生所将根据国家需要发展生命科学,在坚持基础研究的同时,进行研究成果的转化,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但从理论到成果的转化,需要漫长的时间、充足的经费以及合理的体制。
 
“我们必须坚持变革,必须根据现实的需要不断改变自己。”智刚说。
 
从基础研究逐渐走向与产业应用相结合,是王晓东下一步的目标之一。
 
面向应用
 
现在,科研与经济挂钩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经济转型对科研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北生所也逐渐意识到,基础研究做好了,最后必须走向社会,回报到人。
 
“但是必须小心,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基础研究无论何时也不能放弃,科学家对人类知识发展是有责任的。”王晓东强调。
 
基础研究好比是内功,应用研究是把式。要有好把式必须要有好的内功基础。因此,基础研究应该与应用研究携手并进。
 
但是,两者都做好并不容易。一般而言,研究成果转化非常困难,一方面不确定性很高,尤其在健康领域,一项研究是否适合产业转化,在临床实验上能走多远,能否占据市场地位等很难预测。
 
另一方面,转化时间链很长。基础研究中取得一个阶段性成果,就能发表论文,但是一旦上升到应用层面,必须取得一个最终的成果。王晓东提到,从阶段性成果到最终成果,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路还很长。
 
困难并没有阻挡住王晓东的脚步。
 
最近一段时间,北生所一直在着力搭建从技术到应用所需要的人才桥梁,引进了一批化学、计算机、生物医药等方面的人才,希望能从原始发现出发,走向社会。
 
“北生所将在生物技术应用领域一直探索下去。”王晓东说。■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2年第9期 调查)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